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3000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334681.9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致密油气藏脉动CO2复合压裂缝网复杂程度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前置酸预处理;运用CO2和水进行脉动交替施工,进行第一次CO2复合压裂施工;停泵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高粘度压裂液压裂施工;泄压返排,压裂施工结束。本发明利用酸预处理解决地层污染;提高岩石物理性质。本发明结合CO2的高渗透和扩散性和脉动压裂对岩石造成的疲劳损伤,促进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憋压停泵一段时间,使CO2充分扩展至深部地层,并造成局部应力场发生转向,降低储层水平应力差。进行二次高粘度压裂液压裂施工,将支撑剂携带到地层深部,支撑扩大缝网,最终提高缝网复杂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88679.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驱动模式条件下的CO2增能压裂起裂压力预测方法,步骤如下:(1)建立CO2流体的流固耦合模型,设计模拟实验,改变8个影响因素,得到模拟的起裂压力结果;(2)选取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参数预测处理;(3)选取元启发式算法中的CMA‑ES算法作为超参数优化算法;(4)利用CMA‑ES算法完成对随机森林算法的超参数优化;(5)以模型驱动的80组模拟起裂压力结果作为输出参数,8个影响因素是输入参数。(6)算法模拟得到每个参数的特征因子,并进行影响因素排序;(7)建立起裂压力和8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拟合模型。本发明利用模型驱动并结合机器学习来预测CO2增能压裂的起裂压力,对CO2增能压裂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87834.0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页岩储层CO2增能复合压裂模拟裂缝扩展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1)利用Python生成天然裂缝模型;2)基于天然裂缝的分布情况,建立页岩储层几何模型;并对含天然裂缝的页岩储层几何模型进行非结构化网格划分;插入全局内聚力单元;建立基于Cohesive模块的CO2流体的流固耦合模型;控制压裂液的流动;3)CO2增能复合压裂;本发明解决了常规的水力压裂模型并不涉及相变和混相传热等问题,不适合进行CO2增能复合压裂裂缝扩展过程模拟;解决大模型模拟耗时长和成本高的问题,填补当前技术存在的空缺,获得一种计算精度高、可靠性高、快速的模拟流程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3980.5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8 , G06F17/18 , G06F18/20 , G06F119/02 , G06F113/08 , G06F11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复压裂指数置信度层位优选设计方法。初次压裂和生产后,通过四维地质力学计算,得到重复压裂前的地应力模型;收集现场初压数据和生产数据,构建包含地质参数、初压压裂施工参数和动态生产制度参数的重复压裂数据库;构建完成得到页岩储层重复压裂评价体系,对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对影响重复压裂效果指数的相关参数进行不确定性表征;基于熵权法建立的重复压裂模型,得到含置信度储层重复压裂参数分布,利用可靠度理论,根据理想井参数对待选井进行层位划分,指导选井选层。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页岩储层可压性进行不确定性刻画,最终实现对页岩储层的重复压裂选层的有效评估,大幅度提升页岩储层重复压裂的改造增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34681.9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致密油气藏脉动CO2复合压裂缝网复杂程度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前置酸预处理;运用CO2和水进行脉动交替施工,进行第一次CO2复合压裂施工;停泵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高粘度压裂液压裂施工;泄压返排,压裂施工结束。本发明利用酸预处理解决地层污染;提高岩石物理性质。本发明结合CO2的高渗透和扩散性和脉动压裂对岩石造成的疲劳损伤,促进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憋压停泵一段时间,使CO2充分扩展至深部地层,并造成局部应力场发生转向,降低储层水平应力差。进行二次高粘度压裂液压裂施工,将支撑剂携带到地层深部,支撑扩大缝网,最终提高缝网复杂程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