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炉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671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451663.X

    申请日:2015-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还原炉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处于第一温度范围的第一换热介质通过还原炉中的第一换热通道,并将第一换热介质升温至第二温度范围后通入换热单元中;换热单元通过连接管道将原料单元的第二换热通道中的第二换热介质由第三温度范围升温至第四温度范围,并将第一换热介质降温至第一温度范围后通入第一换热通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还原炉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还原炉中余热的回收再利用,进而大幅度地降低了原料单元的采热成本。

    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及其氧气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9632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51060.7

    申请日:2011-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电解碱溶液以得到粗氢和氧气;对所述粗氢经过纯化装置后依次进行除氧、脱水、干燥以得到纯度高于99.999%的纯氢,并得到浓度高于99%的氧气;以及对所述浓度高于99%的氧气回收并对其进行稀释以获得含有氧气含量为21-25%的富氧空气并送入燃烧设备中进行富氧燃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通过将电解制氢中的副产物即高纯度的氧气回收利用起来,而不是直接排放掉,实现了节能降耗,另外节省了用于富氧燃烧的氧气的制造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中采用的氧气回收系统。

    还原炉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671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51663.X

    申请日:2015-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还原炉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处于第一温度范围的第一换热介质通过还原炉中的第一换热通道,并将第一换热介质升温至第二温度范围后通入换热单元中;换热单元通过连接管道将原料单元的第二换热通道中的第二换热介质由第三温度范围升温至第四温度范围,并将第一换热介质降温至第一温度范围后通入第一换热通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还原炉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还原炉中余热的回收再利用,进而大幅度地降低了原料单元的采热成本。

    定压补水装置
    4.
    发明公开
    定压补水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8122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02109.5

    申请日:2022-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水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压补水装置,包括水箱,其上设有供水阀、排水阀、水位监控装置和压力监控装置;定压塔,设置在所述水箱上方,与所述水箱连通,在所述定压塔上设置有排气阀以及与加压装置相连的加压阀;补水阀,设置在所述水箱或定压塔上,用于向所述水箱内补水;可编程控制装置,与所述水箱和定压塔上各个阀门以及所述补水阀相连,当其内水位较低时,打开补水阀进行补水,当其内水位较高时打开排水阀进行排水,当其内压力较低时,打开加压阀,当其内压力较高时,打开排气阀,使该定压补水装置能够在预设的压力范围和水位范围内稳定地运行。

    还原炉余热回收利用的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0419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51589.1

    申请日:2015-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还原炉余热回收利用的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包括:还原炉,设置有第一换热通道;原料单元,用于向还原炉提供反应原料,且原料单元中设置有第二换热通道;换热单元,换热单元的入口连接于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且换热单元的出口连接于第一换热通道的入口;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由于换热单元的入口连接于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且换热单元的出口连接于第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且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从而通过换热单元,将还原炉中富余的热量转移至原料单元,从而大幅降低原料单元的采热成本,实现了还原炉中余热的回收再利用。

    闪蒸余热回收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7459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82994.1

    申请日:2020-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蒸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卧式罐体、蒸汽出口组件和挡板组件,卧式罐体限定出罐腔,卧式罐体上设有与罐腔连通的进水口;卧式罐体的一侧壁中部沿长度方向间隔开地布置有与罐腔连通的多个高压高温水入口;蒸汽出口组件形成有蒸汽流出通道,蒸汽出口组件安装在卧式罐体顶部;挡板组件有多个,多个挡板组件设置在罐腔中且与多个高压高温水入口一一对应,多个挡板组件与卧式罐体的侧壁共同限定出缓冲室,多个高压高温水入口与多个缓冲室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挡板组件的侧部均设有流水口。本发明的闪蒸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对高压高温水进行余热回收,实现能源循环利用,气液分离效果好,闪蒸效率高,结构简单且调整方便。

    还原炉余热回收利用的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04193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451589.1

    申请日:2015-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还原炉余热回收利用的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包括:还原炉,设置有第一换热通道;原料单元,用于向还原炉提供反应原料,且原料单元中设置有第二换热通道;换热单元,换热单元的入口连接于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且换热单元的出口连接于第一换热通道的入口;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由于换热单元的入口连接于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且换热单元的出口连接于第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且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从而通过换热单元,将还原炉中富余的热量转移至原料单元,从而大幅降低原料单元的采热成本,实现了还原炉中余热的回收再利用。

    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及其氧气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96321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110251060.7

    申请日:2011-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电解碱溶液以得到粗氢和氧气;对所述粗氢经过纯化装置后依次进行除氧、脱水、干燥以得到纯度高于99.999%的纯氢,并得到浓度高于99%的氧气;以及对所述浓度高于99%的氧气回收并对其进行稀释以获得含有氧气含量为21-25%的富氧空气并送入燃烧设备中进行富氧燃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通过将电解制氢中的副产物即高纯度的氧气回收利用起来,而不是直接排放掉,实现了节能降耗,另外节省了用于富氧燃烧的氧气的制造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中采用的氧气回收系统。

    供热装置及换热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8222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54747.6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及换热系统,涉及多晶硅制备技术领域。该换热装置包括还原炉,所述还原炉包括炉筒和底盘,所述炉筒包括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底盘包括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分别与一能够提供换热原料的供料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用于与一待加热装置连通。本公开的换热装置及换热系统可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闪蒸余热回收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006777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157236.7

    申请日:2020-0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闪蒸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卧式罐体、蒸汽出口组件和挡板组件,卧式罐体限定出罐腔,卧式罐体上设有与罐腔连通的进水口;卧式罐体的一侧壁中部沿长度方向间隔开地布置有与罐腔连通的多个高压高温水入口;蒸汽出口组件形成有蒸汽流出通道,蒸汽出口组件安装在卧式罐体顶部;挡板组件有多个,多个挡板组件设置在罐腔中且与多个高压高温水入口一一对应,多个挡板组件与卧式罐体的侧壁共同限定出缓冲室,多个高压高温水入口与多个缓冲室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挡板组件的侧部均设有流水口。本实用新型的闪蒸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对高压高温水进行余热回收,实现能源循环利用,气液分离效果好,闪蒸效率高,结构简单且调整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