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92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056912.X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能量交易流的用户级供电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电力用户所在区域的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确定电力用户的第一送受端匹配关系和对应的第一交易电量;基于电力现货交易规则确定第二送受端匹配关系和第二交易电量;根据第一送受端匹配关系、第一交易电量、第二送受端匹配关系、第二交易电量和送受端电能量源荷匹配路径,确定受端电力用户对应的不同用电来源的用电量;确定发电机组的电源排放因子、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和因向电力用户供电而产生的上网电量;根据受端电力用户对应的不同用电来源的用电量、电源排放因子和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计算总碳排放量;根据总碳排放量和上网电量,计算电力用户的供电排放因子。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1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323129.6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用电单元进行功率调节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区域内每个用电单元的实际功率确定目标区域的实际功率;确定目标区域的历史调节比率、类型调节比率、气候调节比率;以及能效调节比率;确定每个用电单元的动态调节比率;基于每个用电单元的历史调节比率和动态调节比率确定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调节比率和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功率,根据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功率确定目标区域的预测功率;根据实际功率、预测功率和历史调节比率,确定目标区域的区域调节比率,根据区域调节比率和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调节比率确定目标区域内的每个用电单元各自的用电调节比率,根据每个用电单元各自的用电调节比率进行功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31058.0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苗博 , 李静 , 李熊 , 肖涛 , 陆春光 , 宋磊 , 刘炜 , 王朝亮 , 周浩 , 刘超 , 马娜 , 李淑珍 , 赵钊 , 陈文静 , 姚国风 , 唐新忠 , 赵大明 , 邢颖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企业电力碳排放因子传导计算方法及装置,获取采集装置自身的碳排放核算边界模型数据;获取接入采集装置的目标单位的至少一种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能源消耗实时数据;获取目标单位的区域电网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碳排放核算边界模型数据、所述能源消耗实时数据以及所述区域电网碳排放因子计算目标单位的实时碳排放计量数据;基于所述实时碳排放计量数据,推导目标单位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动态碳排放因子。本发明根据碳排放核算边界模型及采集装置采集到的预设时间段内的能源消耗活动实时数据计算出企业即时碳排放量,并推导动态碳排放因子,以实现在多能互补企业用能的碳排放核算,提高企业碳排放数据实时性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998896.1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B15/023 , C25B15/027 , C25B15/033 , C25B9/60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交互的新能源电解制氢系统,能够模拟实际新能源电解制氢系统。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电解制氢系统的指标影响程度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调节指标;基于所述氢气传感器确定第一产氢速率;调整当前的产氢速率为预设产氢速率阈值,并分别按照不同的调节指标对所述新能源电解制氢系统进行参数更新,以根据产氢速率变化向直流母线反馈调节信号,直流母线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输出系统平衡信号至降压变换器,直至产氢速率再次达到第一产氢速率时停止,并获取每种调节指标对应的源侧电压变化值;基于根据每种调节指标对应的源侧电压变化值,确定不同调节指标对电产氢速率的影响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2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51495.0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潮流分布的节点供电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基于电网拓扑结构和电网调度运行数据,通过潮流计算确定电网在时段t的潮流分布;根据所述潮流分布计算基于空间尺度确定的电力系统节点在时段t的电量和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电量和碳排放量计算不考虑绿电时所述电力系统节点在所述时段t的节点初始供电排放因子;当电网中存在购买绿电的电力用户时,根据设置的修正模型计算节点最终供电排放因子;当电网中不存在购买绿电的电力用户时,所述节点初始供电排放因子为节点最终供电排放因子。所述方法和系统提供更细粒度的电网供电排放因子,并考虑绿电交易影响确保绿色电力环境属性的唯一性,提升电网平均排放因子计算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80831.3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蕊 , 周孝法 , 刘超 , 马娜 , 陈树藩 , 孙博洋 , 张猷 , 李淑珍 , 李静 , 文静 , 邢颖 , 苗博 , 姚国风 , 唐新忠 , 赵大明 , 赵钊 , 于万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确定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的碳排放核算范围,基于所述碳排放核算范围,确定碳排放项目;识别各碳排放项目的类型,基于各碳排放项目的类型,建立各碳排放项目的清单;获取所述清单中各碳排放项目的活动数据;基于各碳排放项目的活动数据,确定各碳排放项目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基于各碳排放项目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各碳排放项目的碳排放量;基于各碳排放项目的碳排放量,计算碳排放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13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323129.6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用电单元进行功率调节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区域内每个用电单元的实际功率确定目标区域的实际功率;确定目标区域的历史调节比率、类型调节比率、气候调节比率;以及能效调节比率;确定每个用电单元的动态调节比率;基于每个用电单元的历史调节比率和动态调节比率确定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调节比率和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功率,根据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功率确定目标区域的预测功率;根据实际功率、预测功率和历史调节比率,确定目标区域的区域调节比率,根据区域调节比率和每个用电单元的预测调节比率确定目标区域内的每个用电单元各自的用电调节比率,根据每个用电单元各自的用电调节比率进行功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611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09069.5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F18/23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电力系统碳排放测算方法、装置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重点行业、区域碳排放测算分析相关数据,并采用LOF和KNN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从相关数据中筛选可用数据、补全缺失数据和检测异常值,确定有效相关数据;确定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并利用指数分解法计算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贡献度;确定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与主要经济活动的关联关系;构建区域电力系统碳排放测算分析模型;将各行业、各地区当月用电数据输入区域电力系统碳排放测算分析模型,得到当月各行业、各地区的生产过程水平和能源活动水平数据,再采用IPCC提供的因子,计算出当月各行业、各地区的碳排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51495.0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潮流分布的节点供电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基于电网拓扑结构和电网调度运行数据,通过潮流计算确定电网在时段t的潮流分布;根据所述潮流分布计算基于空间尺度确定的电力系统节点在时段t的电量和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电量和碳排放量计算不考虑绿电时所述电力系统节点在所述时段t的节点初始供电排放因子;当电网中存在购买绿电的电力用户时,根据设置的修正模型计算节点最终供电排放因子;当电网中不存在购买绿电的电力用户时,所述节点初始供电排放因子为节点最终供电排放因子。所述方法和系统提供更细粒度的电网供电排放因子,并考虑绿电交易影响确保绿色电力环境属性的唯一性,提升电网平均排放因子计算精确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