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6331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32528.7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C4烃叠合反应固定床工艺方法及叠合树脂催化剂,填装磺酸型离子交换叠合树脂催化剂,将混合C4烃通入填装该催化剂的固定床床层,使其选择性地叠合生成二聚体(异辛烯)。本发明提供的混合C4烃叠合反应工艺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催化剂活性高、耐压强度高、C8烯烃选择性高,C12烯烃的生成量少,异丁烯转化率85%~96%,C8烯烃选择性90%~98%,可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灵活调整,且反应结束后剩余的C4烃可作为烷基化原料进一步利用。这不仅解决了炼油加工业因MTBE禁用而产生的汽油产量损失,同时解决了烷基化原料中异丁烯含量太高而引起的烷基化油质量下降的困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3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0032528.7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C4烃叠合反应固定床工艺方法及叠合树脂催化剂,填装磺酸型离子交换叠合树脂催化剂,将混合C4烃通入填装该催化剂的固定床床层,使其选择性地叠合生成二聚体(异辛烯)。本发明提供的混合C4烃叠合反应工艺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催化剂活性高、耐压强度高、C8烯烃选择性高,C12烯烃的生成量少,异丁烯转化率85%~96%,C8烯烃选择性90%~98%,可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灵活调整,且反应结束后剩余的C4烃可作为烷基化原料进一步利用。这不仅解决了炼油加工业因MTBE禁用而产生的汽油产量损失,同时解决了烷基化原料中异丁烯含量太高而引起的烷基化油质量下降的困扰。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07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66060.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Pt载量丙烷脱氢催化剂及其应用,催化剂包括:氧化铝载体、主活性组分Pt、第一助剂Sn,第二助剂和第三助剂,第二助剂为IIIA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第三助剂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以下方法制备:S1,真空条件下预处理氧化铝载体;S2,将预处理后的氧化铝载体浸渍到包括Pt前驱体、Sn前驱体、第二助剂前驱体、第三助剂前驱体和盐酸的浸渍液中;S3,浸渍结束后,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前驱体;S4,将催化剂前驱体在H2条件下预还原,得到丙烷脱氢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选择适当的助剂及负载量,提高了活性组分Pt的利用率,在降低Pt负载量的同时,保持优异的丙烷脱氢活性和丙烯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1444283.0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凯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J9/28 , C08J9/36 ,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222/14 , B01J31/10 , C07C2/28 , C07C11/02 , C08L2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4烯烃叠合树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在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聚合过程中加入带不饱和双键的第三单体参与共聚,得到交联度为10~22%,孔径为100‑150nm的超大孔聚合白球;然后,以此超大孔聚合白球为母体,采用温和的磺化工艺进行磺化,最后,加入改性剂进行改性,得到孔径为80‑130nm的超大孔阳离子树脂催化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C4烯烃叠合树脂催化剂以及由其催化的一种C4烯烃的叠合反应方法。本发明中的树脂催化剂内部交联结构更加稳定、耐压强度高,大幅度降低了C12烯烃的生成,显著提高了C8烯烃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57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983410.5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汽油脱硫吸附剂,该吸附剂包括载体及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经无机碱溶液处理后的TiO2‑ZnO载体,其中,TiO2占载体重量的0.5~10%;所述活性组分为NiO和CoO;按催化剂的重量百分比计,NiO占4~15%,CoO占1~5%。本发明的吸附剂可以降低反应吸附脱硫过程中轻汽油烯烃饱和,具有良好的吸附脱硫活性,尤其适用于烯烃较高的催化裂化汽油的反应吸附脱硫。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轻汽油脱硫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轻汽油的吸附脱硫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337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38903.2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黄星亮 , 孔祥冰 , 张松显 , 秦雪茹 , 曹中扬 , 王艳飞 , 彭文宇 , 任海鸥 , 李金阳 , 彭蓉 , 王洛飞 , 晁世海 , 薛英芝 , 肖寒 , 翟莉慧 , 李修仪
IPC: B01J21/12 , B01J27/182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5/10 , C07C5/27 , C07C11/107 , C07C1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骨架异构化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氧化铝‑二氧化硅复合氧化物进行焙烧;步骤2,用浸渍液对步骤1得到的复合氧化物进行浸渍,以完成改性,然后干燥、焙烧,得到烯烃骨架异构化氧化物催化剂前驱体;步骤3,用脱离子水对步骤2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进行浸泡和洗涤,然后干燥、焙烧,得到烯烃骨架异构化氧化物催化剂;其中,所述浸渍液包含第ⅢA族元素前驱体。由本发明方法可以得到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轻质烯烃骨架异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31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0032529.1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C4烃叠合工艺方法及叠合树脂催化剂,该混合C4烃叠合工艺方法填装磺酸型离子交换叠合树脂催化剂,将混合C4烃先通入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然后再进入填装该催化剂的催化精馏塔床层继续反应,使其选择性地叠合生成异辛烯。该叠合树脂催化剂为在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聚合过程中加入带不饱和双键的第三单体参与共聚,得到一种超大孔型白球。本发明提供的混合C4烃叠合的工艺方法,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入低,催化剂活性高、耐压强度高、C8烯烃选择性高,C12烯烃的生成量少,这不仅解决了炼油加工业因MTBE禁用而产生的汽油产量损失,同时解决了烷基化原料中异丁烯含量太高而引起的烷基化油质量下降的困扰。
-
公开(公告)号:CN11289246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1146092.3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裂化轻汽油脱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Sn改性的ZnO‑TiO2复合氧化物,所述活性组分为镍和/或钴。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改性后的ZnO‑TiO2复合氧化物载体的过程和浸渍法制备催化裂化轻汽油脱硫吸附剂的过程。本发明具有传统Ni/ZnO吸附剂的脱硫活性优点,同时低温低压活性好、能有效降低烯烃饱和度,穿透硫容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5745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0983410.5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汽油脱硫吸附剂,该吸附剂包括载体及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经无机碱溶液处理后的TiO2‑ZnO载体,其中,TiO2占载体重量的0.5~10%;所述活性组分为NiO和CoO;按催化剂的重量百分比计,NiO占4~15%,CoO占1~5%。本发明的吸附剂可以降低反应吸附脱硫过程中轻汽油烯烃饱和,具有良好的吸附脱硫活性,尤其适用于烯烃较高的催化裂化汽油的反应吸附脱硫。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轻汽油脱硫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轻汽油的吸附脱硫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60249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61981.1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烷脱氢Pt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MeOx‑Al2O3复合氧化物载体,所述Me为碱土金属、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MeOx‑Al2O3载体呈尖晶石结构;在MeOx‑Al2O3载体上浸渍助剂X,并对X/MeOx‑Al2O3进行焙烧;采用有机酸或H2O2对X/MeOx‑Al2O3前驱载体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对上述表面活化的X/MeOx‑Al2O3载体使用还原‑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Pt,制得催化剂。本发明方法,不仅获得了更加分散的金属Pt同时调控金属Pt与氧化物载体的结合状态,改变Pt的吸附性能,抑制了氢解、积碳等副反应,有效提高了丙烯选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