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57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948280.4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客户端、服务器和分别与服务器连接的监控系统、刷卡系统以及至少一个转运运输车;可实现危险化学品的线上申请购买、审批、验收、入库、分类、监管、转运、接收、废弃处理环节的监控功能,能够针对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录入与跟踪等完整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流程,进行智能化管理。该智能化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促进其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甚至消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威胁,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保证危险化学品仓储过程的安全。

    一种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9992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55985.1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依据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确定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提取待修复区的泥水混合物,激活泥水混合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投放确定量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进行培养并导入待修复区;监测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底栖动物;监测投放底栖动物后的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鱼类,所述鱼类为滤食性鱼类。可以提高污染底泥的修复效率。

    一种用于毒性试验的鱼类养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3958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99453.8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毒性试验的鱼类养殖装置,包括:支架、底板、顶板、中间板、鱼类养殖容器、输水管道、水净化器、水环境检测器、水环境调节器、输氧管、增氧器,其中,支架的底部铺设有底板,底板上放置有水净化器、水环境检测器以及增氧器;底板和顶板之间,铺设有中间板;中间板上放置鱼类养殖容器;鱼类养殖容器的出水口上固定有水深调节器;水环境检测器的进水口与水净化器的出水口相连;顶板的背面,固定开设有多个输水支口的输水管道,每一输水支口与一水环境调节器相连;水环境调节器设置有多个送水口,与鱼类养殖容器的入水口相连;增氧器的输出连接有多个输氧管,输氧管连接并伸入一鱼类养殖容器的液面下。可以提升鱼类养殖效率。

    一种生物滞留池及城市面源的氮磷污染的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584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437141.2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滞留池,所述生物滞留池内包含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由沸石、桐生砂、珍珠岩和生物质碎末组成。优选地,将所述填料层设在种植土层下方,通过设置生物滞留池模拟装置模拟大雨时的雨水径流,发现本发明设有填料层的生物滞留池比传统的细砂种植土组成的滞留池对照组,在去除或降低雨水径流中TN、TP、氨氮、硝氮、亚硝酸盐氮、磷酸盐、COD、SS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当所述填料层是由沸石:珍珠岩:桐生砂:木屑按照3:2:1:0.3的体积比混合时,净化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效果更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城市面源的氮磷污染的去除方法,使用前述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的氮磷污染物进行截留、吸附和降解等净化处理。

    一种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9992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1355985.1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依据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确定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提取待修复区的泥水混合物,激活泥水混合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投放确定量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进行培养并导入待修复区;监测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底栖动物;监测投放底栖动物后的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鱼类,所述鱼类为滤食性鱼类。可以提高污染底泥的修复效率。

    一种生物滞留池及城市面源的氮磷污染的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584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437141.2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滞留池,所述生物滞留池内包含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由沸石、桐生砂、珍珠岩和生物质碎末组成。优选地,将所述填料层设在种植土层下方,通过设置生物滞留池模拟装置模拟大雨时的雨水径流,发现本发明设有填料层的生物滞留池比传统的细砂种植土组成的滞留池对照组,在去除或降低雨水径流中TN、TP、氨氮、硝氮、亚硝酸盐氮、磷酸盐、COD、SS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当所述填料层是由沸石:珍珠岩:桐生砂:木屑按照3:2:1:0.3的体积比混合时,净化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效果更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城市面源的氮磷污染的去除方法,使用前述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的氮磷污染物进行截留、吸附和降解等净化处理。

    一种用于坡岸的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纤维生物毯

    公开(公告)号:CN11015003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37142.7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坡岸的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纤维生物毯,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置的复合纤维织物层(100)、吸附填充层(200)、草种肥料层(300)及可降解纤维织物层(400);其中,复合纤维织物层(100)是由棉纤维或麻纤维与PLA纤维、远红外纤维及阻燃纤维混合针刺或编织而成;吸附填充层(200)含有微孔吸附填充物;草种肥料层(300)含有植物种子和肥料;可降解纤维层(400)是由可降解的纤维织物组成。本发明通过对纤维生物毯的材料和结构进行优化改良,使其对水中COD、TN、TP的去除效果均较现有的草皮毯、抗冲生物毯更优,且抗水流冲击能力强,护坡效果稳定,对SS净化效果很好;与草皮毯相比,本发明的纤维生物毯的抗冲击力强,不易破损。

    一种智能化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57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948280.4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客户端、服务器和分别与服务器连接的监控系统、刷卡系统以及至少一个转运运输车;可实现危险化学品的线上申请购买、审批、验收、入库、分类、监管、转运、接收、废弃处理环节的监控功能,能够针对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录入与跟踪等完整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流程,进行智能化管理。该智能化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促进其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甚至消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威胁,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保证危险化学品仓储过程的安全。

    一种垃圾堆肥渗滤液的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479353U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21173785.9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堆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垃圾堆肥渗滤液的收集装置,包括堆肥箱,所述堆肥箱上设有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包括收集盒,所述堆肥箱上滑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之间啮合,多个所述第二卡齿固定连接于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和连接环均转动连接于堆肥箱,所述堆肥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抵触于过滤网;便于通过在堆肥箱的底端设置过滤网能够有效的避免渗滤液堆积在堆肥箱的底端,保证了堆肥的效果,且能够对渗滤液进行收集避免了其随意流淌而造成环境的污染。

    一种用于沉积物柱状样采集及自动分层的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359099U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21128120.6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沉积物柱状样采集及自动分层的采样装置,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上设有取样结构,所述取样结构包括第一丝杆,所述连接筒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固定连接有取样筒,所述第一丝杆上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丝杆上转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第二丝杆滑动连接于取样筒,所述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连接筒上设有切断结构和驱动结构;便于在样品取出后使样品自动的从取样筒的内部取出,操作起来更加的简便,且在沉积物样品取出的过程中便于对沉积物样品进行切割分层,从而提高了后续实验检测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