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189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623955.6
申请日:2017-07-27
IPC: E21B4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海上稠油油田吞吐后续转驱开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地层原油粘度介于350mPa·s和1000mPa·s之间,采用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的开发方式,具体地,开发初期采用蒸汽吞吐的开发方式,后续转而采用蒸汽驱的开发方式。本发明提出了适用于海上稠油油田进行吞吐转驱开发的转驱方式、合理转驱时机及最优注入参数等,克服了目前热采方案蒸汽吞吐轮次及平台设备寿命有限等缺点,满足海上稠油热采后续接替技术的要求。本发明对吞吐后续转驱在海上油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77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74274.6
申请日:2016-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E21B43/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CO2驱替动态混相压力的确定方法。该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CO2‑地层原油间的界面张力的测定;(2)将地层原油的物性参数输入至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的PVTi模块中,拟合流体的参数使PVTi模块中的流体与地层原油的性质相同;在PVTi模块中模拟CO2驱替,当压力为上述测定的油藏初始情况下的最小混相压力时,监测PVTi模块中的油气界面张力;当油气界面张力为零时,此时导出流体性质数据;(3)将导出的流体性质数据放入目标油田的数值模拟模型中,进行虚拟开发;通过分析数值模拟模型中每个网格的界面张力变化,即确定此时的混相压力。本发明为一种完善的利用物理和数值模拟手段定量表征动态混相压力的方法,为CO2驱油渗流机理及开发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73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9434.1
申请日:2017-0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87 ,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初期产能预测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渗流理论,建立稠油油藏热力采油数学模型;2)基于步骤1)的稠油油藏热力采油数学模型建立无因次产能曲线;3)识别影响步骤2)中无因次产能曲线的重要因素;4)绘制水平井无因次产能图版;5)基于步骤4)的水平井无因次产能图版来预测待测水平井蒸汽吞吐初期的产油量。本发明有着以下优点,根据影响水平井蒸汽吞吐产能的因素进行多元初步回归,得到水平井最大日产油量峰值计算公式;根据本发明给出的无因次产能图版,能够方便准确的预测水平井蒸汽吞吐初期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86988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48121.4
申请日:2017-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406 ,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注采井纵向位置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储层底部构造进行简化;2)建立储层底部构造的斜度表征参数;3)引入静态描述参数;4)引用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过程的三个动态指标描述参数5)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储层不同底部倾斜程度条件下,注采井处于不同纵向位置时的油藏数值模型的运算结果;6)基于无因次水平井长与三个动态指标描述参数的关系曲线,选取累产油量最大、高峰产油量最大、累积汽油比较低时方案所对应的水平井长度作为最优水平井长度,进而确定最优水平井长度条件下的可采储量厚度和水平生产井距储层底部的最优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63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65386.8
申请日:2017-0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4 , E21B47/00 , E21B47/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吞吐有效期的定量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定热采井的井底温度和米采油指数,得到井底温度和米采油指数与时间之间的变化曲线;根据井底温度失效判别标准和井底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变化曲线得到的时间为第一热采效果失效点;根据米采油指数失效判别标准和米采油指数与时间之间的变化曲线得到的时间为第二热采效果失效点;当第一热采效果失效点与第二热采效果失效点的绝对时间差不超过50天时,第一热采效果失效点和第二热采效果失效点之和的中间值为热采井的有效期;当第一热采效果失效点与第二热采效果失效点的绝对时间差超过50天时,第二热采效果失效点为热采井的有效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吞吐有效期的定量确定方法,弥补了此方面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628563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48427.6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AGD井的高峰产能的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定SAGD井的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特征参数即得到所述SAGD井的高峰产能;所述特征参数为泥岩厚度、层间水厚度、顶水厚度、底水厚度、油柱高度和水平井长度中至少一种;所述特征参数具体为泥岩厚度、层间水厚度、顶水厚度、油柱高度和水平井长度。本发明验证了本发明测定方法与现有的巴特勒公式的精度,经对比发现,巴特勒公式计算值整体偏大,这主要是因为巴特勒公式对隔夹层、水层影响影响考虑过于简单;而本发明计算结果与实际值误差较小,从而证明了本发明测定方法测定高峰产能的可行性。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油砂SAGD开发研究领域,还可以推广至超稠油SAGD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754510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06050.5
申请日:2017-08-17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新开发区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指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邻近的已开发区,根据静态特征参数进行类别划分;2)在静态特征类别中选若干典型井,分别建立数值机理模型;3)选取开发特征参数,利用数值机理模型求解每个典型井的开发特征参数;4)计算数值机理模型求解出的开发特征参数与实际生产之间的校正系数;5)对新开发区进行相同的静态特征参数类别划分,并按照新开发区拟布井井位所在范围的相关静态参数建立单井对的数值机理模型;6)计算不同静态特征参数类别下的各单井对的开发特征参数;7)对各开发特征参数的结果进校正;8)获取新开发区单井校正后的开发指标;9)获取新开发区全区开发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14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56559.5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保温材料高温静水压性能模拟试验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蠕变试验:一)将试件自由落放至试验腔内,然后通过注水管向试验腔内充水;二)排除试验腔内的气体;三)将试验腔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保温;四)将试验腔内的压力加至设定压力并保压;五)在试验腔内的温度和压力均稳定在试验范围内的情况下,启动记录控制系统,开始记录试验数据;在整个蠕变试验过程中,试件始终处于自由变形状态。本发明能够真实模拟高分子保温材料长时间处于深海条件下的使用情况,进而完成材料长时间在深水条件下的全水压抗蠕变等性能模拟试验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14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256559.5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保温材料高温静水压性能模拟试验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蠕变试验:一)将试件自由落放至试验腔内,然后通过注水管向试验腔内充水;二)排除试验腔内的气体;三)将试验腔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保温;四)将试验腔内的压力加至设定压力并保压;五)在试验腔内的温度和压力均稳定在试验范围内的情况下,启动记录控制系统,开始记录试验数据;在整个蠕变试验过程中,试件始终处于自由变形状态。本发明能够真实模拟高分子保温材料长时间处于深海条件下的使用情况,进而完成材料长时间在深水条件下的全水压抗蠕变等性能模拟试验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536701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426155.1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配重用混凝土,属于混凝土配重技术领域,管道配重用混凝土按质量百分比由下述组份组成:水泥16%~30%、铁矿砂0%~76%、矿渣0%~76%、河砂0%~40%,水3.2~9%,其中铁矿砂、矿渣和河砂不同时为0。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一种管道配重用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压、抗渗及抗海水腐蚀等性能,使用特定海洋条件下高、中、低密度混凝土管道配重,成本低,强度高,不对海洋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具有良好的施工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