一种可视化浆液扩散模拟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43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46769.0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化浆液扩散模拟装置,包括:试验罐体,包括上顶盖、下顶盖以及位于所述上顶盖与所述下顶盖之间的收纳柱,所述收纳柱构造为空心柱体,以在所述上顶盖与所述下顶盖之间形成收纳腔,所述上顶盖的中心部位安装有注浆管,所述上顶盖上还安装有观察管,所述观察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观察管环绕所述注浆管设置,所述注浆管与所述观察管均与所述收纳腔连通,所述观察管位于所述收纳腔外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封堵帽;注浆机构和驱动机构协同作业,用于将浆液注入至收纳腔内。如此,通过可视化浆液扩散模拟装置,能够精确预测浆液扩散过程,优化注浆工艺参数,实现更高效、可靠的加固效果。

    开采系统及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70327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579008.3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采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机械扩孔破煤模块包括: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扩孔掏槽钻头;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扩孔掏槽钻头依次连接,对采煤钻孔中的煤层进行旋切扩孔掏槽作业;气举反循环提升模块利用空压机将煤气水混合物通过双壁钻杆的内管通道运输至煤气水分离模块;磨料射流水力破煤模块包括压裂车、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射流工具串,其依次连接对煤层进行开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结合机械扩孔和水力耦合采煤能够有效避免井下开采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或突水水害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风险,又因地面配套设施的可移动性,能够良好的适应多种煤层赋存状态,且通过水射流破煤能够有效防止爆炸,提高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巷道充注方法和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840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04023.X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巷道充注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施工得到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所述第一钻孔用于注填骨料;所述第二钻孔用于注填速凝剂;所述第一钻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钻孔的孔径;所述第一钻孔位于巷道的下游,所述第二钻孔位于所述巷道的上游;在所述第二钻孔中注入速凝剂;在第一时间后,向所述第一钻孔中注入骨料,以使所述速凝剂与所述骨料在孔底的巷道中混合成型,得到第一充填区。本申请实施例首先通过结合巷道的倾角实现了双液浆孔底混合,解决了巷道注浆浆液大量流失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

    煤层U型井开采方法和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62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5439.8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层U型井开采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煤层U型井开采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地面设施单元、第二地面设施单元、射流破煤单元和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煤层开采系统设置于U型开采通道,U型开采通道包括破煤段、抽采孔和破煤孔;破煤段包括多个子破煤段。迭代执行如下操作直到完成破煤段的抽采:第一地面设施单元输送射流液至射流破煤单元;射流破煤单元对当前位置处的子破煤段进行破煤得到破碎煤渣;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抽采煤水混合物;第二地面设施单元接收煤水混合物;射流破煤单元和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响应于确定子破煤段抽采完成,利用第一地面设施单元和第二地面设施单元提供的动力移动至下一子破煤段处。

    一种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非线性振动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416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09011.8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非线性振动确定方法,步骤:(1)建立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的谐振梁非线性振动模型;(2)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非线性振动的不确定分析;(3)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输入参数对非线性振动的影响。忽略梳齿的转动惯量,简化梳齿为质点,建立带梳齿结构的谐振器非线性振动模型;建立样本随机模型,对输入参数进行随机收敛分析得到最小样本数,将确定的输入参数代入谐振梁非线性振动模型得到对应的输出参数;根据输出参数四分位差随输入参数方差系数的变化,分析输入参数对非线性振动的影响。本发明克服由于输入和输出参数的不确定性,无法分析其对非线性振动的影响程度问题。

    石墨化炉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6718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566825.9

    申请日:2016-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化炉,属于石墨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排料冷却装置、进料管、控制装置和竖向设置的炉体;炉体设置有用于容纳炭质材料的炉膛,炉膛包括连通的加热炉膛和保温炉膛;炉体设置有电极对,电极对包括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上部电极的底端位于加热炉膛的顶部,下部电极位于加热炉膛的底部;进料管安装于炉体的顶部,控制装置安装于炉体,控制装置位于加热炉膛内,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进料管的开口大小;排料冷却装置设置于炉体的底部。本发明提供的石墨化炉在炉体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进料管在与加热炉膛连通处的开口大小来控制进料速度,在保证石墨化炉具有极高的石墨化效率的同时可以连续工作。

    新型石墨化炉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6718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66825.9

    申请日:2016-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石墨化炉,属于石墨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排料冷却装置、进料管、控制装置和竖向设置的炉体;炉体设置有用于容纳炭质材料的炉膛,炉膛包括连通的加热炉膛和保温炉膛;炉体设置有电极对,电极对包括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上部电极的底端位于加热炉膛的顶部,下部电极位于加热炉膛的底部;进料管安装于炉体的顶部,控制装置安装于炉体,控制装置位于加热炉膛内,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进料管的开口大小;排料冷却装置设置于炉体的底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石墨化炉在炉体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进料管在与加热炉膛连通处的开口大小来控制进料速度,在保证石墨化炉具有极高的石墨化效率的同时可以连续工作。

    内嵌式分级恒阻抗剪大变形锚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314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614361.5

    申请日:2014-11-04

    Abstract: 一种内嵌式分级恒阻抗剪大变形锚固装置及方法,利用不同弹塑性可压缩材料的塑性压缩让压变形性能,在围岩发生大变形时该装置可同步实现分级恒阻大变形,保证锚索的锚固结构不发生破坏,允许发生较大变形以适应高应力破裂围岩的大变形要求。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吸收围岩变形能,维持围岩与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及安全,且锚索结构维持恒定的工作阻力。本发明利用该装置的分级恒阻大变形特性,适应深部围岩变形要求,并提供恒定支护阻力,且通过金属保护套筒和金属垫板构成的组合结构提高孔口段锚索体的抗剪强度。整个装置具备适应深部围岩特性的内嵌、分级恒阻、大变形和抗剪等多重作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推广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