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静密封的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94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254234.4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静密封的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其包括有压缩机、轮机、控制电机发电机一体机定子线圈以及控制电机发电机一体机转子,还包括组合体承压外壳以及主轴,控制电机发电机一体机转子、压缩机和轮机依次固定安装在主轴上,组合体承压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压缩机气体工质入口、轮机气体工质入口、轮机气体工质出口、压缩机气体工质出口和电缆插口;本方案中的上述热电转换系统将控制电机发电机一体机转子、压缩机和轮机通过设置有的主轴同轴布置,形成一个组合旋转体,整个组合旋转体布置在一个封闭的承压外壳内,因而只需要采用在相应的连接端口处采用静密封方式便可以保证内部高压气体工质不会向外界环境泄漏。

    一种用于提高乏燃料锆合金包壳材料韧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548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32757.6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锆合金包壳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锆合金包壳材料韧性的方法,用于对乏燃料组件的锆合金包壳进行处理,包括:步骤S1,将锆合金包壳温度维持在T0,并将锆合金包壳所处环境压力从P0升至P1;步骤S2,将锆合金包壳的温度从T0升至T1,同时将锆合金包壳所处环境压力从P1升至P2;步骤S3,维持锆合金包壳处于压力为P2、同时温度为T1的环境中,维持的时间长度为t0;步骤S4,将锆合金包壳温度从T1降至T0,同时将锆合金包壳所处的环境压力从P2降至P1;步骤S5,将锆合金包壳温度维持在T0,并将锆合金包壳所处的环境压力从P1降至P0。该方法不改变乏燃料组件的外观几何结构,不对正常乏燃料组件操作步骤产生负面影响。

    一种非能动及能动乏燃料水池空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2056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287798.9

    申请日:202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能动及能动乏燃料水池空冷系统,属于核安全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料厂房内的乏燃料贮存水池,乏燃料贮存水池内分为短期卸出乏燃料贮存区域和长期卸出乏燃料贮存区域;在燃料厂房外设置有空气冷却通道,空气冷却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加强空气流动的循环风扇;还包括池水冷却系统和空气冷却系统,每套冷却系统包括一个位于燃料厂房内的热交换器和一个位于燃料厂房外空气冷却通道内的空气散热器。本发明能够在正常及事故工况下保证乏燃料组件冷却,在极端事故工况(池底破口)下,通过空气冷却保证低功率水平乏燃料组件冷却,通过局部喷淋保证高功率水平乏燃料组件的冷却。

    一种能够自持流动的气冷反应堆主回路

    公开(公告)号:CN1120379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42701.5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主回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持流动的气冷反应堆主回路,包括设置在密封的组合体承压外壳内的主轴,还包括位于组合体承压外壳内并依次串联在主轴上的轮机、风机、控制电机转子,还包括位于组合体承压外壳之外的控制电机定子和热交换器,控制电机定子位于控制电机转子外围,共同构成带动主轴旋转的电机,组合体承压外壳与反应堆、热交换器连通;在电机的带动下,反应堆内的气体工质依次流经轮机、热交换器、风机,然后返回反应堆内。本发明提供的气冷反应堆主回路在正常运行时,主回路中的气体工质可以稳定自持循环流动,不需要外输电源,省略了供电所需配套的辅助设备,降低了主回路的复杂性,提高了主回路的可靠性。

    一种非能动及能动乏燃料水池空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2056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287798.9

    申请日:202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能动及能动乏燃料水池空冷系统,属于核安全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料厂房内的乏燃料贮存水池,乏燃料贮存水池内分为短期卸出乏燃料贮存区域和长期卸出乏燃料贮存区域;在燃料厂房外设置有空气冷却通道,空气冷却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加强空气流动的循环风扇;还包括池水冷却系统和空气冷却系统,每套冷却系统包括一个位于燃料厂房内的热交换器和一个位于燃料厂房外空气冷却通道内的空气散热器。本发明能够在正常及事故工况下保证乏燃料组件冷却,在极端事故工况(池底破口)下,通过空气冷却保证低功率水平乏燃料组件冷却,通过局部喷淋保证高功率水平乏燃料组件的冷却。

    一种能够自持流动的气冷反应堆主回路

    公开(公告)号:CN11203794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0842701.5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主回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持流动的气冷反应堆主回路,包括设置在密封的组合体承压外壳内的主轴,还包括位于组合体承压外壳内并依次串联在主轴上的轮机、风机、控制电机转子,还包括位于组合体承压外壳之外的控制电机定子和热交换器,控制电机定子位于控制电机转子外围,共同构成带动主轴旋转的电机,组合体承压外壳与反应堆、热交换器连通;在电机的带动下,反应堆内的气体工质依次流经轮机、热交换器、风机,然后返回反应堆内。本发明提供的气冷反应堆主回路在正常运行时,主回路中的气体工质可以稳定自持循环流动,不需要外输电源,省略了供电所需配套的辅助设备,降低了主回路的复杂性,提高了主回路的可靠性。

    一种用于提高乏燃料锆合金包壳材料韧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5480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232757.6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锆合金包壳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锆合金包壳材料韧性的方法,用于对乏燃料组件的锆合金包壳进行处理,包括:步骤S1,将锆合金包壳温度维持在T0,并将锆合金包壳所处环境压力从P0升至P1;步骤S2,将锆合金包壳的温度从T0升至T1,同时将锆合金包壳所处环境压力从P1升至P2;步骤S3,维持锆合金包壳处于压力为P2、同时温度为T1的环境中,维持的时间长度为t0;步骤S4,将锆合金包壳温度从T1降至T0,同时将锆合金包壳所处的环境压力从P2降至P1;步骤S5,将锆合金包壳温度维持在T0,并将锆合金包壳所处的环境压力从P1降至P0。该方法不改变乏燃料组件的外观几何结构,不对正常乏燃料组件操作步骤产生负面影响。

    一种实现增强传热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150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797004.5

    申请日:2018-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现增强传热的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环形热管、气缸、斯特林热机、曲柄,多根并排的所述的环形热管包围形成传热装置,每根所述的环形热管的底端放置在发热设备的外表面上,顶端与所述的气缸的顶部相连;所述的气缸内部装有所述的斯特林热机,底部以下设置所述的曲柄。利用本发明的实现增强传热的装置,能够利用热管及斯特林热机(尤其是β型斯特林热机),非能动的实现对设备的散热。

    一种运输容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092835U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21470319.8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容器,其包括:容器筒体;所述容器筒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嵌套的贮存套管、中间筒体和外筒体,且所述贮存套管与所述中间筒体之间形成有内部腔体,所述中间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形成有外部腔体;所述内部腔体内填充有阻燃隔热层,所述外部腔体内填充有减震层。本实用新型所述运输容器在核燃料运输过程中,既能在跌落事故工况下提高运输容器的贮存套管内放置的核燃料组件的抗冲击性能,又能在火烧事故工况下起阻燃隔热作用,减少事故工况下核燃料组件所受的影响,确保核燃料运输的安全性;而且,所述运输容器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易于操作,可实现免维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