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955693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20790205.9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
IPC: E21B33/1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钻式复合桥塞,属于石油行业油、水井开发井下配套工具技术领域。包括芯轴及芯轴上自上而下依次套装的由上卡瓦组合、密封部件、下卡瓦组合组成的座封机构,所述芯轴为实心杆体,上部为上接头。本实用新型的芯轴为实心杆体,可承受其上、下两个方向的压力,从而实现对其下部高压层位长期有效封堵的目的,具有耐高温、高压,易钻铣、碎屑小、易冲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955682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20790201.0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取式桥塞打捞器,属于石油行业油、水井开发井下配套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接头、打捞筒体、打捞爪,上接头与打捞筒体螺纹连接,打捞筒体下部腔体为锥形缩径段,锥形缩径段上部管壁上开有洗井水眼;打捞爪为分瓣式卡瓦,上端设有外台肩,与打捞筒体内管壁为间隙配合,下端为锥形缩径段,置于打捞筒体的腔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接头连接于油管底部,洗井液通过桥塞打捞器内通孔循环洗井,下放管柱冲洗打捞,洗净井筒后,管柱加压,打捞爪捕捉住鱼头后锁定,打捞管柱通过洗井水眼持续洗井,上提管柱即可解封桥塞,完成打捞。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打捞筒体上设计洗井水眼,实现了打捞过程中持续洗井,达到保护管柱安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3499964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315918.6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井眼机械卡堵水过桥抽油泵,包括上接头、内泵筒、外泵筒、泄油器、固定凡尔总成、压紧接头、下接头,其上接头、内泵筒、泄油器、固定凡尔总成、压紧接头依次上下设置并通过螺纹联接,上接头下端通过外螺纹与外泵筒上端螺纹联接,下接头上端通过外螺纹与外泵筒下端螺纹联接,内泵筒悬挂在外泵筒内,封隔器加压座封时,负荷作用在外泵筒上,内泵筒不承受座封力,可以起到保护内泵筒的作用。通过上接头、内泵筒、外泵筒、泄油器的结构和联接方式的改变,使小井眼过桥泵设计外径在Ф76mm以下,从而满足油井四寸套管内分层机械卡堵水井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943261.1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冲洗带和地层含水孔隙度识别砂砾岩气层与干层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地层水分析数据和地层温度数据,计算地层水电阻率;步骤2、收集钻井液密度及电阻率数据,计算泥浆滤液电阻率;步骤3、收集地层电阻率和冲洗带电阻率;步骤4、计算地层含水孔隙度和冲洗带含水孔隙度;步骤5、计算气层、含气水层和干层的冲洗带含水孔隙度与地层含水孔隙度比值,绘制图版。该利用冲洗带和地层含水孔隙度识别砂砾岩气层与干层方法对气层和干层进行有效识别,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推广应用,在深层砂砾岩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8961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06942.5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可采储量标定方法,该改进的技术可采储量标定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油藏类型,能否形成注采系统,确定基本分;步骤2,确定油藏物性因素的修正系数;步骤3,确定油藏性质的修正系数;步骤4,确定流体因素的修正系数;步骤5,确定油藏非均质性的修正系数;步骤6,确定开发措施的修正系数;以及步骤7,将步骤2到6中的各因素的修正系数平均取值,用基本分和各因素的修正系数连乘获得采收率数值。该改进的技术可采储量标定方法改进了有些参数被重复考虑引起过量校正导致计算值错误的不足之处,采用综合计分的方法,使其标定的采收率值尽量接近于开采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4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0059420.7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岩石亲水孔隙显像的孔隙内显像剂结晶的装置及方法,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显像剂选择;步骤二、显像剂溶液配制;步骤三、样品制备及安装;步骤四、连接装置:步骤五、结晶条件控制;步骤六、结晶完成,卸下岩石样品备用。可以利用局部快速蒸发和/或加热‑制冷的方法使得显像剂在岩石亲水孔隙内结晶成微小晶体,以实现通过X射线CT扫描成像、显微镜薄片观测、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来观察和描述岩石内部亲水孔隙的分布特征。既可以适用于新鲜的岩石样品,也可以适用于放置较长时间的样品,并且可进行多次重复观测和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5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0899060.1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核磁共振和电阻率联合计算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的方法,包括:步骤1、钻取低孔低渗储层岩心,将岩心进行预处理;步骤2、测量岩心基本参数;步骤3、计算地层水电导率;步骤4、将岩心完全饱和地层水,采用浮重法测量孔隙度;步骤5、测量完全饱和地层水的核磁共振孔隙度反演测得T2几何平均值;步骤6、测量完全饱和地层水的岩心电导率;步骤7、测量束缚水饱和度和束缚水孔隙度;步骤8、测量束缚水状态下的岩心核磁共振孔隙度值并反演得到T2截止值;步骤9、建立渗透率和核磁共振参数与岩电参数的关系。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的计算精度,对低孔低渗储层的测井评价和勘探开发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88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50939.3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G01N27/12 , C08J7/044 , C09D179/02 , C09D165/00 , C09D5/24 , C08L83/04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敏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网络状二维纳米材料/导电高分子复合结构的柔性、可穿戴的导电薄膜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可穿戴导电气体薄膜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穿戴导电气体薄膜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以及在所柔性基底上形成的气敏材料层,其中,所述气敏材料层含有二维纳米材料与导电高分子复合而成的材料,所述二维纳米材料选自石墨烯、二硫化钼、黑磷和MXene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电高分子选自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或聚苯乙炔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可穿戴的导电薄膜传感器具有三维网络状二维纳米材料/导电高分子复合结构,柔性好,且气体传感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203334.5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砂岩合试油层电性标准的建立方法,该致密砂岩合试油层电性标准的建立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试油层段中录井油气显示数据;步骤2,提取试油层段中各小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值,用于绘制电性标准图版;步骤3,制作试油层段有油气显示的所有小层的PICKETT电性图版;步骤4,确定本区块岩性及含油性下限;步骤5,确定图版中的数据点是否都能达到区块油层的物性下限。该致密砂岩合试油层电性标准的建立方法优化了原有的电性标准建立流程,使四性关系中的岩性、物性、含油性标准直接可以用于指导电性标准的确定,整个方法可操作性强,同时为同类型油藏提供了一种准确建立电性标准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4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59420.7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岩石亲水孔隙显像的孔隙内显像剂结晶的装置及方法,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显像剂选择;步骤二、显像剂溶液配制;步骤三、样品制备及安装;步骤四、连接装置:步骤五、结晶条件控制;步骤六、结晶完成,卸下岩石样品备用。可以利用局部快速蒸发和/或加热‑制冷的方法使得显像剂在岩石亲水孔隙内结晶成微小晶体,以实现通过X射线CT扫描成像、显微镜薄片观测、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来观察和描述岩石内部亲水孔隙的分布特征。既可以适用于新鲜的岩石样品,也可以适用于放置较长时间的样品,并且可进行多次重复观测和描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