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445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0812301.7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配比优化方法,具体涉及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中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聚合物的配比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涉及对测定对象在不同油藏条件下配比的选择,利用建立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聚合物复合体系无因次弹性模量‑液流转向系数‑无因次粘度关系图版,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聚合物最佳配比的优选,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为针对不同油藏条件下、发挥最佳调驱效果的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从而保障非均相化学驱矿场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0496600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794816.9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材料及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孔碳包裹钴的核壳结构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述方法包括:利用正硅酸乙酯水解将磁性钴表面包裹SiO2,得Co@SiO2;利用油酸进行表面疏水性和双键修饰,得Co@SiO2@油酸;采用乳液聚合实现苯乙烯在磁芯球表面的聚合,得磁性核壳结构的聚合物微球;将磁性核壳结构的聚合物微球进行炭化处理。本发明核壳结构磁性材料,表面疏松多孔,炭化后,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都进一步增强,炭化后可直接用于对内分泌干扰物的萃取吸附,萃取回收率可达89.63‑94.81%;将本发明核壳结构磁性材料与HPLC方法联用,可实现对内分泌干扰物,尤其是双酚A的痕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93693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1220093.9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张宗檩 , 吴伟 , 石静 , 李财富 , 曹绪龙 , 郭兰磊 , 王红艳 , 侯研博 , 于群 , 祝仰文 , 秦冰 , 潘斌林 , 元福卿 , 孙业恒 , 闵令元 , 王丽娟 , 郭淑凤 , 曾胜文 , 窦立霞 , 夏晞冉 , 单联涛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稠油开采的细小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有机溶剂40‑6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8份、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4‑20份和去离子水120‑150份;所述的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为对位烷基苯酚衍生物的低聚物;该细小乳状液主要通过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分散到有机溶剂中,然后缓慢滴加去离子水形成细小乳状液;本发明得到的细小乳状液不存在闪点,同时具有良好的降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44656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610369409.X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改性粉煤灰驱油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1)使用球磨机将粉煤灰粉碎,乙醇‑水混合溶液洗涤,抽滤,烘干,粉碎造粒;(2)取粉煤灰以及氨基硅烷偶联剂,和顺烯烃二酸酐,加入到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后烘干造粒,得初步改性粉煤灰;(3)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初步改性粉煤灰混合加入到水中,投入复合引发剂;反应后,烘干造粒,得表面有机改性粉煤灰;(4)将碱或/和表面活性剂,以及表面有机改性粉煤灰混合加入到水中,搅拌即得。本发明的有机改性粉煤灰驱油剂在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粘度,具有较高的驱油性能。本发明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解决了工业废渣粉煤灰的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39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30464.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提高油藏采收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乳化体系粘浓关系描述方法。所述描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试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求取粘度参数;以及根据求得的粘度参数建立自乳化体系粘度与地下剩余油饱和度关系描述模型。本发明方法根据复合驱的基本渗流规律,引入自乳化浓度及地下剩余油饱和度对水相粘度影响参数,建立了描述自乳化驱粘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地下剩余油饱和度对自乳化体系粘度影响的描述方法。该方法可更准确、合理的描述不同含油饱和度条件下自乳化体系的粘度变化,从而准确预测提高采收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271327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610213089.9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乳状液稳定性的可视化流变学方法,该评价乳状液稳定性的可视化流变学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油水乳状液分散体系,使其充分乳化;步骤2,设定三段式流变测试,其中,第一段为震荡模式,第二段为高速剪切模式,第三段为震荡模式,进行乳状液稳定性可视化流变学实验;步骤3,进行实验数据处理,评价乳状液稳定性及粘弹性。该评价乳状液稳定性的可视化流变学方法可以动态可视研究油水界面粘弹性变化,直观的研究油滴(或水滴)在水相(或油相)中的吸附、聚并现象,从而对比研究乳状液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1836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332239.3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曹绪龙 , 盛强 , 杨勇 , 李向良 , 杜玉山 , 吕广忠 , 宋新旺 , 王其伟 , 郭兰磊 , 程玉桥 , 祝仰文 , 刘坤 , 元福卿 , 张继超 , 郭平 , 张营华 , 仉莉 , 李雪松 , 王曦 , 施晓乐 , 孙梅 , 杨军 , 王艺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驱油用二氧化碳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驱油用二氧化碳泡沫剂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烷基苯磺酸钠20‑70、椰子油酸二乙醇胺10‑50、羟丙基磺基甜菜碱10‑50、水10‑60。该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取烷基苯磺酸钠和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度为60‑300转/分,加入总水量的50‑60%,搅拌20‑60分钟;b.向反应釜中加入椰子油酸二乙醇胺,升温搅拌,控制温度为50‑100℃,搅拌10‑30分钟;c.将剩余水加入反应釜中,继续搅拌30‑60分钟,得产品。起泡能力强,稳定性好,与高矿化度、高钙镁地层水配伍行好,不形成浑浊或沉淀,与二氧化碳形成稳定的泡沫,可应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泡沫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4856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16279.0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稠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超低界面张力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稠油降粘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0.01~0.5%、聚醚类表面活性剂0.1~1%和水加至100%。该稠油降粘剂成分简单,易溶解,与稠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可以达到超低,又可以有效降低稠油的粘度,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6461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619183.4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增粘型乳液析水速率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将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现场注入水,搅拌均匀制得表面活性剂溶液;步骤2,将原油样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步骤3,密闭放入恒温箱中恒温一定时间;步骤4,恒温箱取出后置于旋转培养器旋转混匀,在恒温箱中恒温静置一定时间后,读取析出水相的体积;步骤5,根据刻度试管中析出水相的体积以及静置时间,计算析水速率。该基于增粘型乳液析水速率分析方法直观、快捷、方便的评价表面活性剂促使水相增溶到油相形成的油包水型乳状液的稳定性,且测试步骤简单、成本低、效果好,为乳液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筛选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36756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430273.3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含有PAM的油田采出液中PPG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首先,取含有PAM的油田采出液,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油田采出液中PAM和PPG的总量;然后,向采出液中加入硝酸铝,摇晃使硝酸铝全部溶解,此时,溶液中析出白色絮状沉淀;然后,再加入H2O2,摇晃均匀后放置2~5分钟;取上清液,样品前处理完成,然后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该上清液中PPG的浓度/含量。本发明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排除PAM的干扰,且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特别适合含有PAM的油田采出液中PPG检测的样品前处理,为认识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理,指导驱油体系设计及方案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