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9120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20709.2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1B3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AU框架结构的X型沸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X型沸石为棒状多面体组装而成,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常温条件下将强碱、铝盐溶解于水中,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硅源,所得混合物中元素或分子基团摩尔比为Si:Al:OH-:H2O=1-6:0.4-2.4:3-18:110,继续搅拌0.5-4h,随后于80-120℃条件下水热反应18-36h,水洗、分离、干燥得到FAU框架结构的X型沸石。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而且避免了有机模板剂和晶种的使用,合成产物结晶性能好,对环境友好,可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52874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21715.X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介孔一维二氧化硅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海泡石置于盐酸溶液中,于60~80℃条件下搅拌2~4小时,冷却至室温,经过滤,洗涤,干燥,研磨,得到酸化海泡石粉末;2)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溶解后加入酸化海泡石粉末,混合均匀后调节pH至8~13,随后于60~80℃条件下搅拌2~8h,然后加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00~200℃水热反应24~96h,冷却至室温,经过滤,洗涤,干燥,研磨,所得粉末再经焙烧制得高比表面积介孔一维二氧化硅纳米纤维。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并且制备的介孔一维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同时具有介孔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硅纳米纤维两种材料的优良性能,具有广泛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452511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56026.6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28054 , B01J20/3085 , B01J2220/42 , C02F1/281 , C02F2101/20 , C02F230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基ε型二氧化锰高效砷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花去籽后采用冷冻干燥的方式去除棉花的游离水,在氩气氛围下,将干燥后的棉花置于气密性良好的管式炉中,升温对棉花进行碳化处理;将碳化后的棉花研磨,加入到KMnO4溶液之中,再滴加H2SO4溶液,超声分散,然后充分搅拌直至离子均匀分散吸附在棉花的表面和内部孔隙;将分散后的溶液转移至烧瓶中,搅拌反应,过滤后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洗涤,最后真空干燥即可制得碳基ε型二氧化锰高效砷吸附材料,其比表面积达125m2/g以上。本发明中所提供的碳基ε型二氧化锰高效砷吸附材料能够吸附水中的三价砷,因此能够应用在水净化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55609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0778.3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1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9/02 , C01P2002/72 , C01P2004/04 , C01P2004/1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孔径一维管状沸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维管状沸石为纳米一维中空管结构,其内径为70-90nm,管壁厚度为15-22nm,管长0.65-1μm。管状沸石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制备纯化埃洛石;2)制备大孔径一维管状沸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纯化埃洛石研磨至粒径≤200目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均匀后置于水热反应釜中,于100-110℃条件下水热反应20-24h,然后对产物进行后处理得到大孔径一维管状沸石。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工序简单,成本低,次生污染少,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52594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52761.X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铋微米颗粒,所述的颗粒为铋单质,其粒径为1~3μm,颗粒呈球形或多面体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铋源和模板剂加入乙二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随后边搅拌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大于10,待溶质完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至密闭的聚四氟乙烯内衬高压反应釜中,在160~200℃的条件下反应10h以上,反应结束后将所得产物离心或过滤后,洗涤除去残留溶质后,烘干冷却即可制得铋微米颗粒。该铋微米颗粒在低温下正巨磁阻为700%以上,室温下正巨磁阻为180%以上,其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52511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856026.6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基ε型二氧化锰高效砷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花去籽后采用冷冻干燥的方式去除棉花的游离水,在氩气氛围下,将干燥后的棉花置于气密性良好的管式炉中,升温对棉花进行碳化处理;将碳化后的棉花研磨,加入到KMnO4溶液之中,再滴加H2SO4溶液,超声分散,然后充分搅拌直至离子均匀分散吸附在棉花的表面和内部孔隙;将分散后的溶液转移至烧瓶中,搅拌反应,过滤后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洗涤,最后真空干燥即可制得碳基ε型二氧化锰高效砷吸附材料,其比表面积达125m2/g以上。本发明中所提供的碳基ε型二氧化锰高效砷吸附材料能够吸附水中的三价砷,因此能够应用在水净化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556098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020778.3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1B3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孔径一维管状沸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维管状沸石为纳米一维中空管结构,其内径为70-90nm,管壁厚度为15-22nm,管长0.65-1μm。管状沸石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制备纯化埃洛石;2)制备大孔径一维管状沸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纯化埃洛石研磨至粒径≤200目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均匀后置于水热反应釜中,于100-110℃条件下水热反应20-24h,然后对产物进行后处理得到大孔径一维管状沸石。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工序简单,成本低,次生污染少,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55624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51224.3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汉堡状纳米氧化铁材料,所述材料呈粉末状,其微观形态呈层叠的汉堡状,所述的汉堡状纳米氧化铁材料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向含有分散剂和封端剂的水溶液中加入铁源;在搅拌的状态下,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含有胺基的碱性物质,使溶液的pH为10;然后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生成砖红色沉淀;最后对所获得的砖红色沉淀物进行洗涤、烘干,即可获得汉堡状的纳米氧化铁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铁形貌新颖,其结构呈汉堡状,且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铁颗粒均一、产率高,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0422384C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10018760.0
申请日:2006-04-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解金属锰表面钝化处理的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电解金属锰表面处理的钝化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硅酸盐、助溶剂、缓蚀剂、加速剂和水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为:硅酸盐70~80、助溶剂0.1~0.2、缓蚀剂0.3~0.5、加速剂0.05~0.1、水为余量,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提供的钝化剂不含铬及其他重金属污染离子、无臭味、无腐蚀性、无刺激性,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减少了有害废水的排放。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钝化工艺,免去了钝化过程中的二次冲洗,减少了用水量,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从源头上解决了电解锰厂铬污染严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59055C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410061020.6
申请日:2004-10-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A61K31/7052 , A61K9/14 , A61P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阿奇霉素超细粉体的方法。超声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阿奇霉素超细粉体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重量浓度为0.2%-2%的亲水性聚电解质稳定剂水溶液置于0-25℃水浴中;2).在超声的条件下,以0.1mL/min-10mL/min的速度缓慢地向亲水性聚电解质稳定剂水溶液中滴加浓度为0.02mol/L-0.5mol/L阿奇霉素乙醇溶液,阿奇霉素乙醇溶液与稳定剂水溶液体积配比为1∶0.5-5,直至溶液体系变混浊;3).混浊的溶液体系陈化2-24小时,高速离心直至分离完全得固体物质;4).然后将所得固体物质用蒸馏水离心洗涤2-8次,于40-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阿奇霉素超细粉体。本发明在不改变阿奇霉素成分和结构的情况下,制备出均分散的阿奇霉素超细粉体,该方法操作简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