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尖孢镰刀菌的哈茨木霉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1786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965391.0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一种抑制尖孢镰刀菌的哈茨木霉及其应用,该菌株已作为专利菌种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1468,保藏日期:2021年4月27日。室内对峙拮抗试验表明,T334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接种后72h,两菌落接触处形成明显的抗菌线,T334开始包围黄瓜枯萎病菌,抑制率达到78.0%;96小时后,T334的菌丝进入尖孢镰刀菌,菌丝无法正常发育而死亡,并在尖孢镰刀菌的白色菌落上开始产生T334的簇生孢子,此时抑菌率达到100.0%。进一步以优化的麸皮和竹粉为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T334的孢子产量较优化前增加了268.8%。

    类分子筛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4246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910183393.3

    申请日:2009-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分子筛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是煤粉、高锰酸钾及煤焦油或木焦油按(1.0-3.0)∶(0.01-0.05)∶1的重量比,在80-150℃下搅匀后,挤压成颗粒,将成型颗粒硬化1-3小时,然后将成型颗粒加热至250-500℃进行预炭化2-4小时,最后,采用按水蒸汽与二氧化碳之重量比为(1.0-5.0)∶1的活化剂,将经上述处理后的物料在650-745℃下活化反应2-10小时,即可制成类分子筛型活性炭;本发明具有制得的活性炭产品具有气相吸附效果好且其孔结构高度集中,能用于高纯气体的净化工艺,耐磨强度在大于98%等优点。

    类分子筛型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62799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510094024.9

    申请日:2005-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分子筛型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是煤粉与煤焦油或木焦油,在80-150℃下搅匀后,挤压成颗粒,将成型颗粒硬化1小时以上,然后将成型颗粒加热至250-500℃进行预炭化2小时以上,最后,采用按水蒸气与二氧化碳之重量比为(1.0-5.0)∶1的活化剂,将经上述处理后的物料在750-950℃下活化反应2-10小时,即可制成类分子筛型活性炭;本发明具有制得的活性炭产品具有吸附效果好且其孔结构高度集中,能用于高纯气体的净化工艺,耐磨强度在96%以上等优点。

    一种抑制尖孢镰刀菌的哈茨木霉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17862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65391.0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一种抑制尖孢镰刀菌的哈茨木霉及其应用,该菌株已作为专利菌种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1468,保藏日期:2021年4月27日。室内对峙拮抗试验表明,T334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接种后72h,两菌落接触处形成明显的抗菌线,T334开始包围黄瓜枯萎病菌,抑制率达到78.0%;96小时后,T334的菌丝进入尖孢镰刀菌,菌丝无法正常发育而死亡,并在尖孢镰刀菌的白色菌落上开始产生T334的簇生孢子,此时抑菌率达到100.0%。进一步以优化的麸皮和竹粉为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T334的孢子产量较优化前增加了268.8%。

    类分子筛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4246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183393.3

    申请日:2009-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分子筛型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是煤粉、高锰酸钾及煤焦油或木焦油按(1.0-3.0)∶(0.01-0.05)∶1的重量比,在80-150℃下搅匀后,挤压成颗粒,将成型颗粒硬化1-3小时,然后将成型颗粒加热至250-500℃进行预炭化2-4小时,最后,采用按水蒸汽与二氧化碳之重量比为(1.0-5.0)∶1的活化剂,将经上述处理后的物料在650-745℃下活化反应2-10小时,即可制成类分子筛型活性炭;本发明具有制得的活性炭产品具有气相吸附效果好且其孔结构高度集中,能用于高纯气体的净化工艺,耐磨强度在大于98%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