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取样钢瓶转换阀组

    公开(公告)号:CN218629150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2979640.4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一种气体取样钢瓶转换阀组,包括连通盘和阀塞,所述连通盘侧面设有若干种尺寸的接口,所述接口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相互连通,所述输送管道连接有取样通道,所述接口与所述阀塞连接,所述阀塞用于密封所述接口并启闭所述取样通道。通过在一个连通盘上设置多种型号的接口,可以满足不同型号气体取样钢瓶的使用需求,在气体检测时不用频繁切换不同的转换接头以适应仪器设备的需要,提高了气体检测的效率。在每个接口上均连接有能够密封接口的阀塞,阀塞能够密封所述接口并启闭取样通道,确保在进行取样检测时钢瓶的气密性,防止因为气体泄露造成中毒事件,确保了本转换阀组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取样通道,可以方便进行气体取样。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3477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49019.3

    申请日:2017-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其包括:S1根据成因不同将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塌陷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通过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识别目标层全井段的岩溶角砾岩;S2对全井段的岩溶堆积角砾岩和岩溶坍塌角砾岩的位置进行标记,将每口钻井中所标记出的最低位置标记为最低潜水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最低潜水面;标记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不整合面;S3将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全井段不整合面和钻井柱子组成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以全井段最低潜水面为基准面将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拉平,绘制出岩溶古地形剖面;S4在岩溶古地形剖面上将每口钻井的相对高程值标注,依此为据绘制等值线成图,该等值图为古地貌图。

    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9357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235174.X

    申请日:2017-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其包括:S1根据不同的成因,把岩溶角砾岩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2根据识别特征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3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其岩芯同一位置的常规测井曲线上,并总结相应取芯段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S4根据得出的三类角砾岩响应特征,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根据该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最终实现目标层全井段的角砾岩识别。本发明提出的技术,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岩溶型储层中。在钻井取芯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识别出堆积角砾岩,有助于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

    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9357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235174.X

    申请日:2017-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其包括:S1根据不同的成因,把岩溶角砾岩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2根据识别特征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S3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其岩芯同一位置的常规测井曲线上,并总结相应取芯段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S4根据得出的三类角砾岩响应特征,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根据该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最终实现目标层全井段的角砾岩识别。本发明提出的技术,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岩溶型储层中。在钻井取芯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识别出堆积角砾岩,有助于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