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46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400449.8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B32B15/18 , B32B15/14 , B32B9/00 , B32B9/04 , B32B17/02 , B32B17/06 , B32B17/12 , B32B33/00 , C09D201/00 , C09D5/18 , A62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喷抢险用耐高温复合板,由依次设置的热反射涂层、第一合金钢层、超薄耐火纤维纸层、气凝胶隔热毡层和第二合金钢层复合而成;其中,热反射涂层涂覆在第一合金钢层的外表面上,其由微粉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和水性粘合剂混合形成的涂料经固化而成;两个合金钢层均采用奥氏体不锈合钢制备而成的板体;超薄耐火纤维纸为由SiO2晶态纤维纺织而成的纤维层;气凝胶隔热毡为SiO2气凝胶颗粒与纤维混纺复合形成的毡材;该井喷抢险用耐高温复合板能够实现结构轻量化的同时,在高温下具备结构强度,提升防护复合板表面抗热辐射性,增强整体防火隔热性能,有效提高井喷带火抢险作业过程中的机具、人员防护效果,保障作业安全,提升抢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39573.5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井喷抢险用法兰夹紧与移除一体化装置。其包括梁体、上卡体、下卡体、限位套、压紧螺帽、压套、张紧弹簧、第一牙板、第二牙板、孔爪、楔体、提环、连接索、梁体滚轮、上耳板、下卡体滚轮、下耳板和固定销;本发明效果:完全采用机械结构,零部件组成简单实用且安全可靠,通过简单操作,有利于避免井口高温的影响,减少操作环节,可以高效、安全地完成破损的残余法兰夹紧、自动丢手及移除工作,削减了移除过程中对作业人员和抢险设备的安全风险,提高抢险救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5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1017891.3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套管举升装置,包括底座、摆动臂、第一联动臂、第二联动臂、支撑梁,摆动臂一端与第二联动臂一端铰接,第二联动臂另一端与支撑梁一端铰接,支撑梁另一端与第一联动臂一端铰接,第一联动臂另一端与第一气缸伸缩端铰接,第一联动臂两端之间与摆动臂铰接,使得第一联动臂、第二联动臂、支撑梁与摆动臂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一气缸固定在摆动臂上,支撑梁上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套管抓取机构,套管抓取机构能够抓紧或者松开套管;底座上设有凹槽,凹槽内铰接第二气缸,摆动臂另一端与底座铰接,第二气缸伸缩端与摆动臂铰接,能使得摆动臂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水平位于凹槽内。本发明可提高运送套管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72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78543.8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兼具主动加热和被动保暖的复合管线及制备方法。复合管线包括主动加热管线和包裹在主动加热管线外部的被动保暖装置;其中,被动保暖装置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端部缝合在一起的保暖罩防腐外皮、保暖罩内芯和保暖罩防腐内皮组成;主动加热管线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管线耐磨外皮、管线加热部分和管线本体组成,并且管线耐磨外皮和管线加热部分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效果:一方面通过低电压主动加热的方式向复合管线内的介质提供热量,另一方面通过被动保暖的方式减少热量散失,进而更好地维持复合管线内传输介质在低温环境下的流体状态,提高油品传输或者抢险救援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107296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2912624.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D33/15 , E21B41/00 , B01D21/26 , B01D17/035 , B01D1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井油基泥浆岩屑中油液回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回收装置存在的对油基岩屑残渣的脱水率低和油水混合物的油液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井油基泥浆岩屑中油液回收装置,包括甩干机和油液分离桶;甩干机的内部设置有筛网和转毂,转毂上设置有与筛网相连的差速器;油液分离桶的内部设置有分离架;油液分离桶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曝气盘;油液分离桶的内部设置有进油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筛网和转毂,可提高固液分离效果,避免油基岩屑残渣中仍含有较多的水分,方便对油基岩屑残渣进行回收,通过分离架和曝气盘可使油液快速分层,方便对油液进行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5225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011014047.5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油江汉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3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模拟水下环境中阀门工作状态的试验装置,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置腔的试验舱,在容置腔内装满水,第一压力管路和第二压力管路的一端均与容置腔相连通,第三压力管路和第四压力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水下阀门的入口端和出口端连接,第一压力管路、第二压力管路和第三压力管路的另一端均伸出至容置腔的外部,且第一压力管路与第一供压设备连接,第三压力管路与第二供压设备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缺少水下试验设备对水下阀门的性能进行检验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00134.8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蒙特卡罗方法,采用可控中子源和孔隙度测井仿真模型,分析不同中子源条件下的中子孔隙度测井响应特征和不同时间条件下的中子场分布;根据分析结果,利用脉冲和采集时序设计,通过数据处理方法,确定最优采集时间,实现可控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优化。能够提高可控源中子孔隙度测井灵敏度,同时提高可控源中子孔隙度测井的测量范围,满足高孔隙/高泥质含量地层的测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599351.X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IPC: G01T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氘氚中子发生器中子通量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金刚石快中子探测器、绝缘密封筒、中子发生器电路骨架、中子通量采集模块;金刚石快中子探测器、绝缘密封筒和中子发生器电路骨架依次连接,中子发生器电路骨架内设置中子通量采集模块,金刚石快中子探测器通过倍压电路和中子通量采集模块连接,绝缘密封筒和金刚石快中子探测器之间通过绝缘接线柱连接。对中子发生器的中子通量进行实时、快速、准确的监测,当中子通量因井下温度、中子管累计使用时间、仪器供电等因素发生变化且变化幅度超出额定范围时,中子通量控制系统会依据特定的控制算法,给中子发生器靶压供电控制电路发送命令,使靶压调节指定的幅度,达到稳定中子通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62285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0804938.9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压力补偿功能的连续循环切换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连续循环切换装置包括正循环主通道、侧循环主通道、正循环泄压通道、侧循环泄压通道、正循环补偿通道、侧循环补偿通道、正循环副通道、侧循环副通道、第一液控阀、第二液控阀、第三液控阀、第四液控阀、第五液控阀、第六液控阀、第七液控阀、第八液控阀、循环介质入口、第一正循环接头、第一侧循环接头、泄压接头和压力补偿泵。所述方法通过具有压力补偿功能的连续循环切换装置进行正循环与侧循环切换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包括:设置备用循环通道和手动控制阀,安全性和作业效率高,能够减小正循环和侧循环相互转换过程中压力波动,避免井下复杂情况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23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335088.8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真空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样品元素测量用真空密封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密封连接的壳体、密封盖板和平台;壳体上开设射线管安装孔和探测器安装孔;密封盖板远离壳体的一端上开设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槽底开设通孔,安装凹槽底部设置导流圈,导流圈的高度小于安装凹槽的槽深,导流圈与安装凹槽的槽壁之间留有间隙,安装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气孔,气孔位于导流圈靠近平台的一端的上方;平台上设置样品架,样品架位于导流圈内部且位于通孔下方。导流圈外壁与安装凹槽内壁之间形成环状风道,泄真空时气流顺着环状风道从下方进入,减小了气流对样品和探测仪器的冲击,防止空气中的灰尘以及样品粉末随气流附着到探测器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