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69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12992.8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方形养殖池集鱼装置,包括:两条导轨、拦网单元、驱动单元和接近开关,两条导轨分别设置在养殖池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两侧;拦网单元包含:滑动安装在两个导轨上的拦网安装架以及安装在拦网安装架上的拦网,拦网安装架的长度与养殖池的长或宽相匹配;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拦网单元沿导轨滑动,驱动单元包含:安装在鱼池的侧壁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和拦网安装架连接的连接绳;接近开关设置在养殖池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两侧,本发明机械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方便将鱼聚集。
-
公开(公告)号:CN112360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050450.3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围栏养殖的发电消波堤,包括:消波堤主体,其内开设有容纳腔;水力叶轮,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利用冲击到所述容纳腔内的水流旋转;所述水力叶轮上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斗形叶片;在所述消波堤主体的迎波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且流入的水流冲击推动所述水力叶轮旋转的第一进水口,所述消波堤主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水口。通过冲击到消波堤主体的海浪进行发电,并且抵挡海浪对围栏养殖区域的冲击侵害,不仅可以对围栏养殖区域进行防风浪的保护,而且可以利用海浪冲击高效环保可持续地产生电能,利用存储电能,就近对围栏养殖设备供电,实现为实时监控水质等设备的能源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0063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49688.4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呼吸室两侧通过快速螺栓依次与带有导流孔的导流板及呈锥形的导流装置密封连接;呼吸室的顶部通过快速螺栓与顶盖连接,顶盖顶部具有一带阀门的排气口;进水端的导流装置上设置进水水质监测探头,出水端的导流装置上设置出水水质监测探头;出水口设有阀门;进水端的导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流量计、变频水泵与水质处理装置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的导流装置的出水口与水质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水质处理装置与冷暖机组形成循环控温水循环系统。本发明可以调节水温和水体流速,且水质可控,减少因为水质突变而可能产生的影响,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并且大大降低使用人员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5693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167169.0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鱼类养殖池,鱼池底面中心设有至少1个栖息层结构,各栖息层结构相互叠加;栖息层结构包括斜撑,斜撑对水平的多孔隔板进行支撑,多孔隔板呈圆形,孔径大于颗粒饲料的最大直径;多孔隔板设至少1个过鱼孔,便于鱼上下跨层运动;鱼池的中心竖直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与水平的布水管连通,每个栖息层结构与至少4个布水管相对应;鱼池池底结构为中间高,四周低,坡度约3‑5度;鱼池壁底部有一圈下凹的鱼池集污槽,集污槽下方设有若干排污管;鱼池侧壁设有回水管,回水管与进水管之间通过循环水泵提供水循环动力,并经过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增氧、杀菌等净化水处理环节后,重新循环利用经过滤净化后的洁净进水,从而完成循环水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0635919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12578.3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 A01K61/00 , A01K63/04 , A01K63/045 , B63B3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载养殖舱,包括矩形舱体,所述舱体腰部设置一对导流板,使舱体内形成两个方形舱养单元;每个舱养单元四个角落安装一块斜板,形成8个生物过滤腔,所述生物过滤舱腔内部装填浮性滤料;相邻两个生物过滤腔中间位置布置气提提水腔,所述气提提水腔底部与舱养单元通过隔鱼网孔连通,通过气提提水腔内的气提装置与带滤装置不断将水提送至生物过滤腔内;所述生物过滤腔上设有与舱养单元连通的出水管,所述舱养单元内四根出水管的出水方向形成同向的环流状;所述导流板上安装螺旋桨推流装置,对两侧的舱养单元提供辅助的环流动力;所述舱养单元的上方还设有流水进水管,用于补充新的海水。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083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254108.3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藻培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微藻封闭式兼养培养法及其培养系统,将培养基、无菌水和微藻藻种加入至补料器内,然后输送至光反应器中恒速流动培养7-10天,光照强度为40-100μmol m-2s-1,培养温度为25-37℃,流速为0.2-0.6m/s;光反应器中的藻液流至收获分离器中,收获分离器中的70%-90%的藻液作为新鲜藻液从藻液收集口处排出,剩余10%-30%的藻液作为微藻藻种通过回流泵,从藻种加料口中回流至补料器内,同时补充培养基及无菌水后继续恒速流动培养,不断循环重复上述培养步骤,实现微藻的封闭式连续培养。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实现了微藻的连续化生产,提高了微藻的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408129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362713.8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的生物亲和性水处理填料,由可降解生物亲和性母粒和发泡剂制成,所述可降解生物亲和性母粒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40~70份、填充料10~40份、天然生物质粉末10~25份、吸附剂1~3份、营养盐0.5~1份、偶联剂0.5~1份、润湿剂0.5~1份、其它添加剂3~7份。本发明中制备得到的颗粒母料可以加工成多种形状的水处理弹性填料。加工方便,使用简单,材料选择广泛,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工艺要求做不同的调整,因而具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48751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518025.6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气提式循环水养殖鱼池系统,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在鱼池的周边设置一圈或一段排污处理池,所述排污处理池从前往后依次为沉淀池、精过滤池、生物净化池、消毒池和气提池;鱼池内的水通过排水管进入过滤池内,经过沉淀、过滤后溢流进入精过滤池,经过精过滤池过滤后,水从底部进入生物净化池中;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去除水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后,水溢流进入过滤消毒池,杀菌消毒后的水通过气提装置増氧后流回鱼池中。所述节能型气提式循环水养殖鱼池系统占地少,结构紧凑,一体化布局,提高了养殖规模及效率,投资小,设备简单,养殖成本低,水处理效果非常好,有利于该系统的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5693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67169.0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鱼类养殖池,鱼池底面中心设有至少1个栖息层结构,各栖息层结构相互叠加;栖息层结构包括斜撑,斜撑对水平的多孔隔板进行支撑,多孔隔板呈圆形,孔径大于颗粒饲料的最大直径;多孔隔板设至少1个过鱼孔,便于鱼上下跨层运动;鱼池的中心竖直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与水平的布水管连通,每个栖息层结构与至少4个布水管相对应;鱼池池底结构为中间高,四周低,坡度约3-5度;鱼池壁底部有一圈下凹的鱼池集污槽,集污槽下方设有若干排污管;鱼池侧壁设有回水管,回水管与进水管之间通过循环水泵提供水循环动力,并经过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增氧、杀菌等净化水处理环节后,重新循环利用经过滤净化后的洁净进水,从而完成循环水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02919175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451966.8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有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区域和水处理区域,水处理区域包括微滤机池,气浮池,黑暗处理区,生物处理区,紫外杀菌池、调节池和人工湿地,有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布置在透光的钢架大棚或砖混结构车间内,养殖区域位于养殖系统的中心位置,水处理区域环绕养殖区域布置,环绕式布局充分利用车间平面空间,使整个车间布局紧凑,本系统能有效拦截养殖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去除水体中的氨氮类物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使高颗粒物浓度水体可以集中收集并二次利用,有效减少因直接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浪费,养殖规模可大可小,养殖设施简单,系统投资小,适于以个体或家庭为单位从事水产养殖生产,有利于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