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60232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510495914.4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B67D7/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库油气回收综合监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油气回收缺乏有效监测手段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油库油气回收综合监测方法,对油库发油时的油罐车回气气液比、回气浓度、油气回收装置的进气流量、进气浓度、排放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够根据监测变量进一步推算出油库油气回收系统的效率,为油库油气回收系统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基础数据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油库油气回收综合监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08428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496088.5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7D7/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密闭性自动监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密闭性自动监测方法,在加油机的油气回收管路上设有阀F1、油气回收泵、流量计,油罐通气管上设有阀F2;所述油气回收管路出口与油罐相连,油罐上设有液位计,液位计、流量计、压力表的信号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的模拟输入通道相连,阀F1、阀F2、阀F3、加油机电源以及油气回收泵的信号通过信号线与各自的继电器的一端相连,各自的继电器的另一端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上的各自的开关量触点相连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加油站油气回收密闭性自动监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601146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310488264.1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7D7/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施工安装复杂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台气体流量计、至少一台压力变送器、至少一台数据采集器和至少一台嵌入式监控机,气体流量计串接在油气回收加油枪的回气管路上,压力变送器接在加油机的回气总管上或者安装在油罐的排气管上,数据采集器安装在每台加油机内部,嵌入式监控机安装在加油站室内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在线监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92761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16675.2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加油卡系统。该系统由专属加油卡、粘附在汽车上的电子标签、安装在加油机内部的标签信息阅读器和加油机控制程序组成,是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在加油卡管理上的应用。加油卡的内部芯片中被标注为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加油卡,并且被植入了加油车辆车牌号等专属信息,只与固定车辆匹配。电子标签的内部芯片也写入对应加油车辆车牌号。当汽车加油时,加油机内部的阅读器会采集加油车上的标签信息并传入加油机的控制程序中,控制程序会将标签信息与加油卡信息进行比较,只有当车辆标签信息与加油卡信息一致时,才会对该车辆实施加油作业,否则系统不予加油,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非限制车号的车辆冒用限车号的加油卡加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8428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510495888.5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B67D7/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油枪的防滴油机构,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滴油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加油枪的防滴油机构,包括出油管、自封功能气管、自封气嘴、出油管密封圈、防滴油机构,自封功能气管安装在加油枪管内的出油管中,自封功能气管与加油枪管内壁之间为出油管,出油管后端与枪体以螺母固定连接,出油管前端安装有自封气嘴,自封功能气管前端通过自封气嘴与大气相通,出油管外圆周和枪体内壁之间设有O型圈,在出油管靠近出油口的出油通道内设有防滴油机构,所述防滴油机构由自重阀塞、密封圆环和密封座组成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加油站加油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21755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89054.8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效率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可以确定出未启动二次油气回收设备时加油过程中的油气逸散浓度和启动二次油气回收设备时加油过程中的油气逸散浓度,以此来确定出二次油气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4262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41155.3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F23N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油田中转站加热炉耗气量闭环调节系统,其包括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调节模块。该调节系统能识别出进站原油输量发生变化后,计算得出新的加热炉出口温度,通过电子式调节阀控制燃料输送量以此改变加热炉出口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2817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395377.2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卸油油气回收效果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的回气管路中串入气体流量计,流量计进口连接微差压表,出口连接气体浓度检测仪。当油罐车卸油时,加油站地下油罐油气会经过气体流量计进入油罐车,流量计计量的气体体积即为加油站卸油油气回收体积,流量计配合秒表计量的速度即为回收油气的流速,通过将回气体积、流量与卸油体积、流量的对比可以检测出该卸油油气回收系统的密封性。利用气体浓度检测仪可以实时记录回收油气的浓度。系统密封性和回气浓度是决定卸油油气回收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利用微差压表可以测试系统中的压力/真空阀的开启压力是否达标,从而杜绝系统在正常压力下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04923040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75932.1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B01D5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法油气回收分组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油气入口和若干组膜组件,若干组膜组件之间并联连接,每组膜组件是由若干个橡胶态膜组件并联而成的,其中,油气入口通过管道一与每个橡胶态膜组件的入口端进行连接,每个橡胶态膜组件包括两个出口端,分别为渗透侧出口端和渗余侧出口端,每个橡胶态膜组件的渗透侧出口端通过管道二连接有真空泵,该真空泵连接有吸收塔或汽油储罐;每个橡胶态膜组件的渗余侧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排气口,经过排气口将气体达标排放。本发明通过对膜组件的分组及真空泵的变频控制,使得膜组件的通量能够与油气流量实现精确匹配,从而提高了膜组件的油气分离效率,避免了装置运行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40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42956.X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N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自发生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气量较少、浓度和流量不易控制、配制的模拟油气真实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油气自发生装置,包括储油罐(1)、集油罐(10)、加油机(2)、抽气系统(9)、压缩机(6)、缓冲罐(5),所述储油罐(1)顶部开有多个口,分别与出气管路(12)、抽气系统(9)、集油罐(10)、加油机(2)、排放管路(11)相连,加油机(2)与加油枪(8)相连,集油罐(10)顶部开有至少一个标准口与加油枪(8)相连,抽气系统(9)与集油罐(10)相连,出气管路(12)另一端与气体流量计(4)和浓度检测仪(3)相连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吸附实验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