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现浇免拆模保温外墙一体化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6623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91436.9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现浇免拆模保温外墙一体化体系,其中墙体内侧铺设内侧铝模,形成外侧平整度的基准面;所述外侧顶部铝模设置在墙体外侧顶部形成定位基准面,硅墨烯保温板与外侧顶部铝模以及相互之间相互拼接布设在所述墙体外侧;外侧顶部铝模与所述内侧铝模之间,以及硅墨烯保温板与所述内侧铝模之间通过若干的对拉螺杆组件进行加固;外侧顶部铝模与内侧铝模在墙体到达拆模条件后将先行拆除,并针对拆除对拉螺杆组件的硅墨烯保温板通过螺杆洞封堵保温钉模块封堵螺杆洞,且与墙体进行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实现硅墨烯保温板超高精度安装,确保外表面平整度,实现薄抹灰,确保外立面装饰观感和效果,节省成本和工期。

    一种新型泵管减振降噪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362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29870.5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泵管减振降噪装置,包括竖向泵管、橡胶层、带环形板抱箍和若干个减振降噪模块;所述橡胶层包裹于竖向泵管侧壁,所述带环形板抱箍装配于橡胶层外围;所述若干减振降噪模块相应地设置于带环形板抱箍圆柱壁上;所述减振降噪模块包括配重盒、竖向弹簧模块、横向弹簧模块和若干插入式配重块;所述若干插入式配重块插入至配重盒内对配重盒提供质量,所述竖向弹簧模块的两端分别与配重盒底端以及带环形板抱箍的环形板连接;所述横向弹簧模块的两端分别与配重盒侧壁以及带环形板抱箍圆柱壁连接。本方案其能够根据不用场景和工况动态调整参数以及能够实现泵管在三个方向的减振,大大提高了泵管减振降噪装置的可靠性。

    一种应用于建筑变形缝中的绿色低碳耗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59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71902.2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建筑变形缝中的绿色低碳耗能装置,设置于变形缝中,包括预埋钢板,传动组件以及耗能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预埋钢板进行间接连接并驱动连接耗能组件;通过变形缝两侧结构在垂直于变形缝方向产生相对位移时,使得传动组件之间进行扩张或收缩来带动耗能组件进行伸缩耗能。本方案通过耗能装置的构造设计起到放大变形的作用,从而增加耗能装置的变形幅度,进而来提高其耗能效率和减震效果;同时本方案结构简单,建材可循环利用,可减少建材生产和安装阶段的碳排放。

    一种多机制的供冷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29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3209.7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机制的供冷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其建立了包含子模型配合预测体系且基于负荷物理构成的机器学习模型以及可以自定义参数并自适应匹配算法的历史数据匹配模型构建混合模型体系,并通过自动化择优运行自适应调节模型切换用于实际预测,针对机器学习模型与历史数据匹配模型还分别部署了模型自完善机制,以确保模型在运行过程中有自我完善的特性,将确保两种模型不断优化且始终使用效果更优的模型,显著提高场景覆盖率和数据积累后模型的能力适应性。

    电致变色窗控制系统和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50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12041.6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窗控制系统和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室内人员的眼睑开合度,根据检测得到的眼睑开合度判断是否存在炫光;在判断得到存在炫光时,将电致变色窗的状态调深一级,重复该步骤直至炫光消失;获取室内人员的面部平均温度,根据获取的面部平均温度判断是否存在热舒适偏热;若存在,则将电致变色窗的状态调深一级,直至热舒适偏热消失或电致变色窗的状态为最深级别。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室内人员的眼睑开合度来判断是否存在炫光,克服炫光相关参数在实际场景中不便测量、人员对光环境敏感度不同等的问题。

    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用富氧隔污装置及隔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4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26386.3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隧道施工用富氧隔污装置及隔污方法,涉及高原补氧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富氧隔污处理器、末端软管输配系统和顶部自由滑动系统;顶部自由滑动系统包括通过固定件安装于隧道台车上部的悬吊滑轨和滑动连接于悬吊滑轨内壁的滑轮以及固定连接于悬吊滑轨两端用于限制滑轮脱离悬吊滑轨的阻隔件;末端输配系统包括固定连接于滑轮顶部的平台,平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供气管,供气管的一端卡接有用于分流空气的分流器,供气管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可伸缩软管。本发明在高海拔隧道掌子面施工过程中为施工人员提供洁净、健康、富氧、微氢的空气,而不影响人员的施工进度,不增加人员的身体负担,具有灵活多变、安全可靠、健康便捷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