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5665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373193.4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工程安装的虚拟仿真CAD‑CAE模型传递方法及装置,方法为:首先设备安装设计CAD模型生成;然后再次生成安装界面,粗化初步建立的安装网格;第三步;CAD‑CAE模型传递,通过CAD‑CAE传递模块搜索所述设备安装设计CAD模型数据,以转换成能被所述CAE系统识别的指令流,并将所述指令流输出至所述CAE系统预留的有限元模型转换接口,使所述安装网格生成安装体网格;最后CAE模型输出及仿真。本发明利用CAD‑CAE传递模块,满足了大型核电设备吊装、安装工况现场一体化模型传递的需求,无需二次建模,减少运算强度,节省仿真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1336066.9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8/241 , G06Q50/06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获取吊耳线性化路径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确定待测吊耳的每个部件的线性化起点位置;根据所述待测吊耳的类型确定应力线性化路径的筛选方向范围;基于所述待测吊耳,根据所述线性化起点位置和所述筛选方向范围确定最优线性化路径方向;根据所述最优线性化路径方向和所述线性化起点位置确定线性化终点位置。本发明取代手动定义线性化路径,避免手动选择路径引起的评定差异,可有效提高吊耳应力评定效率,提高应力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99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43437.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3K31/00 ,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焊接变形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焊接仿真时的材料参数;建立大型容器及支座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平均温度曲线法作为高效热源模型输入;设定焊缝形式及温度边界;进行多层多道焊接仿真,每层焊接仿真完成后,输出焊缝残余应力和法兰平面度;根据平面度,调整油缸承载力,继续进行下一层焊缝的仿真;仿真完成后进行不同焊接参数的焊接仿真,输出每层焊缝焊接仿真的残余应力、平面度及油缸承载力范围,构建数字孪生数据库;进行大型容器与支座的焊接工作;每层焊缝焊接完成后,记录法兰面平面度并根据数字孪生数据库调整油缸承载力;继续进行焊接直至完成。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精确的焊接仿真,并为工装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083022.4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洛阳星派数值仿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工艺与有限元协同仿真的碰撞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为:步骤一根据CAD模型计算安装设备和障碍物的三维数据;步骤二构建初级安装工艺与有限元仿真模型,构造和遍历混合层次树,判断出可能需要碰撞检测的接触节点范围,步骤三,第一层次包围球相交碰撞检测、第二层次包围球与有向包围盒相交碰撞检测、第三层次有向包围盒相交碰撞检测;步骤四,根据所述碰撞情况,形成安装工艺与有限元仿真模型。本发明采用多层次碰撞检测方法,在上层使用单一包围球来快速计算和检测几何物体,以消除不相交的物体,在中层使用包围球‑有向包围盒双层结构,下层使用紧凑的有向包围盒结构,以避免冗余节点的交集。由此融合了安装工艺CAD模型与有限元计算模型,减少了运算过程,提高了装置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29096.0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预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缺陷核级焊缝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方法。它包括:步骤一:试验方案设计及焊接坯料制备;确定焊接工艺、焊接坯料;步骤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根据试验方案中设计的CT试件尺寸和取样方向从焊接坯料上截取CT试件,在疲劳试验机上开展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通过试验,获取每个试件的a‑N值;步骤三: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参数不确定性建模;步骤四:含缺陷核级焊缝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该方法较传统的确定性寿命评估方法,评价结果更贴近工程实际。本发明紧跟核安全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我国核电寿命和可靠性评价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核电站的延寿提供参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