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氢反应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09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4735.9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原料油与催化剂混合,然后输送至第一超重力微气泡发生器中;步骤2,将氢气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一超重力微气泡发生器和第一反应器中,输送至所述第一超重力微气泡发生器中的氢气被破碎成微米级气泡,输送至所述第一反应器中的氢气经气体分布器被分散成毫米级气泡;步骤3,第一超重力微气泡发生器中的原料油、催化剂和氢气输送至所述第一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本发明将超重力微气泡发生器与气体分布器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大气泡强化了气液相间湍动,使催化剂沿反应器轴向分布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微米级气泡的长停留时间和大比表面积强化了气液传质过程,可以减少氢气用量。

    制备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00667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10165009.3

    申请日:2006-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采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方法,铜盐溶液和还原剂溶液首先在超重力机中进行2价铜盐的液相还原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和萃取剂在静态混合器中进行混合,然后进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通过充分混合反应及萃取过程的表面修饰,经过静置、分层,取上层的油相进行减压蒸馏即得最终产物。本发明的方法反应速度快,批次之间产物的重复性好,采用湿法直接制备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不需要真空干燥制备纳米铜干粉,避免发生团聚,且简化工艺流程,产品质量高、收率高、生产周期短,制备的纳米铜粉的粒度达到了纳米级(低于20nm)且分布较窄,并且在润滑油中具有很好的分散稳定性。

    制备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00667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10165009.3

    申请日:2006-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采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方法,铜盐溶液和还原剂溶液首先在超重力机中进行2价铜盐的液相还原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和萃取剂在静态混合器中进行混合,然后进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通过充分混合反应及萃取过程的表面修饰,经过静置、分层,取上层的油相进行减压蒸馏即得最终产物。本发明的方法反应速度快,批次之间产物的重复性好,采用湿法直接制备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不需要真空干燥制备纳米铜干粉,避免发生团聚,且简化工艺流程,产品质量高、收率高、生产周期短,制备的纳米铜粉的粒度达到了纳米级(低于20nm)且分布较窄,并且在润滑油中具有很好的分散稳定性。

    超重力混气装置及其强化PAO加氢精制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077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679725.4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重力混气装置以及超重力混气装置强化PAO加氢精制系统与方法。该装置包括壳体、电机、N级转子和N个环状导流件,N≥3;壳体顶底部设有气液进口和气液出口;各转子均设有旋转转盘和设置于安装槽中的气体破碎件;旋转转盘设有下陷的安装槽和若干通孔;气体破碎件为片状且设有若干通孔;气体破碎件的外周固定于安装槽的内壁上;电机的旋转轴自壳顶部或者底部中心延伸到壳体内部依次与各级转子的旋转转盘固定连接,各旋转转盘外缘与壳体侧壁之间有间隙;各导流件分别设置于该间隙内且与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旋转转盘的外缘与对应的导流件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0mm;越靠近气液进口的转子,其上设置的气体破碎件的通孔孔径越小。

    一种超重力强化柴油加氢精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90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54454.6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重力强化柴油加氢精制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超重力混气装置、加氢精制反应装置、第二超重力混气装置、加氢降凝反应装置;第一超重力混气装置和第二超重力混气装置结构相同,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气液进口,壳体上部设有气液出口;旋转轴,与动力装置连接,并由壳体外部延伸至壳体内部;至少一转子,固定于旋转轴上,随旋转轴转动;至少一气体破碎构件,设置于转子上;其中,气体破碎构件内装填有微纳米多孔填料,通过气液进口进入壳体的液相和气相,由下向上经过所述气体破碎构件,在转子的旋转作用和气体破碎构件的切割作用下,液相和气相进行混合。

    一种超重力强化柴油加氢精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90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254454.6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重力强化柴油加氢精制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超重力混气装置、加氢精制反应装置、第二超重力混气装置、加氢降凝反应装置;第一超重力混气装置和第二超重力混气装置结构相同,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气液进口,壳体上部设有气液出口;旋转轴,与动力装置连接,并由壳体外部延伸至壳体内部;至少一转子,固定于旋转轴上,随旋转轴转动;至少一气体破碎构件,设置于转子上;其中,气体破碎构件内装填有微纳米多孔填料,通过气液进口进入壳体的液相和气相,由下向上经过所述气体破碎构件,在转子的旋转作用和气体破碎构件的切割作用下,液相和气相进行混合。

    一种超重力混气装置以及超重力混气装置强化PAO加氢精制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0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9725.4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重力混气装置以及超重力混气装置强化PAO加氢精制系统与方法。该装置包括壳体、电机、N级转子和N个环状导流件,N≥3;壳体顶底部设有气液进口和气液出口;各转子均设有旋转转盘和设置于安装槽中的气体破碎件;旋转转盘设有下陷的安装槽和若干通孔;气体破碎件为片状且设有若干通孔;气体破碎件的外周固定于安装槽的内壁上;电机的旋转轴自壳顶部或者底部中心延伸到壳体内部依次与各级转子的旋转转盘固定连接,各旋转转盘外缘与壳体侧壁之间有间隙;各导流件分别设置于该间隙内且与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旋转转盘的外缘与对应的导流件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0mm;越靠近气液进口的转子,其上设置的气体破碎件的通孔孔径越小。

    一种脱除原油中硫化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813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50865.6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原油中硫化氢的方法,包括:按照标准工况下10:1~400:1的气液体积比将液态原油和吹脱气体一起输入超重力旋转床装置充分混合逆流接触,从而使液态原油中的硫化氢被吹脱气体带离,实现液态原油中硫化氢的脱除。本发明采用超重力技术实现了原油中硫化氢的脱除,其中无需任何脱硫剂或催化剂,安全环保,而采用的吹脱气体廉价易得,成本低廉,对硫化氢的脱除效率高,且不会对原油体系造成破坏,同时采用的超重力旋转床装置设备较之传统设备还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