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979335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364696.1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华北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IPC: F16H55/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速的皮带轮组件,母轮的外周上开设有供内嵌环嵌入的轮槽,轮槽的槽壁和内嵌环的侧壁上对应设有用于在内嵌环装入轮槽后阻止内嵌环相对于母轮转动的定位结构,并在内嵌环上开设有用于与皮带配合的带槽,在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合适的皮带传动机构后,再根据相应的皮带选用不同的内嵌环,然后将内嵌环装入母轮上的轮槽中,内嵌环将通过定位结构止旋装配在母轮上,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拆装皮带轮来进行皮带传动的调整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内嵌环的拆装,使得皮带轮可根据需要而与对应的皮带配合,从而使得皮带轮的调整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423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107609.8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井的潜油电泵检测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潜油泵检测模块;潜油泵检测模块包括中央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中央控制单元连接的多组井下检测单元;其中,在每个井中设置一个潜油电泵和对应的一组井下检测单元,每组井下检测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潜油电泵连接的传感器和变频器。本发明的油气井的潜油电泵检测诊断系统,可以为每一个井中的潜油泵进行检测,通过传感器传送给变频器,变频器可以设定参数来对潜油泵进行控制。提高了对于井下潜油电泵的监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3049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295285.1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nventor: 吕新华 , 梁文龙 , 唐万举 , 王建亮 , 计曙东 , 应斌 , 董国强 , 黎文才 , 狄伟 , 张培 , 张志平 , 邓小伟 , 王锦昌 , 周舰 , 冶海友 , 张立强 , 梅哲
IPC: E21B33/129 , E21B43/00 , E21B43/38 , E21B4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电缆封隔器、同井采注工艺管柱和同井采注系统。同井采注工艺管柱中,生产层的流体经过潜油电泵机组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后的气体和液体向上流动,气体通过过电缆封隔器内的环形通道进入井口油管被采出,液体在潜油电泵机组中液泵的作用下向上输送,并通过过电缆封隔器中的内中心管进入到过电缆封隔器密封件上方且对应注水层位置的油套环空,以注入注水层。本发明的同井采注工艺管柱中,由于分离后的气体和液体在过电缆封隔器中单独输送,气体无需经过过电缆封隔器密封件上方的油套环空,不会导致分离后的气体与液体串流,无需在注水层上方另外设置封隔器,可简化同井采注工艺管柱的结构,进而简化整个同井采注系统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62391.6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nventor: 陈路原 , 李克智 , 唐万举 , 刘荣才 , 狄伟 , 张培 , 王锦昌 , 周舰 , 冶海友 , 周瑞立 , 梅哲 , 赵景春 , 赵润冬 , 张贺敏 , 陈旭 , 谭苗 , 隋冬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井用同井采注工艺方法及工艺系统。气井用同井采注工艺方法为在技术套管中布置内套管,使井下自喷的产出流体经所述内套管上行至井上;或者,在技术套管中布置内套管,在内套管中布置油管,使井下自喷的产出流体经所述油管上行至井上;技术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的环空形成回注通道;井上气液分离装置将产出流体分离得到产出气和产出液,产出液加压后返排进入回注通道中,注入至回注层。应用这种同井采注工艺方法,产出液经回注通道回注至回注层,实现了产出液在同一气井回注,与现有的产出液转运到其他地方进行处理的方法相比,减少了地面污水处理环节,不仅有效降低采气成本,而且避免了环保风险,实现效益绿色采气。
-
公开(公告)号:CN11353049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010295285.1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nventor: 吕新华 , 梁文龙 , 唐万举 , 王建亮 , 计曙东 , 应斌 , 董国强 , 黎文才 , 狄伟 , 张培 , 张志平 , 邓小伟 , 王锦昌 , 周舰 , 冶海友 , 张立强 , 梅哲
