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1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821995.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锚式挡土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用于防止边坡内的填土区出现坍塌,包括锚固件与挡土结构,所述锚固件位于边坡内,所述挡土结构与所述锚固件之间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挡土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锚固件连接;所述拉杆在边坡内倾斜设置,所述拉杆与所述挡土结构连接的一端高于所述拉杆与所述锚固件连接的一端,本发明将锚固件埋设在边坡底面以下,而非仅限于填土边坡内,使锚固件深入至边坡稳定土体中,从而充分利用稳定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摩擦力提供更大的反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22245.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施工装置,包括桩机本体和管桩,所述桩机本体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设有静压机构和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设置在所述静压机构上方,所述静压机构包括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连有夹持机构,所述管桩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所述破碎机构为潜孔锤,所述潜孔锤能够伸入到所述管桩内。通过在静压施工的桩机上增加破碎机构,针对静压过程中遇到的孤石或硬岩层进行破碎,持了管桩静压法施工原有的噪音小、振动小和粉尘污染少的优势,同时使管桩静压施工适用的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4139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03732.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陡岩质边坡种植环境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植物生长条件的试验装置和方法。本发明充分考虑了高陡岩质边坡的地形条件和地下水状况,通过设计水槽与填充槽连通,模拟地下水,通过在填充槽内填充不同土类型的复合材料实现不同毛细上升高度,模拟地下水浸润现象,从而模拟现场山体的地下水赋存情况,在本方案中,山体坡度和地下水位、浸润线可根据实际工况调整,工况适应性好,为研究高陡岩质边坡种植技术和生态恢复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220284831U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21806170.X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斜桩复合土钉墙,包括:压顶冠梁、支护面板、微型斜桩及土钉;若干所述微型斜桩深入到土地内,若干微型斜桩沿待开挖的基坑的边缘布置,位于基坑的每条边的微型斜桩沿直线排成一排;沿直线排成一排的微型斜桩顶部施工有一个压顶冠梁,压顶冠梁将该排的微型斜桩连接在一起;每相邻两个微型斜桩之间设有若干土钉,土钉插入基坑的坑壁内;所述支护面板覆盖在施工有压顶冠梁、微型斜桩及土钉的基坑的坑壁上。本实用新型用于临时基坑或永久边坡支护,能够提高墙体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20166944U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21659385.3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椅型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上排桩、水平支挡桩、斜撑、连梁和下排桩,所述上排桩用于支护基坑的上台阶,所述下排桩用于支护所述基坑的下台阶,所述水平支挡桩位于所述上排桩和所述下排桩之间,所述斜撑连接所述水平支挡桩和所述上排桩,所述连梁连接所述水平支挡桩和所述下排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支护变形量小,在基坑内不需要设置水平内支撑,简化了基坑支护结构和施工工序,土方开挖及后期主体结构施工方便,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9710305U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21001992.0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成孔植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成孔植桩定位的装置模块、控制装置,其中装置模块包括整体呈内凹外凸的第一环片,第一环片的至少一侧壁上设有支撑件,第一环片的首尾端分别朝向支撑件所在侧折弯从而形成连接部,连接部用于对接另一装置模块,连接部的伸出长度小于或等于支撑件到第一环片的径向间距,即连接部的折弯端不超出支撑件外轮廓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限制预制桩在孔内可移动空间,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桩身的偏心和垂直度在允许范围内,这样利于减少人工实时纠偏的干预,避免因现场人工测量反馈不及时而造成质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377312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1935765.5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支护系统,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扩大冠梁和内支撑,扩大冠梁底部设置有支护桩,相邻支护桩呈锯齿状布置,内支撑连接在扩大冠梁上,应用到开口式基坑阳角处时,与传统的开口式基坑阳角处单侧排桩相比,由于支护桩采用锯齿状布置,使支护桩呈锯齿状排布,增大了支护桩与土体的接触截面,从而增大了支护桩的水平承载力,使支护桩在不增大桩径的情况下能够承受内支撑产生的较大水平力,并将传统的冠梁设置为扩大冠梁,使扩大冠梁能够充分连接呈锯齿状布置的支护桩,由于不用增加支护桩的桩径,实现了既不增加支护桩的施工工程量,又增大开口式基坑阳角支护的可靠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