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崩落采矿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14585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66662.2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崩落采矿法,包括:沿深度方向划分矿体为若干个中段,中段包括自上而下的拉底水平、出矿水平和运输水平,拉底水平形成有若干个拉底巷道,出矿水平形成有若干个出矿巷道,若干个出矿巷道与若干个拉底巷道沿深度方向一一对应地设置,相邻两个出矿巷道之间形成有出矿进路,运输水平形成有连通出矿进路的运输巷道;在出矿进路的中部向上开凿切割天井,在切割天井内布置若干排上向扇形炮孔,向若干排上向扇形炮孔中填充爆炸物并沿开采方向顺次引爆,以形成聚矿槽的低位部分;在拉底巷道内布置若干排下向扇形炮孔,向若干排下向扇形炮孔中填充爆炸物并沿开采方向顺次引爆,以形成聚矿槽的高位部分;使聚矿槽上方的矿体自然崩落。

    深井厚大矿体方形采场的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2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85256.9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深井厚大矿体方形采场的开采方法,涉及采矿工艺技术领域。包括:将矿体划分为多个盘区,盘区的长为矿体厚度,并以所述盘区为回采单元;在每个所述盘区的内部,按照矿块形式布置,所述盘区内部的中段穿脉巷道沿矿体走向间隔平行布置出矿巷道,在所述出矿巷道两侧平行布置拉底切割巷道,所述中段穿脉巷道布置于所述盘区条形矿柱内,在出矿巷道中,按照预设角度为间隔掘进出矿进路;其中,回采顺序是从所述矿体中间位置开始,呈一字形向两侧矿柱后退式回采。由此,中段采用超大盘区棋盘式布置后退式回采,能充分发挥盘区间及盘区内矿柱的支撑作用,有效保障采场的作业安全,且出矿线路短,能充分发挥采场的生产能力。

    自然崩落法矿山崩落顶板及空区高度监测装置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7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14437.9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崩落法矿山崩落顶板及空区高度监测装置系统,其包括第一传感器、计数器和测距仪,第一传感器位于钻孔内且可在钻孔内沿上下方向移动,第一传感器可产生声音并记录声音,计数器与第一传感器相连,第一传感器在钻孔内移动时可带动计数器转动,计数器可产生转动信号以记录第一传感器在钻孔内的深度数据,测距仪设在钻孔远离崩落顶板的一端,测距仪用于测量并记录钻孔远离崩落顶板的一端与崩落矿石堆的表面的距离,测距仪测量的数据与计数器测量的数据之差为空区的高度。本发明实施例的自然崩落法矿山崩落顶板及空区高度监测装置系统可以对矿山崩落顶板位置及空区高度的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矿山的生产安全性。

    露天矿充填开采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84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26495.9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充填开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露天矿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S2: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开采,并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保留设定宽度的矿岩以形成隔离带;S3: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矿岩开采完成后,在所述第二区域内继续开采,并将开采产生的尾矿回填至第一区域内形成填充体;S4:所述第二区域内开采完成后对开采后的所述第二区域回填。本发明实施例的露天矿充填开采方法具有开采效率高、无尾矿外排、边坡治理及时的优点。

    露天坑的填充结构及露天坑的填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0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42017.3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天坑的填充结构及露天坑的填充方法,其中,种露天坑的填充结构包括:隔离层,设置在露天坑的坑底,隔离层内填充有第一浆料;第一填充区域,设置在隔离层的上方并与破碎岩体边坡相邻设置,第一填充区域内填充有多层第二浆料,第一浆料的强度大于第二浆料的强度;第二填充区域,设置在隔离层的上方,第二填充区域包括露天坑内除第一填充区域以外的区域,第二填充区域内填充有多层第三浆料,第二浆料的强度大于第三浆料的强度;修复层,设置在第一填充区域和第二填充区域的上方;植被层,种植在修复层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露天采坑容易造成地质灾害且会威胁井下生产的问题。

    井下降温系统
    9.
    发明公开
    井下降温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33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72743.4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井下降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井下降温系统。井下降温系统包括地面降温组件和井下降温组件,地面降温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空气压缩机、液化部件和主储罐;井下降温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主输送管路、分储罐、气化器,主输送管路的进口和主储罐的出口相连,气化器的出口与工作面连通。本发明的井下降温系统,能够提高井下降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54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7041.X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矿体划分为多个采场,采场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采场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S2、在矿体内开设相互连通的凿岩巷道和凿岩硐室,凿岩巷道的长度方向和凿岩硐室的长度均为第一方向,凿岩硐室位于待开采的采场的上方,凿岩硐室的至少部分的底面构成待开采的采场的顶面,凿岩巷道的至少部分向下倾斜设置,凿岩巷道位于凿岩硐室的上方;S3、对待开采的采场进行开采,完成开采后的采场形成与凿岩硐室连通的采空区;S4、将充填管的出口布置在凿岩巷道内,凿岩巷道内的充填管排出的充填料浆可通过凿岩硐室流入对采空区内。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具有减少成本并提高开采效率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