IPC: E21B33/129 , E21B43/00 , E21B43/38 , E21B4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电缆封隔器、同井采注工艺管柱和同井采注系统。同井采注工艺管柱中,生产层的流体经过潜油电泵机组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后的气体和液体向上流动,气体通过过电缆封隔器内的环形通道进入井口油管被采出,液体在潜油电泵机组中液泵的作用下向上输送,并通过过电缆封隔器中的内中心管进入到过电缆封隔器密封件上方且对应注水层位置的油套环空,以注入注水层。本发明的同井采注工艺管柱中,由于分离后的气体和液体在过电缆封隔器中单独输送,气体无需经过过电缆封隔器密封件上方的油套环空,不会导致分离后的气体与液体串流,无需在注水层上方另外设置封隔器,可简化同井采注工艺管柱的结构,进而简化整个同井采注系统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807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284744.3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 蓝星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1D3/04 , C01D3/14 , C01F5/14 , C01G23/0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镁钛系催化剂生产残渣处理工艺,将聚烯烃催化剂生产残渣以及残次产品排入水解装置并加入水解液水解成为混合液;混合液进入油水分离装置静置分离浮油;将混合液进入水渣加热装置加热;混合液通过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再将含酸液进入除油装置去除含酸液中的残油;除油之后所得的含酸液进入中和装置,加入相同阳离子碱性化合物中和含酸液;处理后的无机氯化物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形成无机氯盐,所得母液加入阳离子的碱性化合物,使镁离子生成沉淀通过分离装置分离,产生的冷凝液进入有机物去除装置,去除冷凝液中的有机物质;发明提供的方案,可降低聚烯烃镁钛系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残留的含氯含钛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80738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284744.3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 蓝星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1D3/04 , C01D3/14 , C01F5/14 , C01G23/0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镁钛系催化剂生产残渣处理工艺,将聚烯烃催化剂生产残渣以及残次产品排入水解装置并加入水解液水解成为混合液;混合液进入油水分离装置静置分离浮油;将混合液进入水渣加热装置加热;混合液通过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再将含酸液进入除油装置去除含酸液中的残油;除油之后所得的含酸液进入中和装置,加入相同阳离子碱性化合物中和含酸液;处理后的无机氯化物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形成无机氯盐,所得母液加入阳离子的碱性化合物,使镁离子生成沉淀通过分离装置分离,产生的冷凝液进入有机物去除装置,去除冷凝液中的有机物质;发明提供的方案,可降低聚烯烃镁钛系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残留的含氯含钛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815798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10153132.4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IPC: C02F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端离式螺旋污水曝气装置,属通用工程技术领域。目前国内外迷宫螺旋体结构都是由整体带有螺纹的转子和定子组成。该结构依靠螺纹齿型工作,研究证明,复合齿型螺纹虽然可以优势互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但是该结构加工难度大。本发明是将装置转子上面的整体螺纹,根据工况设计离分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成。由装置转子和定子组成的结构称为离式螺旋体。离式螺旋体的离分比例一般是1∶1、1∶2、1∶2∶2、2∶3等。该结构加工简单,而且确保装置稳定性的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210103480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477859.X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 蓝星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1G23/053 , C01F5/14 , C01D3/04 , C02F9/14 , C02F103/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烯烃镁钛系催化剂生产残渣处理系统,包括水解装置、油水分离装置、水渣加热装置、第一固液分离装置、除油装置、中和装置、第二固液分离装置、汽提装置、蒸发结晶装置、除镁装置以及有机物去除装置;水解装置与油水分离装置连通;油水分离装置与水渣加热装置连通;水渣加热装置与第一固液分离装置连通;第一固液分离装置与除油装置连通;除油装置与中和装置连通;中和装置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连通;第二固液分离装置与汽提装置连通;汽提装置与蒸发结晶装置连通;蒸发结晶装置分别与除镁装置和有机物去除装置连通;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可降低聚烯烃镁钛系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残留的含氯含钛化合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