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器和火烧油层物理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364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362628.2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样器和火烧油层物理模拟装置,属于火烧油层取样技术领域,适用于对火烧油层物理模拟装置中的不同区域进行油气水取样,该取样器包括取样筒和塞杆。其中,取样筒沿轴向设置有取样腔,取样腔的轴向一端设置有开口,取样筒沿径向设置有取样孔,取样筒的取样孔可操作地与取样腔的腔底连通;塞杆的一端可沿取样筒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密封插设在取样筒的取样腔内,塞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取样筒外。本发明提供的取样器一方面可以保证取样过程顺利进行,避免出现扑火问题,使得火烧油层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所取样品接近于物理模拟装置内的油气水混合气体的真实压力,提高研究的准确度。

    直平组合火驱开采模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124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336854.9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平组合火驱开采模拟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模型本体、模拟注气直井、模拟水平生产井、模拟生产直井、点火器、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模型本体为长方体,长方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模拟注气直井和模拟生产直井,长方体的底部设置有模拟水平生产井,模拟水平生产井分别与模拟注气直井和模拟生产直井异面垂直;点火器在模型本体中点火,监测单元采集模型本体的温度数据,控制单元根据模型本体的温度数据,调整模拟注气直井的注气量、模拟水平生产井的排气量和模拟生产直井的产气量,牵引火线在模型本体中拓展,本发明实现了火线走向的精确控制,扩大了火线在油藏中的波及范围,提高了火驱采集模拟的实验效果。

    储层流体氧化动力学参数测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483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14612.1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层流体氧化动力学参数测定装置及方法,其中,测定装置包括:样品反应系统、供气控制系统和出气控制系统;样品反应系统用于为样品提供反应空间;供气控制系统用于按预设供气方式向反应空间供给反应气体;出气控制系统用于输出反应空间内产生的反应后气体,并按预设出口压力调节反应空间的内部压力。在对样品进行氧化动力学参数测定的过程中,采用供气控制系统和出气控制系统对反应空间进行持续的气体输入和输出,保证了在反应空间内形成动态变化的环境,更加符合储层的实际情况,并利用出气控制系统的压力调节作用,进一步在反应空间内模拟储层的压力环境,提高了对储层环境的还原程度,并提升了氧化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精度。

    水平井蒸汽驱稠油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1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188735.1

    申请日:2021-0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蒸汽驱稠油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蒸汽注入模块,向稠油油藏物理模型中注入预定速度、温度、压力和干度的湿蒸汽;通过设置稠油油藏物理模型,模拟水平井蒸汽驱稠油开采时的油藏储层;其中,稠油油藏物理模型包括模拟油层、模拟注入井和模拟生产井;设置模拟注入井为直井或水平井,模拟生产井为水平井;通过设置产出计量模块,对稠油油藏物理模型产出的流体进行气液分离、收集和计量,模拟水平井蒸汽驱稠油开采的实际过程,完成水平井蒸汽驱稠油开采模拟实验。该装置能够模拟直井-水平井、水平井-水平井组合的全井段水平井蒸汽驱稠油开采模拟实验,以克服短水平井模拟区带特征不明显的缺陷。

    特高含水井同轴换热改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53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26867.2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高含水井同轴换热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特高含水井的热储层进行识别,选取同轴换热改造地热井;取出井内生产管柱,并检测井筒完整性;对选取的地热井进行换热井段改造;将中心管下入到井内,并将中心管的上部接头与井口连接;原有油井套管和中心管形成双筒同轴套管空间,中心管的底端悬空在油井套管中,循环工质从油井套管上部环空流入,进入井筒底部地热储层完成热交换,经中心管的底端导流孔进入从顶部流出,形成井下换热器管路系统;将地面循环系统与井下换热器管路系统相连接,形成闭式环路,驱动环路内的循环液不断循环,实现井底热能交换利用;本发明实现了地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