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497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10085128.8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形物排放的养虾系统,养殖池中心底部设有集污斗;固型污物排放装置自上而下从集污斗部位穿过养殖池,并与固液分离装置连通,固液分离装置的高度位于养殖池液面的下方;固型污物排放装置顶部设有一偏心电机,偏心电机产生的震动用于惊吓驱赶养固型污物排放装置附近附着的活虾;固型污物排放装置具有套管,套管上至少两个不同高度位置处开设排水口,套管底部位于集污斗高度处开设排污口,排水口与排污口的闸门由电动缸带动同步动作,且排水口与排污口闸门的开启和关闭呈相反动作。排放虾壳等固型污物的瞬间,出水口流速突然增大,减少排放时间,减少活虾逃逸的概率,同时排放之前对周围活虾进行驱赶,避免活虾逃逸。
-
公开(公告)号:CN117941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93317.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类长期游泳能力测定及行为分析用装置,涉及养殖产业测定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耐流试验水槽组、物理过滤箱、底部水处理槽、水体循环组件、摄像组件;耐流试验水槽组包括若干个耐流试验水槽,耐流试验水槽内设有鱼体活动限制空间;摄像组件,同时对所有耐流试验水槽中的鱼体进行记录;物理过滤箱,内部设有过滤单元,且底部呈镂空设置;底部水处理槽,包括前处理区、氨氮处理区、紫外杀菌区以及水体循环区,其中,前处理区处于物理过滤箱的下方,水体循环区中设有水体循环组件,水体循环组件与耐流试验水槽连通设置。本装置集自主推流、水质净化处理和行为观测等功能于一体,可记录试验期间试验鱼体外形及游泳姿态等行为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7930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8076.8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IPC: G05D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纯氧增氧工况下的溶解氧主动智能调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基于养殖参数样本的鱼类耗氧率数据集,将样本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鱼类耗氧率预测模型进行学习和训练;将训练好的鱼类耗氧率预测模型导入控制器,将实时的时间、溶解氧、温度、平均体重和投喂率作为关键样本参数输入鱼类耗氧率预测模型,通过所述鱼类耗氧率预测模型预测对应鱼池耗氧率;通过控制闭环电子针阀调节氧气流量使得鱼池耗氧率和鱼池增氧率达到平衡;从而实现达到溶解氧主动增氧。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211132.9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IPC: A01K6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水的管道式增氧装备,包括一管道,所述管道中设有一增氧段;所述增氧段的前部具有沿管内壁向前延伸并逐渐减小内径的收缩处,后部具有沿管内壁向后延伸并逐渐减小内径的扩张处;所述收缩处的后端与扩张处的前端之间固定设置一多孔刚性材料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与对应部位的管道外壁之间具有一环形空间,所述环形空间与管道壁上设置的纯氧接入口连通,纯氧通过多孔刚性材料注入管道内部。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文丘管在增氧效率和能耗损失方面的优化问题,解决纯氧的有效添加和调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497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85128.8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形物排放的养虾系统,养殖池中心底部设有集污斗;固型污物排放装置自上而下从集污斗部位穿过养殖池,并与固液分离装置连通,固液分离装置的高度位于养殖池液面的下方;固型污物排放装置顶部设有一偏心电机,偏心电机产生的震动用于惊吓驱赶养固型污物排放装置附近附着的活虾;固型污物排放装置具有套管,套管上至少两个不同高度位置处开设排水口,套管底部位于集污斗高度处开设排污口,排水口与排污口的闸门由电动缸带动同步动作,且排水口与排污口闸门的开启和关闭呈相反动作。排放虾壳等固型污物的瞬间,出水口流速突然增大,减少排放时间,减少活虾逃逸的概率,同时排放之前对周围活虾进行驱赶,避免活虾逃逸。
-
公开(公告)号:CN110731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52333.8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IPC: A01K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系统及控制方法,养殖系统包括收集装置、输送装置和围绕在收集装置外侧的至少一个养殖箱;养殖箱包括由上至下排布的若干养殖层,每个养殖层均设置有出口和驱赶装置;驱赶装置用于将养殖层内的水产品驱赶至出口;收集装置内部具有容纳腔,在容纳腔的侧壁上与每个养殖层的出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进腔口,进腔口和所述出口连接;容纳腔具有与其连通的出腔口;输送装置与出腔口连接,用于将容纳腔内的水产品向外输送。本发明的养殖系统,每个养殖层可以单独养殖水产品,充分利用养殖空间,避免养殖空间浪费;实现每个养殖层单独起捕水产品;通过设计驱赶装置、收集装置、输送装置,降低了起捕劳动强度,提高了起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63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49688.4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温度和流速下测试鱼类耗氧率的装置,呼吸室两侧通过快速螺栓依次与带有导流孔的导流板及呈锥形的导流装置密封连接;呼吸室的顶部通过快速螺栓与顶盖连接,顶盖顶部具有一带阀门的排气口;进水端的导流装置上设置进水水质监测探头,出水端的导流装置上设置出水水质监测探头;出水口设有阀门;进水端的导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流量计、变频水泵与水质处理装置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的导流装置的出水口与水质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水质处理装置与冷暖机组形成循环控温水循环系统。本发明可以调节水温和水体流速,且水质可控,减少因为水质突变而可能产生的影响,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并且大大降低使用人员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006813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526476.8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IPC: C02F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型转子碎气式气浮装置,包括箱体、电动机、传动轴、气泡发生器和泡沫收集罩;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的电动机,电动机下方连接所述的传动轴,传动轴的下方连接所述气泡发生器;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的泡沫收集罩;所述的传动轴为空心轴,传动轴上设置有进气口。装置具有能耗低、处理效果显著的特点,并且结构紧凑,体积小,维护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5693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167169.0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鱼类养殖池,鱼池底面中心设有至少1个栖息层结构,各栖息层结构相互叠加;栖息层结构包括斜撑,斜撑对水平的多孔隔板进行支撑,多孔隔板呈圆形,孔径大于颗粒饲料的最大直径;多孔隔板设至少1个过鱼孔,便于鱼上下跨层运动;鱼池的中心竖直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与水平的布水管连通,每个栖息层结构与至少4个布水管相对应;鱼池池底结构为中间高,四周低,坡度约3‑5度;鱼池壁底部有一圈下凹的鱼池集污槽,集污槽下方设有若干排污管;鱼池侧壁设有回水管,回水管与进水管之间通过循环水泵提供水循环动力,并经过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增氧、杀菌等净化水处理环节后,重新循环利用经过滤净化后的洁净进水,从而完成循环水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04304134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634997.6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鱼池(1),所述鱼池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竖流沉淀装置(3)连通,所述竖流沉淀器与调节池(5)连通,所述调节池(5)的第一出水口通过循环泵(10)与鱼池(1)上端的进水口连通;还包括发酵罐(7),所述发酵罐(7)内培养有益于鱼类生长的菌类,其上部出液口通过计量泵(9)与调节池(5)连通,调节池(5)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紫外杀菌装置(6)、补水泵(8)与发酵罐的下部进液口连通;发酵罐(7)内设置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反馈液位信号控制补水泵(8)的开启/关闭;定时补充适合菌落生长的营养物质进入发酵罐(7)。(3)与蛋白分离器(4)连通,所述蛋白分离器(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