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00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010843124.1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40/186 , G06F3/04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批量生成压力容器抗震报告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预设的Word模板,在预设的Word模板中写入压力容器抗震报告的信息做书签;利用用户交互界面将按照约定命名的压力容器抗震报告的信息作为输入项关联到预设的Word模板中的书签;基于编辑后的Word模板,利用用户交互界面生成Word报告。本发明中的方法过程中无需手动输入、插入等操作,利用程序高效,高质批量的生成Word版报告。本发明可以快速可靠的生成核电压力容器抗震分析报告,同时利用该工具可以批量、自动生成压力容器抗震分析报告,简便易操作,且具有高效率、低错误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6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50303.X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艳苹 , 詹自敏 , 刘诗华 , 刘树斌 , 宋建军 , 高福春 , 毛喜道 , 白伟 , 盛锋 , 弓振邦 , 刘嘉一 , 杨林民 , 余顺利 , 宁庆坤 , 陈丽 , 龙波 , 郑修鹏 , 刘宝君 , 彭星铭 , 兰天宝 , 宿昊 , 周航 , 高齐乐 , 王春明 , 王元珠 , 贾延杰 , 罗小华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8/24 , G06N3/04 , G06F111/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多专业协同力学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读取不同设计专业或数据中台的设计参数,进行参数化力学模型建立;针对不同类型的部件及其参数化力学模型,结合不同工况进行有限元计算;针对大量力学模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形成智能预测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部件设定优化设计目标与优化设计参数范围,使用全局优化算法进行智能设计寻优;将优化设计方案反馈给其他设计专业或者数据中台。本发明可以极大地提高核电站部件的力学计算效率与准确性,还能结合核电站设备的力学性能给出优化设计方案,为各部件的设计提供力学依据,解决不同计算人员得到的计算结果分散性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62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99260.5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航 , 兰天宝 , 陈丽 , 田金梅 , 宁庆坤 , 弓振邦 , 王艳苹 , 刘诗华 , 王元珠 , 王春明 , 龙波 , 宿昊 , 彭星铭 , 王骥骁 , 高齐乐 , 郑修鹏 , 盛锋 , 刘嘉一 , 杨林民 , 詹自敏
IPC: G06F30/27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管道的设计方法与系统,涉及核电工程领域。其中,核电管道的设计方法包括:获取核电站建设工程中核电管道的力学分析历史数据。根据核电管道的力学分析历史数据和至少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获取核电管道的力学仿真结果的预测模型。获取待设计的核电管道的设计数据。根据核电管道的力学仿真结果的预测模型和待设计的核电管道的设计数据,获取待设计的核电管道的力学仿真结果的预测数据。以及,判断待设计的核电管道的力学仿真结果的预测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标准与规范。本发明根据已有的工程模型数据来预测核电管道的力学仿真结果,并可以进一步给出可供参考的优化管道布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47836.2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林民 , 王艳苹 , 盛锋 , 兰天宝 , 余顺利 , 弓振邦 , 彭星铭 , 刘宝君 , 高齐乐 , 宿昊 , 刘诗华 , 王春明 , 王元珠 , 刘嘉一 , 詹自敏 , 龙波 , 陈丽 , 宁庆坤 , 郑修鹏 , 周航 , 赵秀军
IPC: G06F30/23 , G06F111/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工程设备有限单元法力学综合分析系统及方法,属于核工程设备力学分析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模型文件准备模块、计算文件准备模块、启动模块和计算分析模块,通过模型文件准备模块建立设备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划分有限元网格,形成模型文件,通过计算文件准备模块对所述模型文件定义评定准则相关参数、材料参数、边界条件和载荷,从而形成计算文件;通过启动模块读取所述模型文件和所述计算文件,选择分析模式后,通过所述计算分析模块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各种计算分析和评定,并输出计算和评定结果。