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站尾水回收装置及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217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553932.8

    申请日:2016-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火电站尾水回收装置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水轮机(1)直接驱动制冷压缩机(11);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31)布置在压力前池(7)里并被水冷却;第二蒸发器(32)冬季采用自然制冷方式,夏季和过渡季采用机械制冷方式;第一制冷压缩机(11)、第二气管(17)、第一蒸发器(14)、第一膨胀阀(13)、第一液管(16)、第一冷凝器(12)和第一气管(15)依次串联;所述的第一蒸发器(14)、冷冻水回水管(26)、辅机设备冷却水系统(23)、冷冻水供水管(27)、泵组(9)和水过滤器(22)依次串联;它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循环用水、梯级用水、一水多用的优点。

    一种火电站尾水回收装置及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2174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53932.8

    申请日:2016-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B13/00 F25B1/00 F25B41/003 F25B41/04 F25B41/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火电站尾水回收装置及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水轮机(1)直接驱动制冷压缩机(11);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31)布置在压力前池(7)里并被水冷却;第二蒸发器(32)冬季采用自然制冷方式,夏季和过渡季采用机械制冷方式;第一制冷压缩机(11)、第二气管(17)、第一蒸发器(14)、第一膨胀阀(13)、第一液管(16)、第一冷凝器(12)和第一气管(15)依次串联;所述的第一蒸发器(14)、冷冻水回水管(26)、辅机设备冷却水系统(23)、冷冻水供水管(27)、泵组(9)和水过滤器(22)依次串联;它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循环用水、梯级用水、一水多用的优点。

    热效率优化汽水换热首站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7759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267835.2

    申请日:2016-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效率优化汽水换热首站及其运行方法。第一热交换器热源有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为汽水换热首站第二、第三热交换器的凝结水出口设一个疏水扩容器;利用疏水扩容器收集高压蒸汽冷凝换热后的高压冷凝水、回收二次蒸发产生的蒸汽,进入第一热交换器进行二次换热,充分利用能源。本发明通过高温水供水管道首端的温度测量仪控制高温水回水管道的电动调节阀。通过这样的设计,根据汽水换热首站用户需求换热量的变化及时调整高温供水的温度,本发明仅在第一热交换器备用加热蒸汽的旁路管道设压力调节阀,三个热交换器其余的加热蒸汽管道不设调压阀,保证热交换器进口蒸汽压降小,换热温差大,进而保证仅需较小的热交换器换热面积。

    一种火电站尾水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805818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741375.8

    申请日:2016-0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火电站尾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水轮机(1)直接驱动制冷压缩机(11);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31)布置在压力前池(7)里并被水冷却;第二蒸发器(32)冬季采用自然制冷方式,夏季和过渡季采用机械制冷方式;第一制冷压缩机阀(13)、第一液管(16)、第一冷凝器(12)和第一气管(15)依次串联;所述的第一蒸发器(14)、冷冻水回水管(26)、辅机设备冷却水系统(23)、冷冻水供水管(27)、泵组(9)和水过滤器(22)依次串联;它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循环用水、梯级用水、一水多用的优点。(11)、第二气管(17)、第一蒸发器(14)、第一膨胀

    一种改进型供热管道自然补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896535U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20838518.7

    申请日:2016-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供热管道自然补偿结构,包括数个输送段,输送段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设置的立体弯补偿段,各个立体弯补偿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第二段和输送段的轴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两个立体弯补偿段分别记为第一立体弯补偿段和第二立体弯补偿段;第一立体弯补偿段与第二立体弯补偿段相接,且第一立体弯补偿段与第二立体弯补偿段反向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不采用专用补偿器的前提下,优化管道的布置方式,既要有效解决管道热补偿和热应力的问题,减少管系中的固定支架数量以及管道对于固定支架的推力,又可克服传统补偿器易泄漏、造价高的缺点,提高供热管网的安全性和供热效率。

    热效率优化汽水换热首站

    公开(公告)号:CN205593029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364824.1

    申请日:2016-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效率优化汽水换热首站。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利用疏水扩容器收集高压蒸汽冷凝换热后的高压冷凝水、回收二次蒸发产生的蒸汽,进入第一热交换器进行二次换热,充分利用能源。第一热交换器热源有3部分:①、直接连接0.5MPa,267℃过热蒸汽作为备用热源;②、接汽轮机出口蒸汽(0.25MPa,220℃)作为正常工况热源,③、接第二热交换器与第三热交换器凝结水进入疏水扩容器后,闪蒸0.25MPa饱和蒸汽。既能保证能量的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又能保证汽动泵故障时热交换器能够灵活切换,热力系统正常运行。当采用闪蒸0.25MPa饱和蒸汽且供热量无法满足要求时,调节电动调压阀使得直接连接的蒸汽源与闪蒸蒸汽压力一致,以补充蒸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