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109700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622621.4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 , 岳阳长岭设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 湖南和然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粘度流体换热且带波浪形外肋的螺旋扁管,包括螺旋扁平管体,螺旋扁平管体的管外设有连续的波浪形外肋,波浪形外肋沿螺旋扁平管体的管轴方向呈螺旋状排列,且螺旋扁平管体与波浪形外肋之间采用机械滚压一次成型,螺旋扁平管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螺旋扁平管体内部相连通的圆管,波浪形外肋为二维结构,外肋表面光滑。本发明可以提高管外对流传热系数,且在破坏流体流动边界的同时还能确保流体流动阻力小,特别适用于原油、重油、石脑油和树脂等高粘度流体加热和冷却换热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19590239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0982334.8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 , 岳阳长岭设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管道内壁缺陷的探头组件和脉冲涡流检测系统,探头组件包括支撑板、隔热管、隔热垫和检测探头,所述支撑板具有用于贴合待检测管道外壁面的第一板面和远离所述待检测管道的第二板面,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的检测孔;所述隔热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板面并罩设住所述检测孔的位于所述第二板面上的孔口,所述隔热垫设置在所述检测孔的位于所述第一板面上的孔口处,所述检测探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隔热管的管腔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探头组件降低了待检测管道的高温对检测探头的不利影响,确保了检测探头对高温管道内壁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574001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1089859.5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 , 岳阳长岭设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1N29/04 , G01N29/22 , G01N29/24 , G01N29/265 , G01N27/8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超声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超声检测探头升降装置和爬壁机器人,电磁超声检测探头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座、支撑架、弹性缓冲件和两组升降驱动组件,支撑架上安装有电磁超声检测探头,支撑架的两侧分别与安装座滑动连接,弹性缓冲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撑架的两侧与安装座之间;当支撑架向上运动时,弹性缓冲件被挤压并储存弹性势能,此时支撑架及其上安装的电磁超声检测探头远离待检测面;当支撑架向下运动时,配合弹性缓冲件的弹力驱使支撑架及其上安装的电磁超声检测探头靠近待检测面;通过设置两组升降驱动组件,确保了电磁超声检测探头能够平稳地升降,避免了升降过程不够稳定导致测量结果受到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400120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1384846.4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湖南和然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岳阳长岭设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F28F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外具有螺旋T形翅片的螺旋扁管,包括螺旋扁平管体,螺旋扁平管体的管外设有连续的螺旋T形翅片,螺旋T形翅片沿螺旋扁平管体的管轴方向呈螺旋状排列,且螺旋扁平管体与螺旋T形翅片之间采用机械滚压一次成型。螺旋T形翅片为二维翅片,其顶面光滑,且螺旋T形翅片的翅根为柱状,螺旋T形翅片的相邻两螺圈与螺旋扁平管体的外表面围合形成螺旋沟槽。本实用新型螺旋T形翅片的设计提高了管外传热系数,破坏了液体或气体在螺旋扁管表面建立的传热与流动边界层的稳定性,减薄流体传热滞留层的厚度;由于螺旋T形翅片和螺旋沟槽的存在,液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能迅速在其表面均匀铺开;同时,螺旋沟槽的存在也为蒸汽的凝结和液体的气化提供了活化核心。
-
公开(公告)号:CN211400864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561018.3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湖南和然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流圈支撑花瓣形翅片管换热器,包括壳体、二个封头盖、设置在壳体内的折流圈支撑部分、一组花瓣形翅片管。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块管板。一组花瓣形翅片管穿过折流圈支撑部分,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二块管板。二个封头盖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且一个封头盖对应一块管板。折流圈支撑部分包括至少二个折流圈组,至少二个折流圈组等距平行设置在壳体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强度高、刚性强、能防止和减少高流速下引起的管束和换热器震动、大幅度降低壳程流体的阻力、增大有效换热面积、同时显著提高流体的扰动强度,可使换热器壳侧换热系数提高2倍以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