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方法能够在定义好模型数据后自动实现有限元模型的计算与评定,应用简便,具有高效率、低错误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5186.0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原理的再生热交换器试验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水路、第二循环水路、蓄热器管路(10)和蓄冷器管路(12),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包括加热器(6),所述蓄热器管路(10)包括蓄热器(1),所述蓄冷器管路(12)包括蓄冷器(12b);所述再生热交换器试验段(5)均串联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水路,所述蓄热器管路(10)并联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所述蓄冷器管路(12)并联于所述第二循环水路,在试验条件更加接近电厂真实条件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再生热交换器试验对实验室用电额定功率的需求和空冷塔冷却能力需求,在提高了试验灵活性的同时节约了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07087.5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詹自敏 , 兰天宝 , 王艳苹 , 白伟 , 刘诗华 , 盛锋 , 弓振邦 , 刘嘉一 , 杨林民 , 余顺利 , 宁庆坤 , 陈丽 , 龙波 , 郑修鹏 , 刘宝君 , 彭星铭 , 宿昊 , 周航 , 高齐乐 , 王春明 , 王元珠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支架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有限单元法,对核电站支架进行参数化,并进行大批量建模和计算,再结合数据挖掘的方法统计分析计算结果,并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智能分析系统,使得该系统可以不使用有限元法即可预测核电站支架的计算结果,并通过数据的积累,可以给出支架的承载能力。本发明能够快速给出核电站支架的应力分析及评定结果,同时能对输入参数进行实时响应,该系统操作简单,且效率高、准确度高,可大范围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9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90026.2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航 , 宁庆坤 , 陈丽 , 田金梅 , 弓振邦 , 王艳苹 , 白伟 , 刘诗华 , 王元珠 , 王春明 , 高齐乐 , 刘嘉一 , 龙波 , 彭星铭 , 盛锋 , 杨林民 , 詹自敏 , 郑修鹏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epS模型融合的耦合结构加载方法,该方法将需要计算的管道模型与主回路模型用刚性单元相连接,在模型中设置一假约束点以保证用于合并的模型几何特性保持一致,通过在不同模型中修改该假约束点的约束刚度的方式,实现了在PepS中将主回路动力分析模型与相连管道模型进行耦合分析。本发明简化了与主回路相连管道的分析流程,使结构仿真分析的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99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43124.1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40/186 , G06F3/04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批量生成压力容器抗震报告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预设的Word模板,在预设的Word模板中写入压力容器抗震报告的信息做书签;利用用户交互界面将按照约定命名的压力容器抗震报告的信息作为输入项关联到预设的Word模板中的书签;基于编辑后的Word模板,利用用户交互界面生成Word报告。本发明中的方法过程中无需手动输入、插入等操作,利用程序高效,高质批量的生成Word版报告。本发明可以快速可靠的生成核电压力容器抗震分析报告,同时利用该工具可以批量、自动生成压力容器抗震分析报告,简便易操作,且具有高效率、低错误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658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069042.6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M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管道泄漏率的试验方法及系统,包括用介质生成装置生成相应的介质;通过质量流量计测量出介质质量;介质经混合器混合后从试验段处流出,冷凝装置将介质冷却并通过质量流量计进行测量,将测出的质量与输入的质量进行对比,如果二者结果相等或基本接近,则测量结果可信;否则,进行重复试验;将试验段切开,检测裂纹的表面粗糙度和流道,并将检测值作为泄漏率程序的输入,比较泄漏率程序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差别。本发明采用模拟裂缝尺寸的形式,建立流量和确定尺寸的关系,能够针对工程实际的真实裂缝进行实际工况下的泄漏实验,测定不同载荷、不同裂缝形式下的泄漏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053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68809.3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21C17/00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管道泄漏率试验中模拟管道泄漏的可调试验段装置,其结构包括“工”形机架,机架的上、下横梁之间设有固定的第一密封块和可水平移动的第二密封块,多个定位杆穿过“工”形机架的纵梁与第二密封块连接,定位杆与机架的纵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定位杆调节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之间的距离及平行度;在第一密封块上设有流体入口,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之间设有密封垫。本发明可以模拟不同壁厚管道破口,在试验段上安装压力、温度传感器,便于测量试验中破口处管壁上的实时温度压力,克服了采用实际管道试验中无法测量的缺点,同时节约试验成本,可重复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