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9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11075.9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励磁同步电机重力储能系统的并网方法和系统,该并网方法考虑改进重力储能背靠背换流器的控制方式,在并网时,处于逆变状态的网侧换流器采用虚拟同步电机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获取用于支撑电网运行的有功功率计算值和无功功率计算值,网侧换流器按所述有功功率计算值和无功功率计算值,将有功功率从直流母线吸收得到和无功功率馈入电网,使换流器拥惯量和动态无功支撑能力,更好的抑制新能源的波动性。同时,处于整流状态的机侧换流器采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确定用于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输出电压计算值,机侧换流器控制直流母线电压达到输出电压计算值,由此实现背靠背换流器直流母线上电压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20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221776.9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50/251 ,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A62C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能储能电池簇,该高安全性能储能电池簇包括:介质流通管道和多个储能电池机柜;其中,各储能电池机柜并排设置,各储能电池机柜均包括:机柜本体、消防管路和多个电池箱;其中,机柜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机构,消防管路穿设于机柜本体内;每个电池箱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每个储能电池机柜的消防管路均与介质流通管道相连通,以向机柜本体内注入灭火剂和复燃抑制剂,并经各第一出风口溢流至各电池箱内。本发明中,当电池燃烧时,通过消防管路和第一出风口可先使灭火剂溢流至各个电池箱内,从而将电池箱内的明火扑灭,然后再使复燃抑制剂再溢流至各个电池箱内,并浸没整个机柜,使电池无法复燃。
-
公开(公告)号:CN10991729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0203030.5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恢复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包括:将储能单元的SOC调整至0;利用储能单元变流器交直流侧接功率分析仪和各电池簇直流母线接功率分析仪确定最底层电池管理系统采样点的信息;为储能单元充电直至SOC为100%,确定充电截至电压数据,为储能单元放电至SOC为0%,计算储能单元的能量效率;确定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对储能单元充电至SOC为10%,计算SOC为10%时的极化内阻,对储能单元充电至SOC为50%;再充电至SOC为85%;计算SOC为50%时的欧姆内阻;对储能单元充电10秒后,计算10秒前后电压的差值;对储能单元放电直至SOC为50%,从而恢复储能系统状态。解决了难以准确确定对电池储能系统一致性相关的维护指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99759.3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含储能快充电站集群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含储能快充电站集群优化运行请求;根据所述请求,调用约束条件求解预先建立的含储能快充电站集群优化运行模型的目标函数,得出含储能快充电站集群优化运行方案;输出所述含储能快充电站集群优化运行方案。本发明由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构成的含储能快充电站的储能系统集群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储能系统的集群出力,配电网负荷峰谷差、快充电站用电成本均有所降低,同时也缓解了配电网的重负荷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03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69787.9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储能运行工况特征参数体系构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收集储能系统典型工况运行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从储能系统典型工况运行数据中获取多个运行工况特征集;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并计算每个运行工况特征集的重要性度量;计算每个运行工况特征集的重要性度量标准差;选取重要性度量标准差最小的运行工况特征集作为运行工况特征参数体系。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储能系统多目标应用场景工况的有效表征,并且对工况运行数据的异常值和噪声有很强的容忍度,能够从实际储能系统所涵盖的多维度应用场景出发,对大量储能系统实际运行工况特征参数作出快速、准确、无偏估计的筛选,构建适用于多场景、高准确度的储能运行工况特性表征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932683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10949803.X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0525 , G08B17/00 , G08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锂电池储能系统热管理与火灾预警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实时采集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和压力信息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的比较来判断是否进行散热等温度控制措施、是否断开电网、是否发出火灾预警警报并启动灭火措施、是否启动防爆措施,所述方法和系统是将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热管理与火灾预警相结合的方法和系统,比较好地解决了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正常范围内的热管理和电池失控情况下的火灾预警的衔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3267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1037839.4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故障电流阻断能力的改进型三端功率单元,包括功率变换回路及换流回路;所述改进型三端功率单元具有三端交流端,一个直流端及一个储能接入的端,实现了交流侧,储能单元侧及直流侧的连接,同时其还具有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系统发生直流故障时的故障阻断能力,可以实现快速阻断并清除故障电流。本发明的拓扑克服了传统三端功率单元不具备阻断故障电流的缺陷,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98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10620.9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多工况多类型储能电站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及定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基础数据评估储能电站运营期;根据基础数据和储能电站运营期,计算多类型储能电站广义成本和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放电电量;计算多类型储能电站平准化电力成本;评估多类型储能电站典型日单位电量运营效益;根据多类型储能电站平准化电力成本和多类型储能电站典型日单位电量运营效益计算成本效益值,比较多类型储能技术经济指标;输出满足条件的储能技术类型及信息。本发明可快速分选出符合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储能技术类型与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80346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230263.1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分析法及装置,解决了超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由于通讯和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庞大和复杂,当通讯和监控设备出现故障时极大地降低了其运行效率,造成电站停运的危险的问题。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信息系统可靠性模型得到信息扰动数据;基于预设的信息物理接口装置的可靠性模型得到信息物理接口装置的故障率及修复率;基于预设的物理系统可靠性模型、所述信息扰动数据和所述信息物理接口装置的故障率及修复率得到所述超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信息物理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基于所述超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信息物理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得到所述超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可靠性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10693627.8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85 , G01R31/3835 , G01N21/88 , G01N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退役动力电池安全状态无损评估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根据电池种类确定评估标准;(2)根据所述评估标准对电池进行检测;(3)根据检测结果和所述评估标准确定评估结果。通过电池种类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进而检测得出安全状态评估结果,针对不同种类的电池,实现了个性化检测和评估,大大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过程条理清晰、操作方便,使评估效率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且该评估方法不损伤电池的机械、电力和化学性能,降低了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安全风险,为其使用提供了良好有效的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