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815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11317425.4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增强型回旋管,属于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在回旋管的输出窗内侧或外侧设置电磁波反射体,以将回旋管输出电磁波的一部分反射回到管体内部,即引入一个反馈过程,从而增强整个回旋管在工作模式下的束波作用,进而降低克服模式竞争的要求,使得回旋管能更加容易实现指定模式单模工作。此外,本发明还设置了异型准光模式变换器,以让外围电磁波束偏离原来的方向在而回旋管内部形成翻身,从而进一步的增强了束波互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1285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586817.6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直流线圈供磁的谐波回旋管,属于回旋管技术领域,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磁控电子枪、谐振腔、准光模式变换器以及收集极,还包括有用于为谐振腔供磁的直流线圈,所述直流线圈包括有磁轭部,所述磁轭部包括有套于谐振腔外周上的第一磁轭套和第二磁轭套,所述第一磁轭套以及第二磁轭套间隔设置且均与谐振腔固定连接,所述直流线圈于磁轭部外的磁力线回路的方向是由第一磁轭套至第二磁轭套。本发明将传统谐波回旋管中的超导磁体更替为直流线圈,从而提高了回旋管的启动速度,同时在回旋管的谐振腔外周上套设磁轭套,将直流线圈产生的磁场约束、集中于谐振腔中,减小了无效砺磁空间,提高了直流线圈的供磁效率,降低了直流线圈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0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5741.4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态核极化系统的双频DNP探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属于核磁共振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设置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配合用于射频谐振的螺线管的内孔内壁面以形成太赫兹谐振腔,实现了射频频段和太赫兹频段双谐振,并有效减少了DNP探头的体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12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472625.2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J2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输出窗片封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大尺寸微波输出窗片的封接结构,包括基础铜环,所述基础铜环内具有环形安装凸台,圆板状的微波输出窗片设置于所述环形安装凸台上,所述环形安装凸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微波输出窗片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环形焊料片,并通过所述环形焊料片实现所述环形安装凸台上表面与所述微波输出窗片下表面之间的焊接密封固定。本发明结构合理可靠,无需对窗片进行金属化处理,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对窗片与铜环之间装配空隙和焊接工艺的要求,提高焊接可靠性,有效保证了窗片与铜环之间的密封效果,焊接成品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128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86817.6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直流线圈供磁的谐波回旋管,属于回旋管技术领域,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磁控电子枪、谐振腔、准光模式变换器以及收集极,还包括有用于为谐振腔供磁的直流线圈,所述直流线圈包括有磁轭部,所述磁轭部包括有套于谐振腔外周上的第一磁轭套和第二磁轭套,所述第一磁轭套以及第二磁轭套间隔设置且均与谐振腔固定连接,所述直流线圈于磁轭部外的磁力线回路的方向是由第一磁轭套至第二磁轭套。本发明将传统谐波回旋管中的超导磁体更替为直流线圈,从而提高了回旋管的启动速度,同时在回旋管的谐振腔外周上套设磁轭套,将直流线圈产生的磁场约束、集中于谐振腔中,减小了无效砺磁空间,提高了直流线圈的供磁效率,降低了直流线圈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714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167359.1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电子发生器及调节方法,真空电子发生器包括:壳体;阳极部件,与壳体连接;阴极部件,在壳体内可移动地设置,阴极部件与阳极部件相对应地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与壳体相对可移动地连接的驱动部件,驱动组件与阴极部件连接;波纹管,波纹管可伸缩地设置,波纹管的一端与壳体连接,波纹管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波纹管、壳体以及阳极部件围成真空腔;阴极部件位于真空腔内,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真空电子发生器的参数不方便调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0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911335741.4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态核极化系统的双频DNP探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属于核磁共振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设置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配合用于射频谐振的螺线管的内孔内壁面以形成太赫兹谐振腔,实现了射频频段和太赫兹频段双谐振,并有效减少了DNP探头的体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2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86288.X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M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2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赫兹行波管的快速检漏装置,包括:抽气仪底座,抽气仪底座具有自下而上贯穿的底座气道,抽气仪底座上通过检漏仪安装垫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外套装有卡箍盘,卡箍盘中部具有供排气管穿过的排气管孔,卡箍盘对排气管进行轴向限位,卡箍盘外套装有锁定盖,锁定盖与抽气仪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锁定盖将卡箍盘进行轴向压紧,检漏仪安装垫具有贯穿的安装垫气道,安装垫气道与底座气道连通,底座气道与排气管的排气管气道连通,排气管顶端与行波管连接,抽气仪底座底部连接有检漏仪,可以将行波管与检漏装置连接紧密,而检漏装置的排气管通过连接稳定,从而使行波管可以长时间在检漏仪上抽气,提高了检漏仪漏率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50286.8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F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8T紧凑型低功耗强场直流磁体,包括铜带绕组、磁轭、接线柱和密封筒;铜带绕组设置在磁轭内,铜带绕组采用铜带绕制,铜带与铜带之间绝缘,由内向外设置多组铜带;每组铜带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铜带的两端设置空隙,空隙内放置绝缘件;在磁轭的内部设置入水口,在磁轭的外部设置出水口;绝缘件上开槽;在磁轭上引出第一接线柱,从出水口内引出第二接线柱;在磁轭的开口位置设置密封筒,密封筒与最内层铜带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的效果是:采用铁磁材料约束、引导磁场,磁场集中在有效区域,可大幅降低磁体体积和铜带绕组功耗,采用S形回转水路,铜带绕组可充分冷却。功耗低,体积小,冷却充分,可实现稳定直流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13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1586816.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设有紧凑型液冷结构的回旋管,属于回旋管技术领域,其包括有波导管段、冷却腔以及套于波导管段外的冷却管,波导管段外壁上还设置有分隔条,分隔条沿波导管段轴向延伸,并将冷却腔分隔为第一冷却区以及第二冷却区,第一冷却区以及第二冷却区之间通过设置于分隔条上的周向通道相连通,入液口和出液口设置于冷却腔的同一端,而周向通道则设置于冷却腔的另一端。本发明通过设置分隔条以及周向通道,改变了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在避免了冷却腔内出现大体积的死水区的前提下,使冷却腔的出液口和入液口可置于冷却腔的同一端,且使波导管段整体在径向上结构保持了紧凑的单层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