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7238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111039349.2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油基钻井液用低温乳化剂的组合物,其包括:松香酸、环氧氯丙烷、碱、三乙醇胺、C10‑C16烷基取代的苯磺酸盐和二丙二醇醚,进而公开了由该组合物为原料制得的油基钻井液用低温乳化剂和由包含该油基钻井液用低温乳化剂的组分制得的油基钻井液。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乳化效果好,在低温下流动性好,用于油基钻井液可在高寒条件下施工且生产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86684.8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饱和岩心带压渗吸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属于油气藏开发研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供液单元、渗吸单元、计量单元、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所述供液单元用于提供饱和流体和渗吸液,并提供流体压力;所述渗吸单元用于提供渗吸的实验环境;所述计量单元用于对流体进行计量及对流体进行放空;所述供液单元与渗吸单元连接,所述渗吸单元与计量单元连接,所述供液单元、渗吸单元、计量单元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岩心渗吸规律研究的全流程实验,在不改变岩心压力环境的情况下可进行岩心饱和、带压渗吸实验,模拟岩心在不同流体压力下的渗吸过程,利用核磁共振监测技术精确表征实验过程中岩心内部油水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772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039349.2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油基钻井液用低温乳化剂的组合物,其包括:松香酸、环氧氯丙烷、碱、三乙醇胺、C10‑C16烷基取代的苯磺酸盐和二丙二醇醚,进而公开了由该组合物为原料制得的油基钻井液用低温乳化剂和由包含该油基钻井液用低温乳化剂的组分制得的油基钻井液。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乳化效果好,在低温下流动性好,用于油基钻井液可在高寒条件下施工且生产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7007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755751.2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3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口扭矩缓释倒扣保护装置及方法及专用防扭杆,装置包括防扭杆、下横梁、地锚,所述防扭杆前端与下横梁固定连接,防扭杆后端与地锚上端连接,所述下横梁同时固定住套管四通和液压钻盘的外壳。所述防扭杆包括防倒转法兰、伸缩杆、伸缩杆套,所述伸缩杆套前端连接防倒转法兰,所述伸缩杆由伸缩杆套后端口旋入伸缩杆套内,其中伸缩杆开设外螺纹,伸缩杆套开设内螺纹,所述防倒转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横梁上,所述伸缩杆后端开设用于连接地锚的固定孔。本发明防止了因钻盘正反转扭矩过大而造成的套管头与井口下法兰丝扣松动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72189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1042546.3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L27/18 , C08L47/00 , C08K13/02 , C08K5/09 , C08K5/098 , C08K5/14 , C08K3/04 , C08K5/37 , C08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丙氟硫化胶,是由以下原料制成的:四丙氟橡胶100份,防老剂1~4份,硬脂酸或硬脂酸盐1~2份,有机过氧化物1~6份,炭黑15~80份,高乙烯基聚丁二烯微球2~20份。制备方法为:在保持开炼机辊温小于80℃的条件下,将四丙氟橡胶放入开炼机中,薄通3次,加入硬脂酸、防老剂、炭黑和高乙烯基聚丁二烯微球,待吃粉完成后再入有机过氧化物,再薄通5次,下3~4mm的混炼胶片,即得。本发明以含高乙烯基聚丁二烯微球为助交联剂,可有效降低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并能提高四丙氟橡胶的耐高温水的性能。本发明的四丙氟硫化胶,可作为密封橡胶材料应用在高温蒸汽驱环境中,与传统四丙氟橡胶相比,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569616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410641646.8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排量螺旋携砂举升装置和工艺,其中装置包括驱动系统、抽油杆,还包括位于水平段的双级螺旋阶梯举升系统,所述驱动系统抽油杆与双级螺旋阶梯举升系统连接,所述双级螺旋阶梯举升系统包括大排量全金属内螺旋定子、小排量全金属内螺旋定子、双级外螺旋转子,所述大排量全金属内螺旋定子、小排量全金属内螺旋定子通过中间的让位管轴向连接成一体,所述双级外螺旋转子左半部分为大排量转子端,右半部分为小排量转子端。本发明利用控制系统控制地面驱动系统进行旋转运动,通过抽油杆将力矩传递到井下双级螺旋阶梯举升装置,举升装置根据排量要求将油层中产出液通过油管举升到地面。实现高温环境下水平段高效携砂举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150447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64295.0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杆柱控制产层识别方法,初期可换层采油泵—固定阀通道开启,泵筒柱塞抽汲生产,换层时下放抽油杆,首先抽油杆与井下的换层泵连接,然后下放抽油杆,所述抽油杆带动柱塞下行,下压换向轨道控制机构,而换向轨道控制机构又带动分流控制机构间接式处于两个不同的高点,所述分流控制机构通过轨道控制机构的控制能分别与上固定凡尔生产系统、下固定凡尔生产系统连通,从而实现通过两次碰泵时地上抽油杆的剩余长度不同直接判断井下开关的换向情况。本发明在现场可以通过两次碰泵时光杆的剩余长度不同直接判断井下可换层采油管式泵的生产层位及换层情况,大大提高了改换层生产可靠性、直观性,避免了因为地面无法直观判断井下生产层位及换层情况,只能通过生产验证换层情况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6961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641646.8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排量螺旋携砂举升装置和工艺,其中装置包括驱动系统、抽油杆,还包括位于水平段的双级螺旋阶梯举升系统,所述驱动系统抽油杆与双级螺旋阶梯举升系统连接,所述双级螺旋阶梯举升系统包括大排量全金属内螺旋定子、小排量全金属内螺旋定子、双级外螺旋转子,所述大排量全金属内螺旋定子、小排量全金属内螺旋定子通过中间的让位管轴向连接成一体,所述双级外螺旋转子左半部分为大排量转子端,右半部分为小排量转子端。本发明利用控制系统控制地面驱动系统进行旋转运动,通过抽油杆将力矩传递到井下双级螺旋阶梯举升装置,举升装置根据排量要求将油层中产出液通过油管举升到地面。实现高温环境下水平段高效携砂举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51885.1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流程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通过响应于第一工作流程中第一流程节点的操作提交建立第二流程节点与第三流程节点的依赖关系请求,确定所述第二流程节点与所述第三流程节点的依赖关系是否成立,当所述依赖关系成立时,建立所述第二流程节点与所述第三流程节点的依赖关系使所述述第二流程节点与所述第三流程节点之中的一个被配置为依赖节点,另一个被配置为被依赖节点,根据所述依赖关系修改所述第一工作流程和所述第二工作流程的流转状态以及流转参数,当所述被依赖节点的状态符合依赖条件时,将所述被依赖节点的流程数据同步至所述依赖节点,使得工作流程引擎具有灵活、高效、稳定以及可靠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51899.3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科研项目的知识图谱自动化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确定实体分类、实体属性及实体关系,建立科研项目知识图谱模型;基于所述科研项目知识图谱模型,从数据源中抽取实体、属性、关系,形成基础的知识三元组集;根据不同实体分类,设定不同的实体对齐策略,对知识三元组集进行融合,获得融合三元组集;根据所述融合三元组集进行校验,并自动处理错误数据;将构建完成的所述知识三元组进行发布并转入图数据库,形成科研项目知识图谱。能够有效减少人力劳动,实现科研项目知识图谱的自动化构建,能够快速的生成科研项目知识图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