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02727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11792.4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04 , C12Q1/6844 , C12Q253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青枯菌的检测引物组、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本发明针对青枯菌16srRNA特异性靶基因设计和筛选了一套特异性检测引物组以及含有该检测引物组的检测试剂盒和利用该检测试剂盒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的检测方法,进而确定待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青枯菌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率好、检测时间短的优点,从样品处理到报告结果只需花4h不需要PCR仪和电泳仪,操作过程简单,比其他PCR技术具有更高的特异性。特别适合林业部门和企业自检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27930.4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6/00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檀香SaERF33蛋白和/或SaERF33基因及其在促进檀香精油合成中的应用,所述檀香SaERF3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首次在檀香中获得SaERF33基因,在檀香中过表达SaERF33基因能显著促进檀香精油的合成,并且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本发明为培育具有高精油合成效率的檀香新品种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在檀香品种培育及檀香精油的生产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53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19322.2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檀香的组织快繁方法,该方法为:把檀香茎段插入檀香生芽培养基中进行生芽培养,再插入檀香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长有丛生芽和根的檀香植株,檀香生芽培养基包括MS基础培养基,5‑9g/L琼脂、25‑35g/L蔗糖、40‑60ml/L椰汁和0.18‑0.20mg/L 6‑BA,檀香生根培养基包括1/2MS基础培养基,5‑9g/L琼脂、10‑20g/L蔗糖、40‑60ml/L椰汁、0.9‑1.1mg/L IAA、0.07‑0.09mg/L KT和0.00018‑0.00022mg/L TDZ。经过该方法能够高效得到檀香的再生苗,能够用于林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4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94732.1
申请日:2024-08-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 , A01H5/00 , A01H6/00 , C12Q1/6895 , C12Q1/68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檀香性状的方法,方该法为:通过基因工程操作,使檀香组织中高表达檀香NAC16基因;改善檀香性状包括:提高檀香组织中α‑檀香醇含量;消除或减缓干旱造成的檀香叶片变黄;消除或减缓干旱造成的檀香植株变矮;消除或减缓干旱造成的檀香植株二氧化碳同化速度变慢;消除或减缓干旱造成的檀香叶片气孔蒸腾水分散失;以及消除或减缓干旱造成的檀香植株生物量变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22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410767929.7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城中慢生根瘤菌及其用途。增城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zengchengense)RITF1218于2014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492。本发明是从黑木相思根瘤中分离筛选出的增城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zengchengense)RITF1218,该类菌株与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网脉相思(Acacia aneura)、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等结合能力,具有强的抗逆性,在固氮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22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768012.9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博罗中慢生根瘤菌及其应用。博罗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boluoense)RITF741,该菌于2014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491。本发明是从黑木相思根瘤中分离筛选出的博罗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boluoense)RITF741,该菌株能与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网脉相思(Acacia aneura)、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等共生结瘤,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固氮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87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27930.4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6/00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檀香SaERF33蛋白和/或SaERF33基因及其在促进檀香精油合成中的应用,所述檀香SaERF3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首次在檀香中获得SaERF33基因,在檀香中过表达SaERF33基因能显著促进檀香精油的合成,并且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本发明为培育具有高精油合成效率的檀香新品种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在檀香品种培育及檀香精油的生产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9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621449.3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檀香组织中α‑檀香醇含量的方法,步骤为:把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檀香AREB6基因转入农杆菌基因表达质粒,得到重组质粒;把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得到可以表达檀香AREB6基因的重组农杆菌;用重组农杆菌转化檀香植株,使檀香植株中α‑檀香醇含量提高;或者用重组农杆菌转化檀香愈伤组织,使檀香愈伤组织中α‑檀香醇含量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17888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0992829.3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香黄檀的组织快繁方法,该方法为:把降香黄檀茎段插入降香黄檀生芽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芽生根培养,得到长有丛生芽和根的降香黄檀植株,该降香黄檀生芽生根培养基包括MS基础培养基,4‑8g/L琼脂、25‑35g/L蔗糖、1.0‑2.0mg/L活性炭、15‑25ml/L椰汁、0.12‑0.18mg/L6‑BA和0.08‑0.12mg/L KT,PH为5.5‑6.0,培养温度为20‑28℃,培养光照时间为每日14‑18小时,培养光照强度为1500‑3000lx,培养时间为15‑20天。经过该方法能够高效得到降香黄檀的再生苗,能够用于林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226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410768012.9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博罗中慢生根瘤菌及其应用。博罗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boluoense)RITF741,该菌于2014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491。本发明是从黑木相思根瘤中分离筛选出的博罗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boluoense)RITF741,该菌株能与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网脉相思(Acacia aneura)、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等共生结瘤,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固氮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