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面杂波环境感知的自适应门限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5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21104.6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面杂波环境感知的自适应门限调整方法,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M×N维的以dB为单位的距离‑多普勒幅度矩阵;将步骤S1中的矩阵分为MQ×NQ个块,并计算每个分块的杂波能量;根据每个分块的杂波能量,计算每个分块的门限调整量;在CFAR检测固定门限T的基础上,对每个分块中的目标检测门限附加门限调整量。本发明首先将雷达回波进行区域的分块进而提高感知的颗粒度;再将感知的杂波环境进行整体的评估,并基于评估的结果构建门限调整量,从而实现连续强杂波分布的城区、海岛等区域杂波虚警的抑制,提高雷达系统算力的利用效率。

    一种适合DSP的实时系统行为级软件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500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003047.X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一种适合DSP的实时系统行为级软件仿真方法,属于计算机仿真技术领域,解决采用仿真软件对DSP的实时系统进行软件开发的仿真耗时长,不具备大规模规任务软件仿真的问题,以函数行为结果为仿真考核依据,采用高级语言完成DSP函数行为级仿真;以内存、控制量指针动态数组为纽带,采用处理节点建模实例化以及多线程技术完成DSP实时系统模拟;以芯片实测耗时为基准,采用传输时间与计算时间独立统计完成任务软件性能评估;只关心任务软件行为结果,不关心软件内部具体实现过程;只关心各处理节点传输、计算的大致开销,不关心各处理节点传输、计算的精确耗时;既保证了函数在仿真软件上运行后与实际运行结果一致,又提高仿真效率,减小仿真耗时。

    一种有源天线、标准值采集方法、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0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110373.4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源天线、标准值采集方法、校正方法,包括:天线阵面,天线阵面的线源中集成有校正耦合通道;若干个TR组件,若干个TR组件与天线阵面连接;若干个子阵馈线网络,子阵馈线网络分别与TR组件连接;开关馈线网络,开关馈线网络与子阵馈线网络相连接;开关校正网络,开关校正网络与开关馈线网络连接;接收通道、发射通道,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一起被设计为一体化收发通道;耦合校正网络,耦合校正网络的一端与天线阵面的线源连接,校正和网络,校正和网络的一端与耦合校正网络的另一端连接,校正和网络的另一端与开关馈线网络连接。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工作体制雷达系统,并提高有源天线校正的准确性。

    基于子带合成的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6141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390192.1

    申请日:2014-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子带合成的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方法,包括雷达波形产生模块产生各发射阵元发射所需的正交编码信号;雷达以M个发射阵元同时发射信号,以N个接收阵元同时接收回波信号;每个接收阵元通过主接收通道接收回波信号,通过子接收通道从主接收通道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中提取自身需要的部分回波信号,每个接收阵元具有M个子接收通道;对M个子接收通道得到的部分回波信号进行信号重构;对重构后的信号在距离向进行子带合成。本发明采用基于子脉冲线性调频步进体制即子带合成的方位多孔径MIMO SAR 系统,成倍降低了系统的瞬时工作带宽及采样率,可在SAR模式下可以实现远距离高分辨率宽观测带成像。

    一种基于直方图熵的ISAR图像自适应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1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02766.8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方图熵的ISAR图像自适应量化方法,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先构建M×N维的以dB为单位的ISAR幅度浮点数数据矩阵模型;然后构建ISAR图像量化的量化边界取值坐标轴;再对ISAR幅度数据获得最优的上下量化边界;最后基于获取的上下量化边界进行量化得到最优量化图像。本发明采用ISAR图像的熵作为自适应量化的评价指标,具有普遍适用性,降低了ISAR成像时不同目标、不同分辨率、不同信噪比环境时的量化不统一问题;通过采用ISAR图像的直方图熵,避免了全图像进行熵运算的运算量,仅需要对直方图进行量化即可,将二维图像的运算规模降低到量化阶数W的规模,更有利于实时处理的工程应用;通过直方图熵的引入对不同的量化位数均可用。

    导电密封条与铝合金框架的胶接方法及密封条

    公开(公告)号:CN1139830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248719.3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电密封条与铝合金框架的胶接方法,包括:步骤1、密封条的断面整体呈T形,侧翼上开设有多个注胶孔;步骤2、将导电胶均匀涂抹在凸台的粘接面上;步骤3、密封条与框架的导电胶接,从一端至另一端依序敷设密封条;步骤4、从预留的注胶孔向凸台两侧灌注硅橡胶,先灌注一侧,再灌注另一侧;步骤5、密封条完全胶接完毕后,用导电胶填充密封条接缝处;步骤6、沉积Parylene涂层,使用Parylene涂层对硅橡胶与框架间隙进行密封。本发明采用T形结构的密封条,可实现密封条凸台部分采用导电胶粘接,其余部分采用硅橡胶,硅橡胶和导电胶复合粘接的方式提高了导电密封条的安装与屏蔽可靠性,并通过合理的工艺操作流程实现安装质量的可控性。

    导电密封条与铝合金框架的胶接方法及密封条

    公开(公告)号:CN11398304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48719.3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电密封条与铝合金框架的胶接方法,包括:步骤1、密封条的断面整体呈T形,侧翼上开设有多个注胶孔;步骤2、将导电胶均匀涂抹在凸台的粘接面上;步骤3、密封条与框架的导电胶接,从一端至另一端依序敷设密封条;步骤4、从预留的注胶孔向凸台两侧灌注硅橡胶,先灌注一侧,再灌注另一侧;步骤5、密封条完全胶接完毕后,用导电胶填充密封条接缝处;步骤6、沉积Parylene涂层,使用Parylene涂层对硅橡胶与框架间隙进行密封。本发明采用T形结构的密封条,可实现密封条凸台部分采用导电胶粘接,其余部分采用硅橡胶,硅橡胶和导电胶复合粘接的方式提高了导电密封条的安装与屏蔽可靠性,并通过合理的工艺操作流程实现安装质量的可控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