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3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26903.3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类型储能园区协同优化调度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园区内电氢热系统的设备运行参数,结合园区内空调与电氢热系统之间的能量交互关系,构建电氢热系统储能用能模型;基于激励补贴与园区运行总成本,确定所述储能用能模型参与激励型需求响应的日运行总费用;以日运行总费用为最小构建目标函数;基于环境热舒适度评价指标、电氢热系统中电冷负荷的平衡关系以及需求响应功率削减范围,为目标函数设定约束条件;基于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得到多类型储能园区协同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构建的模型实现了空调参与园区系统激励型需求响应的优化调度,提供了一种将空调作为柔性负荷参与多类型储能园区协同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5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57635.5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24 , H02J3/38 , G06F18/23213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柔性负荷资源集群优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功率波动平抑控制方法和系统,针对分布式新能源功率波动平抑控制场景,建立多维聚类指标,采用基于指标加权的改进K‑means++算法实现海量分散异构柔性负荷资源分群聚类;构建聚合评估模型,对资源聚合体的响应能力和经济性进行评估,判断得出聚合体调控优先级实现资源分级调控;基于粒子群算法,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以功率波动率为耦合约束,构建配电网功率波动平抑控制模型,实时优化资源聚合体调控量。该方法搭建聚类模型,将容量小、数量大的调控资源降维为容量大、数量小的资源集群;降低了控制成本,加快了求解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94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55257.8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N3/0442 , G06N3/0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WDCNN‑BiLSTM的构建、负荷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所述训练数据,训练DCNN‑BiLSTM模型的WDCNN隐藏特征提取层和BiLSTM时序特征提取层,直到训练迭代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训练迭代次数,完成WDCNN‑BiLSTM模型的训练;基于验证数据,对训练完成的WDCNN‑BiLSTM模型进行修正,完成WDCNN‑BiLSTM模型的构建;本申请WDCNN‑BiLSTM模型结合了WDCNN和BiLSTM,其中WDCNN隐藏特征提取层,有较大的感受野,BiLSTM时序特征提取层能够同时保留过去和未来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某一时刻前后的信息,进而能够快速从输入特征中提取时序特征,提高了实时性能和时序特征提取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在新场景下WDCNN‑BiLSTM模型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70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03596.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电设备状态信息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利用时间窗获取被监测的用电设备的物理量,并根据被监测的用电设备的物理量计算得到被监测的用电设备的频谱和物理量有效值;将频谱和所述物理量有效值与预先创建的状态模型匹配,得到被监测的用电设备的稳态信息和暂态信息;以稳态信息为节点,暂态信息为两个稳态信息之间的边构建被监测的用电设备的知识图谱;本发明将频谱和物理量有效值与预先创建的状态模型匹配,得到被监测的用电设备的稳态信息和暂态信息,解决了现有方法不能对用电设备所处的稳态及其稳态特性进行判断的问题,另外基于构建成的知识图谱能够更直观的向用户展示用电设备的稳态信息和暂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91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826071.6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储能及交直流充电桩负荷互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变流器负荷设备参与电网平衡调节的响应方法及装置,包括:识别变流器负荷设备的类型,并获取变流器负荷设备接入电网节点处的频率变化量和电压变化量;基于变流器负荷设备的类型、变流器负荷设备接入电网节点处的频率变化量和电压变化量对变流器负荷设备进行调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盘活广泛接入变流器负荷设备的剩余容量及调节潜力,有助于从负荷侧减缓新型电力系统供需实时不平衡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9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94490.9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进行标识信息传输的安全认证方法和系统,包括:标识应用层通过标识解析网络域建立与连接设备之间的数据连接关系;标识应用层将自身生成的连接设备密文发送至连接设备后接收连接设备返回的验证数据,对验证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验证数据发送至连接设备完成共享密钥的认证;所述验证数据由连接设备基于连接设备密文生成;本发明专利申请通过共享密钥对标识应用层和连接设备进行认证,与传统的托管密钥相比,本发明专利申请所提的共享密钥更加轻量级,更适合各层之间的高效通信,管理方面也相对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7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99362.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钢铁轧钢工艺电力需求响应联合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获取的轧制单元及板坯的相关参数结合预先构建的负荷调度排队优化模型利用DQN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各轧制单元的耗时与耗能;基于各轧制单元的耗时与耗能结合预先构建的分时电价下热轧负荷最优调度模型利用DQN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各轧制单元所需电费;将各轧制单元所需电费和当前时刻的执行动作反馈给预先训练好的智能体,得到下一时刻的执行动作;本发明引入DQN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优化了轧制顺序,使轧钢惩罚值与耗电量达到较优水平;智能体选择下一时刻的执行动作,能够降低惩罚值并有效挖掘工业负荷调节空间,使电力消耗更平稳、电力系统运行更稳定、电压调峰压力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9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88345.7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规模化需求侧灵活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预先设定的研究区域和用户行业类型获取对应的历史数据;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市场渗透率评估和价格响应评估,得到参与率、响应概率和行业K的户平均响应负荷,K为正整数;基于参与率、响应概率和行业K的户平均响应负荷进行总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得到全行业的需求响应潜力;其中,历史数据包括对应研究区域内的行业用户数量、对应行业的用户历史需求响应数据和对应研究区域内选定行业的智能HPLC电表普及率;本发明不需对具体用户设备进行物理建模,可通过历史数据直接评估需求侧灵活资源需求响应潜力,提高了评估的速度;充分考虑了激励大小对需求响应潜力的影响,提高了评估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36682.4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负荷管理现场运维方法和装置,包括:手持终端和监控模块;手持终端用于当与主站通信获取被测终端的授权时,基于预先设定的测试项目将测试指令下发给监控模块,并接受监控模块反馈的测试信号,分析测试信号判断负荷管理现场结果;当与主站通信未获取被测终端的授权时,通过电话请求主站将试跳命令下发给监控模块,并接受监控模块反馈的测试信号,分析试跳状态检测现场;监控模块用于根据测试指令或试跳指令对被测终端进行测试,输出测试信号,并向手持终端反馈测试信号。本发明通过手持终端测试并反馈测试信号对负荷管理现场运维,解决现场评估困难、效率低问题,方便供电单位运维人员对负荷管理系统现场设备的运维和巡检。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1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653337.2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然 , 刘宗杰 , 宫飞翔 , 石立国 , 陈宋宋 , 何胜 , 张海静 , 冯剑 , 孙腾 , 魏新杰 , 吴清普 , 胡明 , 徐玉婷 , 王瑞琪 , 张明强 , 廖思阳 , 徐箭 , 周翔宇 , 谢尊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工业园区矿热炉和多晶硅协同配合的电网调频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矿热炉和多晶硅单独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时调频容量有限的问题,实现了矿热炉和多晶硅协同配合平抑电网的功率波动,基于矿热炉和多晶硅的实际生产边界约束,确定矿热炉和多晶硅基于某生产状态下的调频容量,以二者调频容量为分配原则,确定在大扰动下需要各自调节的功率值,实现对电网功率波动的协同平抑,矿热炉和多晶硅协同参与电网互动响应,大大增加负荷侧可调容量,同时减轻发电机侧输出压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