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1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24510.4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8/02 , B01J8/24 , B01D21/02 , B01D29/03 , B01D29/50 , B01D29/96 , C10G31/09 , C10G31/00 , C10G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积垢器及加氢反应器,该积垢器适用于物料为气液两相共存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包括:积垢单元,其由轴向延伸的中心通道和多级环状充填的阻垢剂组成,多级阻垢剂的空隙率由内而外逐渐增大;减冲盘,其设置在积垢单元上方且直径大于积垢单元的外径,该减冲盘与积垢单元间隔一段距离,用于缓冲物料中的液相并导引至积垢盘上形成液相静压,同时,物料中的气相经减冲盘与积垢单元之间的空间进入所述中心通道;液相在积垢盘上沉积一定高度后,在液相静压的作用下沿积垢单元径向逐级流动,在径向流动过程中实现分级沉降。本发明通过减冲盘的结构以及分级积垢设计,可有效解决积垢器床层内易堵塞而过早失效、进料具有较大的残余动能而造成垢物沉降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24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84616.7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氨混合单元,应用于不含粉尘的烟气脱硝系统内并安装于烟道中,包括:母管,其在烟道中垂直烟气流向的方向上布设并通入氨气或氨空混合气;支管,其数量为多个,该支管与母管连通并沿烟气方向延伸;该支管自由端套设一轴承,该轴承一端与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一中空旋转轴,该中空旋转轴与支管连通;分配管,其设置在中空旋转轴上并处于连通状态,该分配管沿中空旋转轴周向均匀分布;分配管上设有多个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具有一定夹角的喷氨气孔;旋流叶片,其固定连接在烟道内的支管中部,用于在烟气与氨气混合过程中将轴向气流转化为径向的旋转气流。本发明适用于旧锅炉脱硝改造中较低的允许安装高度以及不含粉尘或粉尘量较低的烟气脱硝装置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196736.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CR烟气脱硝预除尘组件,该预除尘组件为一层或多层,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以上缩径段,缩径段为上端细下端粗的管状结构,缩径段内为烟气流通的通道;导流段,设置于缩径段的正上方,为中心对称结构,且其上端面的水平投影面积大于下端面的水平投影面积,用于引导离开缩径段的相邻两股烟气发生碰撞;凹槽,相邻两个缩径段之间密封连接形成凹槽,用于收集掉落的粉尘;排灰管,与凹槽连通,用于将凹槽内的粉尘排出烟道。本发明解决了氨气喷嘴堵塞、催化剂床层孔道磨损及堵塞、以及由此带来的氨逃逸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将其设置于喷氨格栅上游的烟道内,可以解决现有分区精准控氨技术中NOx浓度及流速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0001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19725.7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拦截内置积垢器,适用于物料为气液两相共存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包括:第一积垢单元,其由轴向延伸的第一中心通道和第一中心通道外侧竖向填充的阻垢剂组成,阻垢剂的空隙率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液相在第一积垢单元相应的第一积垢盘上沉积一定高度后,经过伞帽和挡板构建的不规则流道径向进入阻垢剂层;第二积垢单元,其设置在第一积垢单元下游,由轴向延伸的第二中心通道和多级环状充填的阻垢剂组成,多级阻垢剂的空隙率由内而外逐渐增大;液相在第二积垢单元相应的第二积垢盘上沉积一定高度后,在液相静压的作用下沿阻垢剂径向逐级流动,在径向流动过程中实现分级沉降。本发明通过两级积垢单元的拦截设计,不仅可实现对不同粒径垢物的有效收集,还能解决容垢能力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0001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19547.8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垢设备及应用该集垢设备的加氢反应器,该集垢设备适用于物料为气液两相共存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包括:折流沉降单元,其设有两层积垢盘,用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液层并沉积大颗粒垢物;在两层积垢盘之间设有径向延伸的折流通道,用于对液相进行缓流;积垢单元,其由轴向延伸的中心通道和中心通道外侧环状充填的阻垢剂和/或高聚物吸附剂组成,用于接收分别来自两层积垢盘的径向进入的沉积液相;垢物被沉积和拦截后的液相通过中心通道进入下一床层。本发明通过折流沉降单元和积垢单元的配合,可根据垢物性质以及粒径大小采取不同的捕集方法,大大提高垢物的捕集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196239.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硝喷氨系统,包括:若干氨气喷嘴,其与喷氨管连通,用于将氨气或氨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喷入烟道内;除尘混合组件,其为上端面开口的凹形结构,设置于氨气喷嘴上方,用于强化氨气与烟气的混合及收集掉落的粉尘,凹形结构底部与排灰管连通;排灰管,用于将除尘混合组件内的粉尘排出烟道。本发明有效解决现有SCR技术中氨气喷嘴堵塞、催化剂床层孔道堵塞和磨损带来的壁面减薄以及由此造成的氨逃逸问题,避免因为氨逃逸引起的下游设备堵塞或腐蚀泄露、石膏产品不合格或脱硫废水氨氮超标、排入大气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560736U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20445069.4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烟气气溶胶脱除系统,包括:LNG冷却单元,其包括串联在LNG管路上的第一循环取热换热器和第二循环取热换热器,用于对第一脱硫塔进口烟气和第一脱硫塔出口脱硫浆液进行冷却;塔前换热单元,其包括串联在冷媒管路上的塔前换热器和脱硫浆液换热器,塔前换热器将来自第一循环取热换热器的冷媒与进口烟气进行换热,脱硫浆液换热器将来自第二循环取热换热器的冷媒与出口脱硫浆液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通过LNG冷能实现气溶胶的有效脱除,还可实现LNG冷能的梯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96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27257.2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一种气液两相计量装置,其包括:“反L”形变径立管段,其用于进行一次液柱积聚;“乚”形变径立管段,其竖向部分与“反L”形变径立管段的竖向部分连接并形成整体的“几”形结构,用于进行二次液柱积聚。本装置是一种便携式不分离两相计量装置,其能够适用于油气井采出流体不分离气液两相在线实时计量(尤其适用于全范围液气比、段塞流等)。本装置利用“几字形”变径立管实现了液柱积聚,相较于现有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低成本、占地小、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2041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10715566.6
申请日:2017-08-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合物分解器、混合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所述水合物分解器包括浆液分离单元和分解单元,所述浆液分离单元和分解单元通过连接通道连通;所述浆液分离单元经滤网隔板组件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分解单元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水合物分解气出口、连接通道接口和再生液储液槽。本发明所述分解器能够对具有流动性的水合物浆液进行高效分解,且极大降低了水合物浆液加温分解和分解后再生工作液降温回用的能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合气分离系统和方法,通过水合物浆液形式进行物料输送,配合本发明的水合物分解器,可以保证水合物良好的流动性,确保分离装置连续性、规模化、长周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72214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710240803.8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水合反应器、水合物化解器、一级吸收反应器、二级吸收反应器和产品罐。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装置处理酸性气的方法。可以在实现酸性气达标排放的同时,生产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NaHS产品,将环境治理与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有机结合为一体化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可经济高效的对含CO2气体的酸性气进行预处理,对工艺过程中的能量进行了合理利用,极大降低了能耗;整个处理过程环保、可靠、无“三废”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