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2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6798.3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龙敏健 , 罗宗礼 , 耿大将 , 王建春 , 黄晨光 , 陈学朋 , 郭奇 , 陈凯 , 王海军 , 江阿亮 , 金学胜 , 刘睿 , 熊鼎飞 , 曹俊镐 , 赵绪华 , 罗海星
IPC: G06F30/20 , G06F18/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环形索承网格结构高效高精度索网提升控制系统及应用,包括:径向索与环向索协同提升模块;预应力施加与索网形状控制模块;环向索检测模块:获取环向索的实时3D张拉模型,并与预设的实时3D预设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张拉过程状态,并基于评估结果,生成张拉预警信号;张拉速度调节模块:对已完成的张拉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是否为张拉速度导致,并基于评估结果对张拉速度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关系模型计算并调整后续张拉过程中的径向索预应力张拉速度与工装下拉索下拉力张拉速度,确保索网张拉过程稳定、精确,进一步提升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索网提升施工的可靠性与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27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46445.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环形索承网格结构施工智能馈控系统及应用,包括:在索力需要调整时,构建索力测试范围,选取若干索力值作为测试索力值,基于每次模拟测试的测试索力值以及上部网格结构的状态参数,处理分析得到非线性表现值,根据非线性表现值判断上部网格结构的结构特征,选择匹配的迭代方法,使其索力调整更加准确,融合了上部网格结构安装时索力调整要求进行迭代优化,实现索力准确调整的同时,保障结构安装的安全稳定,并且根据结构不同的迭代方法,匹配对应的迭代收敛机制,在索力优化准确迭代的基础上,提高迭代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04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12215.4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翟光耀 , 王建春 , 耿大将 , 龙敏健 , 黄晨光 , 陈燕强 , 崔立会 , 方宇 , 马明国 , 金学胜 , 向俊志 , 匡晓静 , 宗丽 , 檀斌旭 , 王锋 , 孙旭 , 张建静 , 刘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量或分析材料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自愈合性能试验装置,解决了需要反复挪移混凝土试件,不便于实际操作的问题,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两个活动座,底座安装有用于驱动两个活动座升降和旋转的升降旋转结构,两个活动座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一个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上方设有第二弧形板;所述活动座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移动的位置调整组件,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上均设有密封单元,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设有加压块;不需要反复挪移圆柱形混凝土试件,方便对圆柱形混凝土试件进行自愈合性能试验,提高了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64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38813.9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搬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大面积金属屋面辅助搬运装置,包括支撑单元、抬升单元、卸料单元和推料单元。本发明的驱动电机带动转盘旋转,而转盘上的凸轮槽位置同步发生变化,进而可以带动导向杆和连接杆水平往复运动,当连接杆移动的时候,连接杆上的摇臂拉动抬升板移动,抬升板在摆臂的限位下发生旋转,而抬升板上的工件可以倾斜向上抬升,起到了送料的目的,操作更加简单,并且在抬升板移动的时候,抬升板上的同步轴上的斜杆在第一凹槽中移出,带动斜杆整体发生偏转,斜杆带动同步轴旋转,同步轴带动按压臂偏转,按压臂对底部的工件进行挤压夹持,起到了固定的目的,在斜杆移动到第二凹槽的时候,自动解锁,使得操作更加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1410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69336.2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立会 , 龙敏健 , 耿大将 , 翟光耀 , 王建春 , 陈凯 , 陈燕强 , 方宇 , 向俊志 , 匡晓静 , 王亮亮 , 冀磊 , 葛浩淼 , 张冬青 , 陶崇 , 吴灵 , 王启明 , 胡晓梅
