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薄面板挤压变形的水平接缝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0492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333772.6

    申请日:2019-12-23

    Inventor: 陆希 王君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薄面板挤压变形的水平接缝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面板、钢套管、钢筋、填缝材料、止水铜片、表面止水结构、沥青麻丝和水平缝;所述的混凝土面板倾斜设置,相邻两个混凝土面板横向之间设有水平缝,所述的钢筋穿过水平缝将相邻的两个混凝土面板连接,所述的水平缝内设有填缝材料;所述的水平缝两侧均设有钢套管,钢套管位于混凝土面板内,所述的钢筋位于钢套管内,所述的钢套管内部填充沥青麻丝;所述的水平缝的迎水面上设置有表面止水结构,所述的止水铜片设在水平缝底部。本发明能在满足防渗要求的同时显著降低水平缝附近由于薄面板挤压而遭到破坏的可能性,保障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混凝土面板的安全运行。

    高底座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公开(公告)号:CN10409990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326190.6

    申请日:2014-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底座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其特征是:它是由高底座、心墙、沥青混凝土防渗墙的基座、过渡1区、过渡2区、堆石1区、堆石2区、河床低压缩材料区和防浪墙组成,心墙设置在沥青混凝土防渗墙的基座上,沥青混凝土防渗墙的基座设置在高底座上,心墙顶部,即坝顶处设置有防浪墙;两个过渡1区分别设置在心墙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并与心墙紧贴;在两个过渡1区外侧均设置有过渡2区;过渡1区、过渡2区与心墙高度相等;所述的高底座高度在10m以上。充分发挥沥青混凝土、高底座、低压缩材料和堆石料的各自优点和综合优势,从技术上解决下部狭窄、上部宽阔河谷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可行性问题,而且能明显增强坝体防渗结构的可靠性、耐久性、抗震性和安全性。

    一种水电站工程中沉降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515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0283819.7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工程中沉降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设计上通过灌注桩、旋喷桩、振冲桩、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措施加固基础;2.泄洪闸采用整体式闸墩结构,在泄洪闸上下游、缝隙之间设置多个铜止水;3.在施工顺序上采用先浇筑右侧闸坝下半段基础和引力发电厂房下半部分基础,然后进行砂卵石基础填筑以及砂卵石基础上浇筑左侧闸坝基础;再进行右侧闸坝上半段基础浇筑,最后浇筑引力发电厂房上半部分基础。本发明从施工、设计以及建筑物的布置多个方面对深厚覆盖层的闸坝可能导致的不均匀沉降差进行杜绝,使得相邻坝段基地应力尽可能保持一致,本发明从各个施工阶段进行控制,使相邻建筑物沉降差满足设计要求。

    一种低渗透性堆石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公开(公告)号:CN10411001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61868.4

    申请日:2014-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性堆石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包括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的混凝土面板、垫层区、过渡区、上游主堆石区和下游次堆石区,过渡区的下游侧和上游主堆石区的上游侧之间设置呈“L”形的排水区,排水区的水平部分横穿上游主堆石区和下游次堆石区的底部,将上游主堆石区和下游次堆石区水平分割成上下两部分,过渡区的下游侧和排水区的竖向部分之间设置反滤区一,上游主堆石区和排水区的水平部分以及下游次堆石区和排水区的水平部分之间设置反滤区二。该发明在常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分区的基础上,增设反滤区一、反滤区二和排水区,提高坝体的渗透稳定性及安全性,而所用的堆石材料就地取材,降低了工程建造成本,且易于施工。

    一种基于折减系数的渗流安全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356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282328.0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折减系数的渗流安全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闸坝上游水位H上、下游水位H下、防渗墙后渗压计的水位H1,其中,该闸坝为建筑在覆盖层上的闸坝;2、采用公式计算防渗墙折减系数;3、若防渗墙折减系数允许值确定,则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防渗墙后渗压计算成果,推求防渗墙折减系数计算值,作为渗流安全允许值的基本依据。本发明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防渗墙后渗压计算成果,推求防渗墙折减系数计算值,作为渗流安全允许值的基本依据。本发明基于折减系数的渗流安全评价方法简单、准确度高。

    连接板与防渗墙缝间连接的SR止水结构及其止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963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729212.2

    申请日:2016-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板与防渗墙缝间连接的SR止水结构,包括防渗墙和连接板,所述防渗墙与连接板的连接处为大缝,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大缝互相垂直的小缝,且小缝一端与大缝连通,所述防渗墙与下游连接板的大缝顶面两侧分别开有V型槽,所述V型槽内最底部设置有橡胶棒,在橡胶棒及其V型槽表面整个刷有基液,在置于橡胶棒的V型槽中嵌填SR材料,所述SR材料外通过SR盖片固定在大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上;所述大缝上设置有一道止水带,在靠近大缝的小缝一端设置有止水堵头。本发明中当防渗墙与下游连接板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及较大变形时,确保其止水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