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023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194189.1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舱的综合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计算预设能源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上级评价指标对应的底层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值;基于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底层评价指标对应的底层评价指标值进行拟合,获取各所述底层评价指标值的隶属度值;计算底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根据各上级评价指标对应的底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值,计算各上级评价指标的评价分值,并基于评价分值对能源舱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通过计算上级评价指标的评价分值,根据评价分值对能量舱进行合理有效的综合评价,实现能源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由定性到定量的转换,解决指标在评价时的不确定性导致无法求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81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00962.2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2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能量枢纽模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能量枢纽模型中各能量转换器的故障率和修复率计算每种能量转换器的投产因子;根据所述投产因子得到能量枢纽的供能能力;结合所述能量枢纽的供能能力、能量消费者的用能需求以及所述投产因子得到能量枢纽的可靠性。本发明填充了能量枢纽模型可靠性评估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05032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810477429.8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站的配置优化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潜在能源站中各类供能子系统的输入侧一次能源的功率上限确定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根据所述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确定所述潜在能源站中的可用能源站组;根据所述可用能源站组中供能子系统与负荷中心间的配置优化指标值确定所述供能子系统的可用供能子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一种分布式能源站的配置优化方法,使混合能源站的配置建设成本最优,使全寿命周期建设运维总费用、碳排放及能效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06876.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群的综合能源负荷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建筑分类模块、信息统计模块和预测模块;其中,建筑分类模块用于按照建筑预计执行的功能将区域内建筑群中各分类并确定建筑能源控制指标;信息统计模块用于按照分类分别统计各分类中各建筑的基本信息和能耗信息;预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本信息、能耗信息和建筑能源控制指标分别按分类进行负荷预测和对建筑群进行负荷预测。本发明通过对建筑预计承担的建筑功能对建筑群中各建筑进行分类,同类建筑具有相似的负荷特征,减少了负荷预测任务量,提高了负荷预测效率;在构建特征建筑模型时减少了不同类建筑负荷特征差异对负荷预测的影响,所得负荷预测结果较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777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77556.6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H02J3/46 , H02J3/48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中多元聚合模型求解领域,提供了一种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的构建、策略制定方法及系统,包括:以聚合区域能提供的最大调节范围为目标,构建第一阶段的优化目标;由满足所述第一阶段的优化目标的决策变量构建调度计划集;计算调度计划集中各调度计划对应的联络线功率正/负偏差最小值,以最大的联络线功率正/负偏差最小值为目标,构建第二阶段的优化目标;为第一阶段的优化目标和第二阶段的优化目标设置约束条件;由第一阶段的优化目标、第二阶段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构建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本发明构建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先确定聚合模型参数,再构建调度计划集,然后从调度计划集中选择调度计划,可保证调度计划被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67083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458803.6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山东东鼎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型能源系统风险交易的规避方法及系统,针对含有随机性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互联型微网群,建立最优经济效益的互联型微网群能源交易区间优化模型;针对优化模型求解外层微网交易的服务费用和内层不确定性环境下微网运行花费;求解时采用Bender分解和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不确定性下的最优交易策略;根据模型求解最优交易策略,调度微网群内的所有微网,并协调微网间的能量交易,规避交易风险。本公开采用区间化的描述方式实现对微网群内交易价格、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表征,降低了其不确定性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41669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70245.7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北京)节能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2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站优化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该方法基于多能源互补构建,步骤为:步骤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边界条件和服务对象;步骤2)、确定能源站优化运行目标;步骤3)、从多能源互补分布式能源站的关键运行环节中提取分布式能源站优化运行过程中的关键能源特征确定基本指标,并基于基本指标来确定扩充指标;步骤4)、构建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站优化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本发明从成本、能效、环保和绿色四方面综合考虑优化运行效果,将能源站输入、转换、存储、输送和输出环节考虑在内,多维度、多视角的构建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站优化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810100962.2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能量枢纽模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能量枢纽模型中各能量转换器的故障率和修复率计算每种能量转换器的投产因子;根据所述投产因子得到能量枢纽的供能能力;结合所述能量枢纽的供能能力、能量消费者的用能需求以及所述投产因子得到能量枢纽的可靠性。本发明填充了能量枢纽模型可靠性评估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70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1810477428.3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供能网络中能源站的优选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潜在能源站中各类供能子系统的输入侧一次能源的功率上限确定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根据所述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确定所述潜在能源站中的可用能源站组;当所述可用能源站组与负荷中心间的优化指标值满足预设条件时,则建立所述可用能源站组与负荷中心间供能关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分布式冷热电混合能源站进行网络优化,提高混合能源站的网络建设成本最优,使全寿命周期建设运维总费用、碳排放及能效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967083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11458803.6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山东东鼎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型能源系统风险交易的规避方法及系统,针对含有随机性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互联型微网群,建立最优经济效益的互联型微网群能源交易区间优化模型;针对优化模型求解外层微网交易的服务费用和内层不确定性环境下微网运行花费;求解时采用Bender分解和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不确定性下的最优交易策略;根据模型求解最优交易策略,调度微网群内的所有微网,并协调微网间的能量交易,规避交易风险。本公开采用区间化的描述方式实现对微网群内交易价格、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表征,降低了其不确定性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