IPC: B23K37/02 , B23K37/00 , B23K37/04 , B23K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磁钢和碳素钢接头辅助焊接装置,针对无磁钢的塑性差,因此抗拉性能比碳钢差。因此将两者焊接连接时,在焊接热应力的作用,将导致焊缝在无磁钢一侧出现剥离现象。无磁钢导热性差,在焊接热影响区容易出现过热组织,形成脆断,影响焊接质量,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焊接平台,所述焊接平台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且防护框的内部设置有焊接模块,且焊接模块包括L安装板一,所述防护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工装盖板。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无磁钢和碳素钢接头辅助焊接装置,具有对焊接过程中焊接点温度进行均匀降温操作,避免无磁钢管本体与碳素钢管本体一方出现焊接过热,提升焊接质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2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46445.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环形索承网格结构施工智能馈控系统及应用,包括:在索力需要调整时,构建索力测试范围,选取若干索力值作为测试索力值,基于每次模拟测试的测试索力值以及上部网格结构的状态参数,处理分析得到非线性表现值,根据非线性表现值判断上部网格结构的结构特征,选择匹配的迭代方法,使其索力调整更加准确,融合了上部网格结构安装时索力调整要求进行迭代优化,实现索力准确调整的同时,保障结构安装的安全稳定,并且根据结构不同的迭代方法,匹配对应的迭代收敛机制,在索力优化准确迭代的基础上,提高迭代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3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25715.1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12 , E02D29/14 , E03F3/04 , E03F5/04 , E03F5/14 , B01D29/01 , B01D29/96 , B01D29/64 , E06C9/12 , E06C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暖通室外热力管线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库顶板热力管线敷设的检查井,包括支撑单元、安装单元、翻转清理单元和移位攀爬单元。本发明的井盖打开后,此时井盖上的压板和顶杆分离,达到了解锁的目的,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顶杆向上移动,顶杆底部的推杆同步移动,推杆带动翘板发生旋转,翘板可以带动围板绕着井口底部旋转,围板旋转过程中,过滤网自动旋转,起到了自动拆卸滤网的目的,并且在围板旋转过程中,围板上的插杆可以在挤压轨道上滑动,通过挤压轨道可以使得插杆不断向围板处移动,插杆推动末端的刮板滑动,而刮板可以在过滤网表面滑动,最终在过滤网翻转完毕的时候,自动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方便后期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8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51695.0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撑梁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伸缩式的支撑梁构件,包括第一横梁体、中间梁、第二横梁体、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横梁体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体数量和第一横梁体的数量相同且活动设置在第一横梁体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横梁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梁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横梁体上均设置有中间梁,所述支撑梁构件还包括固定组件以及伸缩驱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中间梁和第二横梁体之间,所述伸缩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横梁体和中间梁之间;保证整个可伸缩的支撑梁构件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缩短了对支撑梁构件的装配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93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057218.6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越多隧道的桩基施工方法及结构,本发明是在已建地下交通的隧道盾构结构或规划地下交通的隧道盾构结构两侧的盾构保护线外侧设置钻孔灌注桩,隧道盾构结构两侧的钻孔灌注桩沿隧道盾构结构走向线性布置;然后在钻孔灌注桩上设置纵向转换基础梁和横向转换基础梁;地面建筑的墙柱设在纵向转换基础梁和横向转换基础梁上。本发明突破了传统桩基和结构布置的不足。既能满足建筑结构自身承载力和安全性要求,又能提供地下较大空间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地下地上空间综合利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7050.0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开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模拟基坑开挖引起隧道变形的试验装置及方法,针对传统的隧道侧基坑开挖引起隧道变形不能直观的通过模拟器表现出来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夹持机构和模拟土壤压力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撑底座上表面左右两侧靠近边缘处的侧夹持板。本发明在正常未开挖的情况下隧道支撑管所受到的弯矩为零,一旦其中一侧开始挖掘,此时该侧上下两个施力压块失去平衡,反应在模拟土层上即为土层的内应力发生变化,此时再观察隧道支撑管各个关键位置的压力值变化即可推测计算出隧道位置产生的形变,若不及时支护甚至可以直接看出隧道支撑管的弯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