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3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79575.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O2降粘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乙氧基化反应条件下,在碱性环境中,对烷基苯烷基醇和环氧乙烷发生乙氧基化反应,生成对烷基苯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其次在酯化反应条件下,在催化剂作用下,加入柠檬酸发生酯化反应。本发明实现降粘增效剂和CO2的协同降粘增效,协同降粘率达到98%以上,增强原油的流动性,对于低效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0202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37486.7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B01F23/451 , B01F25/30 , B01F33/82 ,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油水井开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配器及稠油降粘复合驱注水井混配系统。所述混配器包括外壳、配水器、稀释腔和混配腔;配水器置于稀释腔内,混配腔与稀释腔连接;混配腔为波纹形变径腔体。混配腔内壁为波纹形变径腔体,可通过改变截面积从而改变流速,进一步改变流体流动状态。所述系统包括以上所述混配器、流量计、注水泵、母液罐、蝶阀、过滤器、单向阀、注聚泵。采用本发明所述混配系统可使母液与注入水混合充分,且能够减少剪切力损伤,提高母液粘度保留率,保障调驱剂连续混配注入。
-
公开(公告)号:CN118149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55872.5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1F1/66 , G01F25/10 , E21B47/1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声波传感的低产井流量节流测试系统及解释方法,该系统包括测试光缆、地面解调仪、测试管柱、多个节流器和套管,该测试光缆附着在该测试管柱外壁并与该地面解调仪连接,该测试管柱位于该套管内,所述多个节流器连接在该测试管柱上,该套管穿过多个生产层段;所述多个生产层段产出的流体通过该测试管柱依次向上流过所述多个节流器,而后流出地面,该地面解调仪通过向该测试光缆的单模光纤发射脉冲激光,采集流体流过所述多个节流器的声波数据。该光纤声波传感的低产井流量节流测试系统及解释方法结构简单,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便于现场应用;能为现场提供生产调整决策依据以及评价调整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49926.7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稠油井井筒降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层特超稠油复合降粘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综合掺稀油、电加热和保温工艺对深层特超稠油进行复合降粘,实现特超稠油的顺利举升。所述方法通过建立掺稀比与敏感温度的对应关系,建立掺稀后混合油样温度的计算模型,能够更为准确的确定掺稀后混合油样的温度;确定掺稀后混合油样温度≥敏感温度,才能保证顺利举升。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电加热的方法提高原油的敏感温度降低掺稀比,同时建立模型确定最小电加热功率,并通过保温油管降低热损失降低加热功率,在实现特超稠油顺利举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163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12671.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体增溶增效剂分子结构优选方法,从化学剂的微观结构入手,包括分子结构、不同官能团、分子量,模拟各种高温高压的混合条件,同时能够揭示气体分子、原油分子以及增溶增效剂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对国内外不同油田的不同原油进行气体增溶增效剂的分子结构优选评价,大大减少实验工作量,加快体系研发进度,为气体在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有效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0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91516.2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含水期油藏产油潜力的评价方法,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高含水期油藏产油潜力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生产过程中影响产油能力的各种参数以及渗透率的时变性,引入虚拟井方法计算各网格的产油量,生成不同区域产油潜力分布图,从而定量直观表征水驱开发后期不同区域油藏产油能力,定量指导挖潜方案部署,对特高含水油藏精细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发明综合考虑影响油藏产油能力的各种因素,避免了剩余油对产油潜力描述不够准确的问题;同时考虑注水开发油藏特高含水期累积注水量对渗透率的影响,通过过水倍数与渗透率的关系对数模模型渗透率进行更新校正,提高了油藏数值模型和产油潜力定量表征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9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5414.9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E21B49/00 , G06F30/27 , G06N7/01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储层参数反演与裂缝模拟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初始参数矩阵C;S2.确定初始状态矩阵S0;S3.确定转移概率矩阵P;S4.确定预测矩阵S1、S2、S3...Sn;S5.确定储层参数反演矩阵S;S6.将S0中所有元素分为M段;S7.选取N个元素作为压裂注入点,并加到F中;S8.将符合条件的元素置于Temp矩阵中;S9.选择Temp矩阵中的元素加到F中;S10.重复S8和S9;S11.在S中确定F中所有元素对应的位置,进而确定裂缝网。解决了储层网格模型呈现出较大程度的均质性和储层丢失了分布上的规律性,难以为精细化的缝网展布模拟提供支撑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28482.6
申请日:2022-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油井开井时间的确定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本发明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目标油藏的二氧化碳混相驱数值模型分别计算地层压力达到最小混相压力值不同倍数进行开井时的累计产油量、稳产时间和混相程度;2)综合累计产油量随开井地层压力的变化、稳产时间随开井地层压力的变化、混相程度随开井地层压力的变化确定开井时间。本发明的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油井开井时间的确定方法精度高,且简单、快速、经济,为低渗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合理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620111.9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0 , G06T17/05 , G06V10/762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间优化组合的注采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油藏的含油饱和度数据和渗透率数据;将含油饱和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目标油藏分为至少两种含油饱和度组合区域;每种含油饱和度组合区域对应一个含油饱和度区间;根据渗透率数据确定目标油藏的渗透率级差的级数;在三维地质模型中模拟每个含油饱和度区间下、每个渗透率级差对应的采收率,找出采收率降幅超出设定阈值的突变渗透率级差,将突变渗透率级差的上一级作为临界渗透率级差,超出临界渗透率级差时采用分注方式,未超出临界渗透率级差时采用合注方式;根据当前区域的含油饱和度区间以及渗透率级差确定当前区域的注采方式。本发明指导了油藏开发,提高了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43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175064.4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油藏混相驱方法及装置,通过将贫气与液化石油气进行混合得到需要的混合气,在此过程中,贫气与液化石油气所在管路中的压力与相态均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坏,而混合后的混合气输出后可以作为富气进行油藏混相驱,对应的在实际应用中混合气直接由管道和井筒进入地层进行混相驱,既能实现有效的油藏开发,还能解决直接对富气进行增压容易损坏增压设备阀件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