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1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06234.9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庞广恒 , 朱艺颖 , 贺静波 , 王晶 , 雷霄 , 杨尚瑾 , 李德才 , 张怡 , 张青蕾 , 东琦 , 杨立敏 , 王薇薇 , 刘翀 , 谢国平 , 李新年 , 胡涛 , 刘琳 , 吴娅妮 , 张晓丽 , 李跃婷 , 许锐文 , 刘世成 , 刘浩芳 , 付小倍 , 王晶芳 , 李潇潇 , 赵志华 , 黄威博 , 贺郁文 , 栾轲栋 , 孙佳安 , 陈晨曦
IPC: H02J3/46 , H02J3/48 , H02J3/50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单元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模块化穿越控制器结构;根据预设的测试故障集对模块化穿越控制器结构进行测试,确定模块化穿越控制器结构的参数信息;根据参数信息构建模块化穿越控制器,并根据模块化穿越控制器构建光伏发电单元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逆变器控制部分;构建光伏发电单元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一次主回路部分以及测量环节,并根据一次主回路部分、测量环节以及逆变器控制部分,构建光伏发电单元电磁暂态仿真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87223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121086.X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故障穿越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故障穿越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在新能源接入特高压直流送端电网直流故障情况下的仿真环境中,利用新能源故障穿越控制模型调节新能源设备的无功电流、有功电流和有功功率,故障清除后调节新能源设备有功电流按照定斜率方式恢复;以新能源接入特高压直流送端电网的仿真环境中特高压直流送端近区新能源机端暂态过电压最小为目标,调节新能源故障穿越控制模型中的待优化参数和所述定斜率方式的恢复斜率,获取最优的待优化参数和最优的恢复斜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影响暂态过电压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缓解暂态过电压压力,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8423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041514.2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进行新能源机组的故障时段划分,包括:控制保护电路投切时段、故障期间平衡阶段、故障恢复的延时阶段和故障恢复阶段;对于控制保护电路投切时段进行建模,分别确定Chopper支路和Crowbar电路投入时的IGBT控制信号;确定新能源机组的有功响应曲线和无功响应曲线;基于所述有功响应曲线和无功响应曲线对故障期间平衡阶段、故障恢复的延时阶段和故障恢复阶段进行建模,以分别获取故障期间平衡阶段、故障恢复的延时阶段和故障恢复阶段对应的控制指令;基于故障期间平衡阶段、故障恢复的延时阶段和故障恢复阶段对应的控制指令确定PWM控制信号;基于IGBT控制信号和PWM控制信号对新能源机组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507086.1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多场站短路比的新能源集群优化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集群中各新能源场站的运行参数;将所述各新能源场站的运行参数带入预先构建的优化调度模型,结合短路比与新能源场站有功输出的灵敏度关系得到新能源集群的有功出力;基于所述新能源集群的有功出力进行新能源集群优化调度;其中,所述优化调度模型是基于以新能源集群输出有功功率最大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有功输出限值为约束条件构建的。本发明通过短路比与新能源场站有功输出的灵敏度关系对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考虑不同并网点接入的新能源场站的发电运行能力和电网强度,有利于新能源持续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17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88343.5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分析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中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数量n;确定与各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等值阻抗矩阵;根据获取的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等值阻抗矩阵、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的共轭和其它(n‑1)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的共轭、与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n‑1)个复数功率折算因子、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标称电压、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注入的新能源视在功率和其它(n‑1)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注入的新能源视在功率,确定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该方法科学、合理、与工程实用一致性好,适用于评价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的电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17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110188343.5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分析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中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数量n;确定与各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等值阻抗矩阵;根据获取的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等值阻抗矩阵、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的共轭和其它(n‑1)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的共轭、与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n‑1)个复数功率折算因子、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标称电压、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注入的新能源视在功率和其它(n‑1)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注入的新能源视在功率,确定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该方法科学、合理、与工程实用一致性好,适用于评价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的电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95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641416.6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平 , 赵敏 , 安宁 , 张怡 , 贺静波 , 李亚楼 , 田芳 , 田鹏飞 , 徐希望 , 刘斌 , 蔡靖 , 严剑峰 , 李芳 , 黄彦浩 , 杨小煜 , 陈兴雷 , 何蕾 , 孙璐 , 文晶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6 , H02J3/18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下限电压的电压源换流器的无功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对电压源换流器的交流侧进行变下限电压控制而获得第一输出电流值,对电压源换流器的交流侧进行定无功功率控制而获得第二输出电流值,以及对电压源换流器的交流侧进行定上限电压控制而获得第三输出电流值;选择第二输出电流值和第三输出电流值中较小的电流值作为第一参考电流值,将第一参考电流值和第一输出电流值进行比较,选择第一参考电流值和第一输出电流值中较大的电流值作为电压源换流器的无功电流参考值。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交流电压的波动,提高与电压源换流器相连的交流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3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0571533.5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朱艺颖 , 刘琳 , 吴娅妮 , 张晓丽 , 刘浩芳 , 郭强 , 贺静波 , 张怡 , 李跃婷 , 刘翀 , 杨立敏 , 王薇薇 , 王晶芳 , 庞广恒 , 林少伯 , 刘世成 , 李潇潇 , 许锐文 , 杨尚瑾 , 赵志华 , 雷霄 , 谢国平 , 李新年 , 胡涛 , 贺郁文 , 付小倍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机组接入双高电力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系统强度满足测试需求的双高电力系统测试电网算例;搭建所述双高电力系统测试电网算例的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基于所述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根据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将待测新能源机组接入双高电力系统,对在不同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接入情况下新能源机组接入双高电力系统的适应性进行测试,以确定允许所述待测新能源机组接入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完成对待测新能源机组接入双高电力系统后的适应性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52169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811463819.6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场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方法和装置,基于风电机组电磁暂态特征曲线确定风电机组的等值阻抗;使用所述等值阻抗对风电机组进行等值构建风电场等效模型;基于风电场等效模型对风电场进行电磁暂态仿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容易实现,不仅提高了仿真精度,而且缩短了仿真时间,有效解决风电场建模仿真过程中的交流汇集线路解耦的问题。本发明建立的风电场等值模型将风电场等值为有限的几台风电机组,大大简化了风电场实际模型,实现了超大规模风电场或风电场汇集系统的仿真,大大提高了风电场的实时仿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4997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474981.X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艺颖 , 张晓丽 , 吴娅妮 , 刘琳 , 刘浩芳 , 郭强 , 贺静波 , 张怡 , 周莹坤 , 李跃婷 , 刘翀 , 杨立敏 , 王薇薇 , 王晶芳 , 庞广恒 , 林少伯 , 刘世成 , 李潇潇 , 许锐文 , 杨尚瑾 , 赵志华 , 雷霄 , 谢国平 , 李新年 , 胡涛 , 贺郁文 , 付小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升双高电力系统新能源出力比例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磁暂态仿真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预设的仿真模型对双高电力系统进行仿真模拟运行,获取所述双高电力系统的响应特性,并根据所述响应特性确定所述双高电力系统的失稳现象;确定所述双高电力系统的失稳现象的引起因素;根据所述预设方案生成调相机接入方案;根据所述调相机接入方案,将调相机接入所述双高电力系统,用以提升双高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出力比例。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双高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出力占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