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源型逆变器外环限幅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119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13019.0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压源型逆变器外环限幅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预设的三个参数;S2、根据三个参数计算VSC注入电流i的d轴电流分量id和q轴电流分量iq;S3、根据d轴电流分量id和q轴电流分量iq判断三个参数的设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满足则进入步骤S4,否则修改三个参数后进入步骤S2;S4、根据满足预设条件的三个参数计算出电压源型逆变器外环限幅的边界约束;S5、控制VSC注入电流i的d轴电流分量id、q轴电流分量iq在所述边界约束内。本发明设计了改进的VSC外环限幅策略,在改善VSC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少的修改限幅边界,保证电力电子装备得以充分利用,以提升VSC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一种监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同步安全稳定性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8323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316625.5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监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同步安全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采集的参数计算实时相对锁相角,以及确定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同步可运行范围,基于过电压约束的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相对锁相角的安全边界,并由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同步可运行范围和相对锁相角的安全边界确定基于过电压约束的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相对锁相角的可运行范围,最后通过判断实时锁相角是否存在于基于过电压约束的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相对锁相角的可运行范围内来判断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同步安全稳定性。所述方法和系统有效避免了由过电压引发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安全问题,充分保障了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同步安全稳定运行。

    确定直驱风机系统振荡关键影响环节和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284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26095.8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直驱风机系统振荡关键影响环节和参数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直驱风机并网的线性化模型;根据次/超同步振荡模式构建宽频振荡回路,并根据所述宽频振荡回路将直驱风机并网的线性化模型转化为广义Phillips‑Heffron模型;计算宽频振荡模式受到的广义转矩,并分解为广义阻尼转矩系数和广义同步转矩系数;计算所述宽频振荡模式对广义阻尼转矩系数和广义同步转矩系数的振荡模式灵敏度;计算直驱风机的每个主要环节对广义转矩的第一对数灵敏度指标;计算任一个主要环节内的主要参数对主要环节传递函数的第二对数灵敏度指标;根据振荡模式灵敏度、第一对数灵敏度指标和第二对数灵敏度指标确定影响电力系统次/超同步振荡的关键影响环节和参数。

    基于响应数据的鲁棒最优能量管理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1478359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071025.6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基于响应数据的鲁棒最优能量管理策略,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研究了具有光伏不确定性的电网的鲁棒能量管理策略。首先建立了一个电网成本最小化的安稳运行优化函数;为了消除光伏不确定性的影响,利用箱型理论将具有不确定性约束的优化问题转化为仅具有确定性约束的新的优化问题,并利用粒子群优化(PSO)方法求解新转化的优化问题;建立的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能使运行方案在处理各种光伏输出曲线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确定直驱风机系统振荡关键影响环节和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28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626095.8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直驱风机系统振荡关键影响环节和参数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直驱风机并网的线性化模型;根据次/超同步振荡模式构建宽频振荡回路,并根据所述宽频振荡回路将直驱风机并网的线性化模型转化为广义Phillips‑Heffron模型;计算宽频振荡模式受到的广义转矩,并分解为广义阻尼转矩系数和广义同步转矩系数;计算所述宽频振荡模式对广义阻尼转矩系数和广义同步转矩系数的振荡模式灵敏度;计算直驱风机的每个主要环节对广义转矩的第一对数灵敏度指标;计算任一个主要环节内的主要参数对主要环节传递函数的第二对数灵敏度指标;根据振荡模式灵敏度、第一对数灵敏度指标和第二对数灵敏度指标确定影响电力系统次/超同步振荡的关键影响环节和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