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58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099060.3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功率下垂控制构网型变流器小信号模型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构网型变流器,根据KVL建立构网型变流器交流侧的数学模型,并确定所述构网型变流器内环控制的控制结构;根据所述数据模型和控制结构,建立所述构网型变流器的有功功率小信号模型,并根据所述有功功率小信号模型,建立所述构网型变流器的下垂控制有功功率控制环路小信号模型;将所述下垂控制有功功率控制环路小信号模型转换为线性化模型,基于所述线性化模型,基于所述线性化模型,建立功率下垂控制的构网型变流器小信号模型。本发明可以更准确地分析下垂控制构网型变流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优化控制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19142.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暂态模型仿真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其中磁暂态模型仿真方法,包括:获取待进行仿真的设备厂商的库文件,库文件根据对设备厂商的控制算法进行加密封装确定;基于数字仿真器,采用库文件对已搭建的电磁暂态模型进行模型编译,生成电磁暂态模型的目标程序;运行目标程序,确定电磁暂态模型的仿真结果。通过预先对设备厂商的控制算法预先加密封装为库文件,设备厂商无需提供控制算法源文件,可以保障设备厂商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同时又不依赖于实物控制装置,可以降低电磁暂态建模的难度,快速、精确地实现电磁暂态模型的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84439.8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场站短路比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汇集站并网点的短路容量确定汇集站中母线侧的短路容量;根据汇集站中母线侧的短路容量确定汇集站中各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的短路容量;根据汇集站中各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的短路容量确定汇集站中各新能源场站的短路比;本发明获得的新能源场站的短路比更加准确,可为新能源并网振荡评估和新能源规划管理提供准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3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00823.1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混合同步型新能源构网变流器的小信号分析模型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混合同步构网型变流器控制策略;建立dq旋转坐标系下s域数学模型,基于所述混合同步构网型变流器控制策略,当功率同步控制受到小扰动时,将有功控制环进行线性化,得到有功功率的小信号模型,得到混合同步控制策略中同步环路小信号模型;当同步环路小信号模控制系统受到小扰动时,确定各变量的小信号模型以及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小信号矩阵模型,建立内电势与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线性化;确定混合同步构网型变流器小信号模型;构建有功功率环输出相位的小干扰信号与变流器内电势相位的小干扰信号之间的传递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219142.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暂态模型仿真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其中磁暂态模型仿真方法,包括:获取待进行仿真的设备厂商的库文件,库文件根据对设备厂商的控制算法进行加密封装确定;基于数字仿真器,采用库文件对已搭建的电磁暂态模型进行模型编译,生成电磁暂态模型的目标程序;运行目标程序,确定电磁暂态模型的仿真结果。通过预先对设备厂商的控制算法预先加密封装为库文件,设备厂商无需提供控制算法源文件,可以保障设备厂商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同时又不依赖于实物控制装置,可以降低电磁暂态建模的难度,快速、精确地实现电磁暂态模型的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8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49544.6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风电场系统的振荡防御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各风电场当前时刻的有功功率预测值得到下一时刻的有功功率预测值,随机生成满足高斯分布的各风电预测出力场景;判断所述各风电预测出力场景的稳定性,当有风电预测出力场景不稳定时,对不稳定的风电预测出力场景对应的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值进行下调;将各风电预测出力场景对应的各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值和最大的风电预测出力场景下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值发送至各风电场;本发明在预测振荡将要发生时,主动调整风电场的出力,实现振荡的消除和防御,从而避免直接切除风电,造成弃风弃电或风电机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61269.0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功率协调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包括:获取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中各节点的电压数据和潮流数据;从预先划分的多个电压数值区间中确认与所述各节点的电压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压数值区间,并基于目标电压数值区间对应的控制策略、各节点的电压数据和潮流数据,对配电网中各节点的分布式光伏进行功率协调控制;其中,电压数值区间是根据预设电压越限风险标准数据进行划分得到的,且每个区间对应一个控制策略;本申请考虑了系统运行特性,通过多个控制策略分别对处于不同电压数值区间的分布式光伏功率进行控制,对电压越限风险较高的分布式光伏的有功功率进行基于灵敏度矩阵算法的削减,实现了更加全面、科学的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56670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08352.X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单机能量就地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储能变流器的功率确定储能变流器的充放电状态和功率稳定性;基于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确定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区间;基于所述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区间、储能变流器的充放电状态和功率稳定性调整储能变流器的有功‑频率下垂曲线。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独立供电系统能量管理系统故障,储能电池满充或放空后无法发挥平衡功率差额的作用且对电池寿命造成损伤的问题,在无能量管理系统统一协调时,由变流器根据自身状态合理调整充放电功率,合理控制储能电池充放电功率,避免电池放空或满充。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1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983054.4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纯 , 汪海蛟 , 何国庆 , 王伟胜 , 贺静波 , 李光辉 , 张怡 , 马俊华 , 张兴 , 高丽萍 , 刘可可 , 孙艳霞 , 高彩云 , 雷雨 , 张悦 , 李洋 , 孙文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发电最大并网容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结构及参数、各新能源场站接入发电单元参数及各新能源场站接入容量的初始条件;基于为各新能源场站设定的功率因数范围和所述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结构及参数、接入容量的初始条件,采用迭代增加各新能源场站的发电单元接入数量的方式,在满足静态电压稳定性和宽频带动态稳定性的条件下,结合所述各新能源场站接入发电单元参数确定各新能源场站的最大并网容量。本发明基于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宽频带动态稳定性分析方法确定的新能源最大并网容量,可有效提高新能源并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还可准确指导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容量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0834717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710059275.6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M5/458 , H02M7/219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包括三相独立运行的放大线路;所述放大线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高精度模拟采样电路、控制系统和强电电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DSP控制器;所述强电电路包括背靠背变流器;所述功率放大器通过所述背靠背变流器中的单相输出变压器连接成的三相星型结构输出负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大幅提高了输出功率等级,同时降低了器件的发热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