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7380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4326.0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354 , G06F3/0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3543 , G06F3/0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声鼠标的外部静音装置,至少包括用于放置鼠标的鼠标隔音区,所述鼠标隔音区由外部罩壳、隔音垫、隔音鼠标垫体和工作帘构成,隔音垫固定于外部罩壳的内表面上,隔音鼠标垫体位于外部罩壳底板的内表面上,外部罩壳的前侧板的下部开设有空缺口,工作帘覆盖于空缺口处,所述工作帘为软胶片,其上开设有与手腕轮廓相匹配的入手口;本发明是基于消除噪音三阶段中的阻断传播途径而设计,能够通过吸收噪音和改变噪音的传播介质以达到阻断噪音的传播途径来消除噪音;装置能够适用于各式各样的鼠标,无需改变鼠标的内部功能,保持了鼠标点击时应有的手感,给工作人员以应有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35993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510717244.6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田养分高效利用的生态型灌溉系统,包括梯田、投料集水系统、主流管、若干灌溉支管和若干水平沟渠,投料集水系统设置在梯田的顶层梯田面处,主流管一端连通投料集水系统,另一端由梯田的顶层到底层的方向依次向下铺设,若干灌溉支管均埋设在梯田的每层梯田面内,且均与位于同一层梯田面的部分主流管连通,若干水平沟渠分别设置在梯田不同的梯田面内,且相邻的两个水平沟渠之间间隔至少一层梯田面,水平沟渠侧端通过管道与位于同一层梯田面的部分主流管连通。优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流失水肥利用率较高,引入矿物材料吸附流失氮磷并释放以实现灌溉利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投入,降低水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78196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7247.4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地下水渗流规律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渗流槽,填充于渗流槽中的渗透体,以及与渗流槽连通的水循环单元和示踪单元,示踪单元将示踪剂注入渗透体,渗流槽包括底板、侧板、上游进水组件、入渗组件、下游出水组件和导水组件,上游进水组件通过渗透体与下游出水组件相连接,渗透体上接入渗组件、下接导水组件,水循环单元将水体抽入上游进水组件和入渗组件,水体经渗透体到达下游出水组件和导水组件;渗透体由高渗岩土和低渗岩土构成,低渗岩土与高渗岩土倾斜相交,其竖直方向截面呈倾斜的长条形;本发明可以模拟地下水水平渗流运动和竖向渗流运动,并且能够模拟非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地下水渗流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78196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037247.4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地下水渗流规律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渗流槽,填充于渗流槽中的渗透体,以及与渗流槽连通的水循环单元和示踪单元,示踪单元将示踪剂注入渗透体,渗流槽包括底板、侧板、上游进水组件、入渗组件、下游出水组件和导水组件,上游进水组件通过渗透体与下游出水组件相连接,渗透体上接入渗组件、下接导水组件,水循环单元将水体抽入上游进水组件和入渗组件,水体经渗透体到达下游出水组件和导水组件;渗透体由高渗岩土和低渗岩土构成,低渗岩土与高渗岩土倾斜相交,其竖直方向截面呈倾斜的长条形;本发明可以模拟地下水水平渗流运动和竖向渗流运动,并且能够模拟非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地下水渗流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38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800717.3
申请日:2016-09-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样土有效孔隙度测定仪,包括供水箱、水头调节组件、渗流单元、液体均分单元和检测单元,供水单元通过液体均分单元与渗流单元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原样土有效孔隙度测定仪可测定岩土有效孔隙度,通过溶质替换方法获得原样土试样有效孔隙度,渗流单元同时可用于原样土试样的采样;该原样土有效孔隙度测定仪结构简单,测定过程简便,有效孔隙度测定精度较高,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在水文地质研究中,可作为实验室教学仪器帮助学生理解有效孔隙度与总孔隙度的区别;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用于测定试样的有效孔隙度,为溶质运移的进一步研究如海水入渗、越流补给、潜水运移、地下水原位修复等提供参数测定实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96829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19439.4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03B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B3/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仿生式节能空气集水装置,包括仿生集水部分和冷凝取水部分;仿生集水部分模仿沙漠甲虫利用背壳集水的原理,采用亲水颗粒与疏水伞面相间的特殊结构,亲水颗粒层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不需要提供任何耗能设备,完全绿色环保,仅需根据亲水颗粒吸水能力对其进行更换即可。冷凝取水部分采用太阳能供电板供给抽气扇电能进行空气循环,温度高的空气进入冷凝管后,采用毛细热管自冷散热冷凝水汽;不需要进行热传递,提高了冷凝水的速率;两种集水方式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取效率;且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可根据环境采用水泵等用于海岛取水、军事紧急用水、干旱区作物种植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05176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710427305.4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形喷洒域变量喷洒喷头,包括流量自调节机构、射程自调节机构和喷射组件,所述流量自调节机构的下端连通水管,所述流量自调节机构的上端连通射程自调节机构,所述射程自调节机构连通喷射组件,所述水管内的水流流进所述流量自调节机构,所述流量自调节机构调节水流的流量后,水流进入所述射程自调节机构,所述射程自调节机构调节水流的射程后,水流流进所述喷射组件,并喷出,水流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驱动喷射组件偏转,进而驱动射程自调节机构和流量自调节机构旋转,进而实现不同喷洒域的变量喷洒。本发明结构简单,射程远、能适应不同射程,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性能稳定,能均匀喷洒。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38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800717.3
申请日:2016-09-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状土有效孔隙度测定仪,包括供水箱、水头调节组件、渗流单元、液体均分单元和检测单元,供水单元通过液体均分单元与渗流单元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原样土有效孔隙度测定仪可测定岩土有效孔隙度,通过溶质替换方法获得原样土试样有效孔隙度,渗流单元同时可用于原样土试样的采样;该原样土有效孔隙度测定仪结构简单,测定过程简便,有效孔隙度测定精度较高,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在水文地质研究中,可作为实验室教学仪器帮助学生理解有效孔隙度与总孔隙度的区别;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用于测定试样的有效孔隙度,为溶质运移的进一步研究如海水入渗、越流补给、潜水运移、地下水原位修复等提供参数测定实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35993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717244.6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 A01G25/02 , A01C23/042 , E02B13/00 , E03B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田养分高效利用的生态型灌溉系统,包括梯田、投料集水系统、主流管、若干灌溉支管和若干水平沟渠,投料集水系统设置在梯田的顶层梯田面处,主流管一端连通投料集水系统,另一端由梯田的顶层到底层的方向依次向下铺设,若干灌溉支管均埋设在梯田的每层梯田面内,且均与位于同一层梯田面的部分主流管连通,若干水平沟渠分别设置在梯田不同的梯田面内,且相邻的两个水平沟渠之间间隔至少一层梯田面,水平沟渠侧端通过管道与位于同一层梯田面的部分主流管连通。优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流失水肥利用率较高,引入矿物材料吸附流失氮磷并释放以实现灌溉利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投入,降低水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19205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33190.X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46 , F24D3/18 , F24D15/04 , F24D17/02 , F24D220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和地下水源的联合供能系统,包括强渗透体、水源支管、水源热泵、太阳能热泵和太阳能板,所述强渗透体设在地面下,所述水源支管埋设在强渗透体内,所述水源热泵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前端与水源支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的末端连接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中端设有净化筒,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和中端均与水源支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连接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连接家庭用水管,所述太阳能板上铺设有太阳能热水管,所述太阳能热水管和太阳能热泵通过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三进水管与家庭用水管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