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削用重复定位微球基准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052429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55980.3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削用重复定位微球基准夹具。该基准夹具包括底座、阀门塞、微球工件夹持头,采用负压吸附方式与车床主轴的真空吸盘连接并保证轴向重复定位精度。微球工件夹持头和阀门塞安装在底座上,阀门塞控制底座至微球工件夹持头间气路通道的开、闭状态,微球工件夹持头锥孔用于安装微球类工件并实现微球工件与基准夹具同回转中心。通过关闭阀门塞在气路通道中形成负压密封腔,实现基准夹具和微球工件的固定定位,通过打表方式对基准夹具在主轴回转中心的位置进行精确修正,从而实现高重复定位精度的需求。本发明的车削用重复定位微球基准夹具可满足多尺寸微球重复装夹加工需求,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一种正交椭球型金黑腔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416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139917.4

    申请日:2022-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椭球型金黑腔制造方法,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纯金块材料,通过三维铣削软件编制数控铣削加工程序,采用精密数控铣削加工来加工正交椭球金黑腔半腔,慢走丝线切割切断后采用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加工平端面,通过环氧胶将两个椭球金黑腔半腔装配在一起,从而获得完整的正交椭球金黑腔。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车削及电镀工艺制备圆柱形黑腔工艺而言,是一种新的黑腔制备方法,避免了复杂结构黑腔在芯轴加工存在的圆弧过渡区域以及电镀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电场效应而造成黑腔芯轴及金层表面的缺陷。

    一种正交椭球型金黑腔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41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39917.4

    申请日:2022-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椭球型金黑腔制造方法,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纯金块材料,通过三维铣削软件编制数控铣削加工程序,采用精密数控铣削加工来加工正交椭球金黑腔半腔,慢走丝线切割切断后采用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加工平端面,通过环氧胶将两个椭球金黑腔半腔装配在一起,从而获得完整的正交椭球金黑腔。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车削及电镀工艺制备圆柱形黑腔工艺而言,是一种新的黑腔制备方法,避免了复杂结构黑腔在芯轴加工存在的圆弧过渡区域以及电镀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电场效应而造成黑腔芯轴及金层表面的缺陷。

    一种带异形槽孔薄壁金腔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4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12898.6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异形槽孔薄壁金腔的制造方法,包括:采用减材制造和增材制造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减材工艺加工芯轴,采用聚合物3D打印增材工艺生长聚合物过渡层,采用化学电镀或溅射工艺制备金层,采用减材工艺去除多余的聚合物过渡层和金层,最后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聚合物过渡层和芯轴材料,可以获得带异形槽孔结构的薄壁金腔,满足惯性约束聚变领域物理实验对带异形槽孔结构的薄壁金腔零件的需求。本发明的带异形槽孔薄壁金腔制造方法能够获得带极小尺度、异形槽孔结构的薄壁金腔,相比传统的减材方法制造槽孔或者过渡层的方法,具有更广泛的加工尺度且不受减材制造工艺对结构的限制,过渡层加工效率高等优势,最小槽孔尺寸<5μm。

    一种磁力吸附式工件安装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887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82589.2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力吸附式工件安装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涉及工件的安装定位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超精密车床中,存在机械夹紧方式的精度低,真空负压吸附方式需要高压气体,从而对工件的加工质量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相互连接的磁力吸盘座和磁吸基准夹具,所述磁力吸盘座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侧面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安装有位于盖板与转接板间的单面磁铁,所述转接板的侧面一体成型有定位凸台,所述转接板的圆周面上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动平衡调节机构,所述磁吸基准夹具的侧面材质为铁。本发明可以更便于工件的装夹及找正、调心,减少找正装夹时间,同时可以获得极高的定位精度及找正精度,从而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一种光束反转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4720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66109.3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束反转器,包括:沿激光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柱面凸透镜、第二柱面凸透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柱面凸透镜的柱面脊线与第二柱面凸透镜的柱面脊线均与入射光束的偏振方向成45°夹角,使得入射光束依次通过第一柱面凸透镜、第二柱面凸透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后,入射光束的偏振方向旋转的角度为90°,光学元件数量较少且成直线或简单的直角反射排列,不需要调节复杂的空间角锥镜组,进一步降低了装调难度,节约成本,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本发明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