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5285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710570846.2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毅 , 冯刚 , 赵华芝 , 孟祥彬 , 吴江萍 , 王顺利 , 贾凯行 , 高健 , 郑君辉 , 赵丽卿 , 贺红霞 , 汪贇 , 程诗睿 , 白永强 , 曾海伟 , 赵金玲 , 胡子龙 , 周宗良 , 刘兴宇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产装置及核产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管线、第二管线、压力表、变频泵和储液罐,其中,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位于所述第二开孔上方;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第一管线上设置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二管线通过所述第三开孔与所述第一管线连通;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孔之间,所述变频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孔之间。本发明可提高待核产油井的核产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7958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711114031.X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成岩稠油储层的储层改造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该储层改造方法中,分别通过油管和套管向目标地层内注入自生热溶液A和自生热溶液B,利用自生热溶液A和自生热溶液B反应释放的热量降低火成岩稠油储层中原油的粘度,并根据火成岩稠油储层的实际情况,可选择地向目标地层注入化学吞吐降粘液和酸液,进一步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地层渗透率,沟通或延长地层裂缝,拓宽原油流动通道。采用该储层改造方法,既满足了原油降粘要求又达到了解堵的目的,能够对火成岩稠油储层进行有效改造,原油降粘率能够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7795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1114031.X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成岩稠油储层的储层改造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该储层改造方法中,分别通过油管和套管向目标地层内注入自生热溶液A和自生热溶液B,利用自生热溶液A和自生热溶液B反应释放的热量降低火成岩稠油储层中原油的粘度,并根据火成岩稠油储层的实际情况,可选择地向目标地层注入化学吞吐降粘液和酸液,进一步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地层渗透率,沟通或延长地层裂缝,拓宽原油流动通道。采用该储层改造方法,既满足了原油降粘要求又达到了解堵的目的,能够对火成岩稠油储层进行有效改造,原油降粘率能够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25285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570846.2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毅 , 冯刚 , 赵华芝 , 孟祥彬 , 吴江萍 , 王顺利 , 贾凯行 , 高健 , 郑君辉 , 赵丽卿 , 贺红霞 , 汪贇 , 程诗睿 , 白永强 , 曾海伟 , 赵金玲 , 胡子龙 , 周宗良 , 刘兴宇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产装置及核产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管线、第二管线、压力表、变频泵和储液罐,其中,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位于所述第二开孔上方;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第一管线上设置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二管线通过所述第三开孔与所述第一管线连通;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孔之间,所述变频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孔之间。本发明可提高待核产油井的核产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093059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848936.9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毅 , 冯刚 , 赵华芝 , 孟祥彬 , 吴江萍 , 王顺利 , 贾凯行 , 高健 , 郑君辉 , 赵丽卿 , 贺红霞 , 汪贇 , 程诗睿 , 白永强 , 曾海伟 , 赵金玲 , 胡子龙 , 周宗良 , 刘兴宇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管线、第二管线、压力表、变频泵和储液罐,其中,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位于所述第二开孔上方;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第一管线上设置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二管线通过所述第三开孔与所述第一管线连通;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孔之间,所述变频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孔之间。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待核产油井的核产结果的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