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47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56828.4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陡边坡下塬排水系统,包括衔接结构、竖井、消能井、输水结构和多个分流墩;衔接结构的入水口与塬上雨水管网衔接,出水口与竖井相接,用于将塬上雨水输送至竖井;消能井设置于竖井的底端,并与竖井连通,用于对由竖井进入至消能井内的雨水进行消能;输水结构的入水口与消能井连通,出水口与塬下的河道连通,用于将消能后的雨水输送至河道;多个分流墩围绕竖井的井口设置,每个分流墩均伸入竖井第一预设距离;每个分流墩上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由分流墩的墩顶延伸至墩底。本发明可实现将塬上雨水安全排放下塬,避免雨水无序排放,导致塬上支沟沟头侵蚀加剧,塬面切割破碎,塬顶边坡崩塌,解决了黄土台塬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的问题。

    一种管道疏通装置及疏通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112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85148.X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排水管道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疏通装置及疏通方法。本发明包括清理组件、行走总成、调节总成和主体结构;行走总成设置多组,多组行走总成均通过调节总成连接在主体结构的外周上;主体结构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用于清扫管道内堵塞的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清理扇片、导流叶片、安装盘和连接轴;安装盘为圆盘状且其一个面为平面,另一个面为锥形面,沿锥形面一体成型的均匀设置有多组导流叶片,多组导流叶片的聚拢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扇片,相邻导流叶片之间形成导流槽,连接轴垂直的连接在安装盘的平面中心位置上。空气经过导流槽时,沿导流槽槽面改变流向,在导流叶片的周面形成均匀压力分布,减小了清理组件的振动幅度。

    建筑物排水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813721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22609594.3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物排水结构,包含排水板,排水板的两端固定有支撑柱,排水板的侧壁开有若干泄水孔,排水板的外壁与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铺设有提升板,支撑柱的侧壁与提升板连接处开设有滑槽,滑槽贯穿支撑柱的两端,滑槽内部嵌入滑块,滑块连接有丝杆组件,滑块与提升板的端面固定连接。建筑物排水结构,通过检测组件的设置,在水压传感器检测到水底水压过高时,水压传感器通过正反转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提起提升板进行排水,排水到合适量时,水底水压下降,水压传感器通过正反转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反转,提升板下降,密封泄水孔,从而达到了对排水结构减压排水的作用。

    一种兼具结构与景观要求的城市河道复式生态护岸

    公开(公告)号:CN219118069U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20196080.7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护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兼具结构与景观要求的城市河道复式生态护岸,包括一级护坡、坡顶防护结构、种植花池、二级生态护坡,一级护坡整体位于水下,一级护坡位于河道两侧,一级护坡的坡底与河道的护底连接成整体,二级生态护坡位于蓄水位以上,洪水位以下,坡顶防护结构位于一级护坡与二级生态护坡之间,坡顶防护结构一侧与一级护坡的坡顶连接,坡顶防护结构的另一侧嵌入二级生态护坡的底部边坡形成种植花池,种植花池位于正常蓄水位以下,池内填充种植土并种植各类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本发明在有限的用地中,最大程度上留出种植空间,搭配各类挺水以及沉水植物,丰富护岸的景观元素,提升护岸整体生态效果。

    一种用于多泥沙城市景观河道的清洪分滞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430640U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20016450.4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泥沙城市景观河道的清洪分滞系统,河道景观蓄水区从左到右依次划分为第一清水区、行洪区、第二清水区,行洪区沿水流方向贯穿景观蓄水区,行洪区的左右两侧设有归流槽边墙;第一清水区、第二清水区的上下游范围与行洪区一致,第一清水区、第二清水区的内侧紧贴归流槽边墙,外侧设有河道自然驳岸,第一清水区、第二清水区的上游均无入水口,行洪区归流槽的上端与河道自然驳岸衔接,河道上游来水只能进入归流槽内;下游河道内设有横穿河道的液压坝。该系统可将正常拦蓄的清水与汛期多泥沙洪水分至独立分区内,可满足景观水体不受破坏,避免泥沙淤积造成的频繁清淤,降低工程整体运行费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