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7563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020983.X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岛微电网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微电网远程信息管理中心和设置于海岛上的数据中心;其中,数据中心,根据经济成本和安全可靠要求选择通信方式与外部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用于存储和管理来自外部系统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上传至微电网远程信息管理中心;微电网远程信息管理中心通过长期演进LTE通信技术与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互,用于根据数据信息生成控制命令调控微电网的运行状态。该系统满足在偏远海岛地形复杂地带构建微电网信息管理系统的通信需求,降低海岛微电网的通信成本,实现海岛微电网的远程管理与运维,提高微电网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39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1127260.5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海岛微电网的能源转换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微电网、第二微电网、第三微电网、能源路由器和能量管理模块;所述第一微电网、第二微电网和第三微电网均与能源路由器连接;所述能源路由器与能量管理模块通过RS485或以太网数据连接;所述能源路由器,用于采集微电网的数据,并根据所述能量管理模块生成的控制指令控制微电网间的能源转换;所述能量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能源路由器获取所述微电网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微电网的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融合了信息技术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能够实现分布式能量的高效利用和传输,有利于电网及设备的可靠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95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1088032.1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离网海岛光储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包括:根据采集的直流母线的电压幅值,判断微电网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根据微电网系统的工作模式,在的光伏模块和储能电池之间分配功率。该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基于无互联通信方式,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微电网系统任一分布式电源根据直流母线电压切换其变流器控制模式;以直流母线电压幅值为判定基准,根据电压幅值变化量判定系统运行工况,在主动参与直流电压母线调节的同时,保证系统多功率单元的功率分配,使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海岛微电网可控负荷主要是海水淡化装置,可改善海岛内的淡水供应问题,同时作为可调负荷进行投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65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710704926.2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电网储能经济运行控制方法和装置,先确定储能单元电量的有效状态,然后计算储能单元的充放电功率,并确定阶段指标函数,最后确定储能单元的最优运行成本,并确定储能单元充放电功率的最优调度策略,实现对微电网中储能单元的智能调度,确保储能单元的经济稳定运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双向动态规划算法从顺序和逆序两个方向向中间进行搜索,通过改进各个阶段的状态数,大大减少了动态规划算法的计算量,提高了时间效率,且当计算时间要求不高时,该双向动态规划算法可以给出更符合优化目标的储能单元经济运行调度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53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89066.0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岛微电网黑启动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以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为黑启动电源,且黑启动电源通过输电线路与海岛微电网主网连接,所述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包括多个支路,每个支路分别包括波浪发电机组、PWM整流器和PWM逆变器;所述海岛微电网主网与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支路的并网点处并联设置储能设备以及无功补偿装置。方法为:采用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作为黑启动电源,直驱式风电机组作为备用黑启动电源;采用波浪发电机组、储能设备和无功补偿装置协调控制,通过有序地投入波浪发电机组,恢复海岛微电网供电。本发明具有辅助设备简单,启动速度快及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65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04926.2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IPC: H02J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电网储能经济运行控制方法和装置,先确定储能单元电量的有效状态,然后计算储能单元的充放电功率,并确定阶段指标函数,最后确定储能单元的最优运行成本,并确定储能单元充放电功率的最优调度策略,实现对微电网中储能单元的智能调度,确保储能单元的经济稳定运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双向动态规划算法从顺序和逆序两个方向向中间进行搜索,通过改进各个阶段的状态数,大大减少了动态规划算法的计算量,提高了时间效率,且当计算时间要求不高时,该双向动态规划算法可以给出更符合优化目标的储能单元经济运行调度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991965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910071891.2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3/08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负荷控制方法及系统,获取历史数据和实时气象数据作为预测样本数据;根据预测样本数据制定多发电主体的电价;将所述多发电主体的电价和负荷侧的负荷需求作为动态博弈粒子输入到预先构建的博弈模型中,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满足多发电主体收益最大化目标的纳什均衡点;所述历史数据包括负荷需求历史数据、光伏发电历史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本发明建立多利益主体交易的经济优化模型,基于动态博弈理论,利用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关于电价制定与负荷需求的纳什均衡问题,从而实现多发电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36404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136529.1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光储协同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数据中心典型参数以及数据中心典型日各时间段负荷功率和电网电价;将典型参数以及典型日各时间段负荷功率和电网电价输入预先建立的光储协同优化配置模型,得到储能电池的容量和光伏装机容量;其中,光储协同优化配置模型是基于数据中心的供电可靠性建立的。本发明针对互联网数据中心的高能耗,现有研究仅是互联网数据中心与可再生能源都是简单的结合,没有考虑到数据中心的供电可靠性的缺点,能够在保障数据中心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数据中心运行成本,是对现有数据中心经济调度方案的补充和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13364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136529.1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光储协同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数据中心典型参数以及数据中心典型日各时间段负荷功率和电网电价;将典型参数以及典型日各时间段负荷功率和电网电价输入预先建立的光储协同优化配置模型,得到储能电池的容量和光伏装机容量;其中,光储协同优化配置模型是基于数据中心的供电可靠性建立的。本发明针对互联网数据中心的高能耗,现有研究仅是互联网数据中心与可再生能源都是简单的结合,没有考虑到数据中心的供电可靠性的缺点,能够在保障数据中心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数据中心运行成本,是对现有数据中心经济调度方案的补充和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0787217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610858682.9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P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机组启动用静止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其包括静止变频器启动的初始阶段及脉冲换相阶段,对开关器件触发脉冲构建重叠触发脉冲,确保开关器件触发导通,形成电流通路,迅速建立直流母线电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发生因变频器在强迫换相阶段无法建立直流母线电流而导致大型同步机组启动失败的事故;在无需增加硬件成本的条件下,提高了大型同步机组的启动成功率,降低了机组启动失败的风险和启动失败的事故发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