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0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79437.1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机房用防火隔声门,属于设备机房防火隔声技术领域,该设备机房用防火隔声门包括门体、隔热中空结构以及隔声填充结构,所述门体固定在门框上;所述门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所述隔热中空结构,所述隔热中空结构的内部填充有导热系数低、热阻大的惰性气体,用于实现所述门体的防火性能;所述隔热中空结构的内部固定有所述隔声填充结构,所述隔声填充结构用于减小声音经过所述门体时的传播;所述门体与门框之间固定有密封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机房用防火隔声门,能够解决现有防火隔声门通常需要采用较厚的钢材或其他耐火材料,导致门的重量较大,安装和维护较为困难,同时无法有效减少机房内部和外部的噪音传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7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74999.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E04F13/072 , E04F13/075 , E04B1/68 , B24B7/22 , B28D1/22 , B28D7/00 , B32B9/04 , B32B1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声装饰石材及制备方法,属于吸声装饰石材技术领域,该吸声装饰石材包括石材层以及吸声层,所述石材层与所述吸声层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用于组成建筑墙面;所述石材层与所述吸声层平行设置,其平行方向的截面的尺寸相同,所述石材层用于固定建筑墙面并对建筑的墙面提供装饰,所述吸声层用于吸收所述石材层固定的建筑墙面内部空间的声音以达到吸声的效果;所述石材层的厚度为25cm,所述吸声层的厚度为2cm,所述石材层与所述吸声层之间的距离为12cm;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声装饰石材及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装饰石材的表面通常是光滑的,缺乏特殊的吸声结构,吸声效果有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124299.5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V20/40 , G06V10/74 , G06F16/783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机械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碳排放技术领域,该施工机械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介质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计算碳排放量的施工机械的实时工作录像;根据预设的施工机械动作库,对实时工作录像进行拆分,得到多个录像段;对每个录像段进行动作提取,得到施工机械的施工动作,以及每个施工动作的持续时长;根据预先设置好的施工动作‑碳排放数据库,计算每个施工动作的碳排放量;采用预先训练好线性回归模型的对每个施工动作的碳排放量进行修正;对全部施工动作的碳排放量进行加和,得到施工机械的碳排放量;解决传统方法依赖简单对应难以适应复杂情景的问题,提升了碳排放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69043.7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机场的光伏板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光伏板包括光伏组件和支撑光伏组件的光伏支架,光伏组件设计成锯齿状分布,相邻矩形光伏单元之间的连接夹角为九十度,可以将入射的太阳光按原角度反射回去,减少太阳光经过光伏电池板反光后对空中飞行员和地面塔台管制人员的影响,提高飞行安全。光伏发电系统设有轨迹追踪模块和方向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每天的黄道角度变化控制光伏组件旋转相应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同时,避免因黄道角度的变化而使得太阳光无法直射向光伏板,克服了因黄道角度变化后太阳光从侧面射入光伏板而反射到空中飞行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71823.5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场跑道振动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若干图像监测单元、跑道监测单元、管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获取飞机起降时间、速度和/或飞机型号信息,并在识别到飞机起降时,触发获取当前的跑道传感信息;将获取到的飞机信息与跑道当前的传感信息作为一个信息组合进行储存;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将若干储存的所述信息组合作为样本数据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建立飞机起降信息与跑道信息的映射关系;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飞机跑道土基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机场跑道状态进行持续性检测反馈信息不足,缺乏与机场使用情况进行有机联合,问题发现不及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80409.5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既有玻璃幕墙牢固度检测方法,属于玻璃幕墙技术领域,该非接触式既有玻璃幕墙牢固度检测方法包括:在既有玻璃幕墙外侧布置低频噪声源,在既有玻璃幕墙内侧布置声学照相机;启动低频噪声源,发出频率为既有玻璃幕墙计算出的临界频率附近的低频噪声;根据声学照相机检测幕墙内侧噪声情况,判断既有玻璃幕墙是否发生低频噪声穿透现象;若发生低频噪声穿透现象,则计算低频噪声穿透度;根据所述低频噪声穿透度计算既有玻璃幕墙的安装牢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检测的物理量多,检测时间长,且会对玻璃幕墙的封胶造成破坏,不能高效准确的得到既有玻璃幕墙牢固固定的结果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17333.6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学成像技术的墙内管道路径分析方法,属于声学成像技术领域,该基于声学成像技术的墙内管道路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管道的全部开口处以及墙外暴露的部分管道,并建立包含有管道开口以及暴露部分的残缺管道三维图;将管道的全部开口均分为第一开口集和第二开口集;在每个开口处加载不同频率的连续脉冲声激励,并在第二开口处进行拍摄;对每个声学图像进行频率拆分,并计算每个声学频率的声强;对于任一声学图像以其对应的第二开口作为声音出口,计算声音出口和入口的距离;对两个开口集中的每一项进行交换,并重复进行步骤S30~S50;根据任意两个开口处的距离,对残缺管道三维图进行修补,得到基础管道三维图。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69929.1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施工机械的碳排放测量系统。系统包括:多个碳边缘采集模块、网关、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每一碳边缘采集模块均可拆卸固定于对应的施工机械上;用于采集施工机械的振动数据,并在满足预设发送条件时通过网关将所述振动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用于分析施工机械的振动数据,获取所述施工机械的工作数据;工作数据包括施工机械的若干动作,以及每一动作的持续时长;服务器根据施工机械的动作和所述动作的持续时长,计算施工机械完成动作的碳排放;服务器记录施工机械每个动作的碳排放并保存至数据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机械管理难度大导致的碳排放测量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87539.3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装修式预制大模块建筑及施工方法,包括上预制大模块,下预制大模块,所述上预制大模块,下预制大模块结构相同,均包括顶板以及连接在顶板底部的若干带有装饰面的外墙,顶板底部设有吊顶,外墙内侧设有装配式墙面,装配式墙面底端之间设有架空地板,架空地板铺设在下预制大模块中的顶板顶部;上预制大模块通过外墙底部设置在下预制大模块的顶板顶部,上预制大模块的外墙的边缘区域设有第一钢筋部,下预制大模块的顶板顶部设有与第一钢筋部配合并错位设置的第二钢筋部,第一钢筋部与第二钢筋部进行错位插接并形成混凝土浇筑区;上预制大模块与下预制大模块之间设置接缝封堵装置,通过接缝封堵装置能够将混凝土浇筑区封闭。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53003.7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斜形作业面上的混凝土条体滑模成型装置和使用方法,包含有安装在移动臂上的滑模本体(1)、设置在滑模本体(1)上的第一料斗(2)、设置在滑模本体(1)上的第二料斗(3),通过滑模本体(1),实现了对混凝土砂浆进行聚集成型制得混凝土条体,通过第一料斗(2),实现了对滑模本体(1)进行混凝土砂浆注入,通过第二料斗(3),实现了对滑模本体(1)注入的混凝土砂浆过量部分进行储存,实现了在斜形作业面上进行混凝土条体滑模成型的混凝土砂浆处于具有自重作用下的补给余额状态中,解决了对混凝土滑模都是在连续平整的施工表面上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斜形作业面上的混凝土条体施工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