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参考站位移检校方法和检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1693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711224220.2

    申请日:2017-11-29

    Inventor: 冯宇强 石建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NSS参考站位移检校方法和检校装置,涉及工程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对GNSS参考站水平位移进行检校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为在GNSS参考站附近设置位移检校装置,位移检校装置包括倒垂线、倒垂线孔、倒垂线保护管、锚固装置、浮力装置和支架;参考站设置在具有检校装置墩的基础上;倒垂线孔由检校装置墩表面延伸至地下的稳定基岩内,支架设置在检校装置墩上,浮力装置与支架连接,倒垂线保护管嵌入倒垂线孔,倒垂线位于倒垂线保护管内,倒垂线下端通过锚固装置与稳定基岩锚固,倒垂线上端与浮力装置的浮体连接,浮力装置的浮力使得倒垂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利用测量仪器测量倒垂线上端的位移量,即可得知GNSS参考站位移量。

    一种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动态显示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581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52115.2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动态显示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于CATIA基础功能创建图例几何集,图例几何集下的点线面表示图例的外形;基于图例几何集对目标物三维模型中监测点的监测设备进行布置;获取监测点在运行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并通过二次开发构建工具框实现三维模型中监测点与监测数据之间对应关系的关联,得到变形观测数据表;依据输入显示参数读取相应的变形观测数据表,并在对应监测点通过变换变形指示符以动态展示变形观测数据表中数据的变形轨迹。本发明实现三维模型监测点与监测数据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动态、灵活的展示不同监测点的变形轨迹,显示方便、直观。

    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840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718247.7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以及准确性差的问题,方法包括:根据待测大坝的工程设计参数建立三维渗流模型;根据所述三维渗流模型建立渗漏量计算模型,所述渗漏量计算模型用于指示渗漏量与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下游坝体水位线用于指示下游坝体的水位高程分布;实时获取待测大坝的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根据所述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并基于渗漏量计算模型计算待测大坝的渗漏量。本发明检测难度低、准确度高,特别适用于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

    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575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718151.0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以及准确性差的问题,方法包括:在待测大坝的下游施工围堰上方开槽,建立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建立总渗漏量计算模型;根据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和总渗漏量计算模型建立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实时检测待测大坝的第一渗漏量、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根据检测得到的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并基于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计算第二渗漏量,将检测得到的第一渗漏量和计算得到的第二渗漏量相加得到待测大坝的总渗漏量。本发明检测难度低、准确度高,特别适用于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

    一种基于3DE平台的水工建筑物监测设备展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399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06004.0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3DE平台的水工建筑物监测设备展示方法及系统,获取水工建筑物中各监测设备的图例形状,由图例形状创建各监测设备的图例资源;调取图例资源并对图例资源进行配置;基于配置后的图例资源在水工建筑物模型上创建CATDynamicGP类型的图元,涉及建筑模型展示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建立各监测设备的图例资源,基于配置后的图例资源在水工建筑物模型上创建CATDynamicGP类型的图元来替代监测设备实体结构在建筑模型中的展示,在展示大水工建筑物模型时,表征监测设备CATDynamicGP类型的图元可以一并展示,解决了监测设备类小体积设备在大水工建筑物模型上因为体积太小而无法展示的问题。

    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84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18247.7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以及准确性差的问题,方法包括:根据待测大坝的工程设计参数建立三维渗流模型;根据所述三维渗流模型建立渗漏量计算模型,所述渗漏量计算模型用于指示渗漏量与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下游坝体水位线用于指示下游坝体的水位高程分布;实时获取待测大坝的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根据所述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并基于渗漏量计算模型计算待测大坝的渗漏量。本发明检测难度低、准确度高,特别适用于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

    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575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18151.0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以及准确性差的问题,方法包括:在待测大坝的下游施工围堰上方开槽,建立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建立总渗漏量计算模型;根据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和总渗漏量计算模型建立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实时检测待测大坝的第一渗漏量、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根据检测得到的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并基于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计算第二渗漏量,将检测得到的第一渗漏量和计算得到的第二渗漏量相加得到待测大坝的总渗漏量。本发明检测难度低、准确度高,特别适用于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

    大气垂直折光系数检测方法、高程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52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58924.0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程测量技术,解决了目前在高程测量中,安装仪器危险、仪器容易被损坏、成本高以及工作量大的问题。技术方案概括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检测方法、高程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工作基点上安装测量仪器一,在检测点上安装测量仪器二,在变形测点上安装照准设备,通过测量仪器一和测量仪器二进行对向观测并计算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然后通过测量仪器一观测照准设备,基于计算出的大气垂直折光系数,通过三角高程法计算出相应变形测点的高程。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避免了安装仪器的危险以及仪器被损坏的风险,并且降低了成本和工作量。

    GNSS参考站位移检校方法和检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1693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224220.2

    申请日:2017-11-29

    Inventor: 冯宇强 石建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045 G01B7/02 G01S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NSS参考站位移检校方法和检校装置,涉及工程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对GNSS参考站水平位移进行检校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为在GNSS参考站附近设置位移检校装置,位移检校装置包括倒垂线、倒垂线孔、倒垂线保护管、锚固装置、浮力装置和支架;参考站设置在具有检校装置墩的基础上;倒垂线孔由检校装置墩表面延伸至地下的稳定基岩内,支架设置在检校装置墩上,浮力装置与支架连接,倒垂线保护管嵌入倒垂线孔,倒垂线位于倒垂线保护管内,倒垂线下端通过锚固装置与稳定基岩锚固,倒垂线上端与浮力装置的浮体连接,浮力装置的浮力使得倒垂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利用测量仪器测量倒垂线上端的位移量,即可得知GNSS参考站位移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