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1906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113143.3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孕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至少两种金属粉末混合均匀制备金属胎体混合料;将所述金属胎体混合料与固体润滑剂粉末混合均匀制备复合胎体混合料;将所述金属胎体混合料与金刚石颗粒混合制粒形成金刚石复合颗粒;将所述金刚石复合颗粒与所述复合胎体混合料混合制粒形成切削齿颗粒材料;将所述切削齿颗粒材料装入烧结模具中热压烧结获取孕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润滑的孕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及其制造方法,能够降低金刚石工具与被加工件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而减少摩擦热的生成,确保孕镶金刚石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097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143672.8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的热压烧结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热压烧结模具包括:多孔外模;所述多孔外模设有将其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套模;套模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长度相等;所述套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将其贯通的第二贯通孔以容纳切削齿混合料;底托;所述底托具有将其贯通的第三贯通孔;所述第三贯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套模的外径;第一压头;所述第一压头能在所述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贯通孔内以对所述切削齿混合料加压;第二压头;所述第二压头的一端能在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贯通内对所述切削齿混合料加压;所述第二压头的另一端能伸入所述第三贯通孔中。该热压烧结模具具有制造效率高、切削齿性能优良和易损件更换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119065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1113143.3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孕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至少两种金属粉末混合均匀制备金属胎体混合料;将所述金属胎体混合料与固体润滑剂粉末混合均匀制备复合胎体混合料;将所述金属胎体混合料与金刚石颗粒混合制粒形成金刚石复合颗粒;将所述金刚石复合颗粒与所述复合胎体混合料混合制粒形成切削齿颗粒材料;将所述切削齿颗粒材料装入烧结模具中热压烧结获取孕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润滑的孕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及其制造方法,能够降低金刚石工具与被加工件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而减少摩擦热的生成,确保孕镶金刚石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210719933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0982289.X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擦磨损试样固定夹具,包括:夹具主体、锁紧螺钉以及压块;所述夹具主体可与试验机固定,包括固定槽、贯通开设在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的螺钉孔;所述压块设于所述固定槽中,当摩擦磨损试样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中时,所述锁紧螺钉自螺钉孔中螺旋插入固定槽中,所述锁紧螺钉的一端与所述压块相抵,并通过所述压块向所述摩擦磨损试样施加推力,以使所述摩擦磨损试样与所述夹具主体保持相对固定;本申请能够快速、稳定和可靠的对夹具中的摩擦磨损试样进行固定,进而保证摩擦磨损试样在高速摩擦摩擦试验中与对磨盘保持完整、均匀接触,不会因为装配间隙的问题发生非正常偏磨,从而提高实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0719932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0982288.5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擦磨损试样固定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和快装固定夹,所述夹具主体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至少一个高度不小于所述固定槽的深度的贯穿缝,所述快装固定夹外套固定于所述贯穿缝对应的所述夹具主体的外侧表面上,当摩擦磨损试样通过所述贯穿缝为所述固定槽提供的形变空间插入所述固定槽中时,所述快装固定夹调整所述贯穿缝的宽度以将所述摩擦磨损试样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中;本申请能够快速、稳定和可靠的对夹具中的摩擦磨损试样进行固定,进而保证摩擦磨损试样在高速摩擦摩擦试验中与对磨盘保持完整、均匀接触,不会因为装配间隙的问题发生非正常偏磨,从而提高实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58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534418.5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机用孕镶金刚石楔形切削齿,切削齿由含金刚石和不含金刚石两部分构成,切削齿采用YG12、Ni、Cu‑Re、Fe四种金属粉作为胎体材料,胎体材料与金刚石有很好的亲和性,能够有效融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机用孕镶金刚石楔形切削齿的制备方法,采用温度为990~1070℃、压力为22~35MPa的增强型热压方法制造孕镶金刚石楔形切削齿,实现孕镶金刚石楔形齿的高硬度与高耐磨性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机用强化刀盘的制造方法,孕镶金刚石楔形切削齿以温差法过盈配合与刀盘牢固连接,并采用超声波电镀金刚石方法强化刀盘外缘的耐磨性能,同时起到增强楔形切削齿与刀盘的固结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5062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527996.1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21B10/48 , E21B10/54 , B22F3/02 , B22F3/14 , B22F3/15 , B22F5/00 , B23K31/02 , B33Y70/10 , B33Y40/2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功能分区的孕镶齿,包括:一体成型的焊接区和工作区,所述焊接区焊接在钻头钢体上,所述工作区沿孕镶齿的轴线分成N≥2个部分,N为整数,所述焊接区由金属粉末组成,所述工作区的每一部分由金属粉末、不同参数的金刚石和不同体积浓度的固体润滑剂组成,所述工作区第N部分的耐磨性弱于第N‑1部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按功能分区的孕镶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孕镶齿分成工作区和焊接区,其中只有工作区包含金刚石,从而可以相对降低钻头的生产成本;工作区的材料组成包含有固体润滑剂材料,在钻进过程中可在孕镶齿与钻进对象的摩擦磨损界面生成一层润滑膜,从而降低钻进产生的热量,有效保护钻头。
-
公开(公告)号:CN11353045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1011265.8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心圆齿和螺旋齿相结合的金刚石钻头,包括钻头体和设置于钻头体端部的钻头胎体,所述钻头胎体包括多个扇形块,所有扇形块间隔,且所有扇形块同轴设置,相邻的扇形块之间形成水口,每一扇形块端部设有多条线上凸起的锯齿条,所有锯齿条的端部设有镶嵌于锯齿条的切削部,所述扇形块包括同心扇形块和螺旋扇形块,其中所述同心扇形块的锯齿条为同心锯齿条,所述同心锯齿条以同心圆弧的形式排布,所述螺旋扇形块上的锯齿条为螺旋锯齿条,所述螺旋锯齿条以螺旋线形式排布。本发明的钻头结构能够有效排出岩屑、提高钻进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钻探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2271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544717.8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B22F5/00 , B22F3/10 , B22F3/15 , C22C26/00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16 , E2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磨性孕镶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及利用其制造金刚石钻头的方法,胎体材料各组份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FAM‑1020(Fe80Ni18Co2)占42~56%,FAM‑3010(Fe81Ni7Mn12)占16~22%、FAM‑2120(Fe85Ni6Cu6Sn3)占28~36%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对胎体材料升温;对胎体材料进行低压烧结处理;将胎体材料降温冷却至室温;对孕镶金刚石钻头坯体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孕镶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组分和采用与所述组份相匹配的特殊低压烧结加热等静压制造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孕镶金刚石钻头胎体的耐磨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可以实现高效、长寿命的钻进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28265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52842.8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嵌岩斜桩施工用筒式高效冲击钻头,包括:圆形钻筒体、齿座、单动装置和反循环排渣装置。所述圆形钻筒体的外部呈螺旋状焊螺纹钢,可使冲击钻头在水流作用下发生旋转;所述齿座呈内凹圆形台阶状,并在齿座下端的不同半径处设计有五圈不同排布方式的冲击齿,可实现切削齿均匀磨损、高效破岩和保持孔斜稳定的效果;所述单动装置位于圆形钻筒体的上方,配合所述反循环排渣装置和辅绳的转动接头可实现冲击钻头旋转不受主绳、辅绳等上部钻具的影响,即钻头旋转角度可控;所述反循环排渣装置可在冲击破岩过程中同时开展反循环清渣作业,确保冲击齿每次都与新鲜基岩相接触,避免重复破碎,从而显著提高冲击成孔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