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式节能空气集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6829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19439.4

    申请日:201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B3/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仿生式节能空气集水装置,包括仿生集水部分和冷凝取水部分;仿生集水部分模仿沙漠甲虫利用背壳集水的原理,采用亲水颗粒与疏水伞面相间的特殊结构,亲水颗粒层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不需要提供任何耗能设备,完全绿色环保,仅需根据亲水颗粒吸水能力对其进行更换即可。冷凝取水部分采用太阳能供电板供给抽气扇电能进行空气循环,温度高的空气进入冷凝管后,采用毛细热管自冷散热冷凝水汽;不需要进行热传递,提高了冷凝水的速率;两种集水方式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取效率;且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可根据环境采用水泵等用于海岛取水、军事紧急用水、干旱区作物种植等。

    一种太阳能和地下水源的联合供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9205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33190.X

    申请日:2017-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46 F24D3/18 F24D15/04 F24D17/02 F24D220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和地下水源的联合供能系统,包括强渗透体、水源支管、水源热泵、太阳能热泵和太阳能板,所述强渗透体设在地面下,所述水源支管埋设在强渗透体内,所述水源热泵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前端与水源支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的末端连接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中端设有净化筒,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和中端均与水源支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连接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连接家庭用水管,所述太阳能板上铺设有太阳能热水管,所述太阳能热水管和太阳能热泵通过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三进水管与家庭用水管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

    一种可拆卸式侧壁雨水截流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399547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196017.3

    申请日:2016-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侧壁雨水截流利用装置,包括支架以及相互连通的雨水收集单元与储水单元,雨水收集单元包括种植槽和过滤层,种植槽通过支架安装于建筑物外墙上,过滤层铺设于种植槽槽壁的内表面,种植槽的下部开设有渗水孔,种植槽的槽壁上设有水平安装的百叶窗结构;储水单元包括临时储水箱、注水管道、水泵、主储水箱和出水管道,临时储水箱、注水管道、水泵、主储水箱和出水管道顺序连通构成自动水循环回路,水泵和主储水箱安装于建筑物内部,临时储水箱安装于种植槽的下部,临时储水箱与种植槽的槽壁构成封闭的灌溉区,种植槽与灌溉区通过渗水孔连通;该装置可对雨水进行有效地高空截流,减小地面排水系统单位面积的雨水处理量。

    一种太阳能和地下水源的联合供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350610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0675213.3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和地下水源的联合供能系统,包括强渗透体、水源支管、水源热泵、太阳能热泵和太阳能板,所述强渗透体内设有换热井,所述水源支管位于换热井内,所述水源热泵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前端与水源支管连接,其末端连接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中端设有净化筒,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和中端均与水源支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前端连接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连接家庭用水管,所述太阳能板上铺设有太阳能热水管,所述太阳能热水管和太阳能热泵通过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三进水管与家庭用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一种仿生式节能空气集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003543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504028.8

    申请日:2017-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仿生式节能空气节水装置,包括仿生集水部分和冷凝取水部分;仿生集水部分模仿沙漠甲虫利用背壳集水的原理,采用亲水颗粒与疏水伞面相间的特殊结构,亲水颗粒层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不需要提供任何耗能设备,完全绿色环保,仅需根据亲水颗粒吸水能力对其进行更换即可。冷凝取水部分采用太阳能供电板供给抽气扇电能进行空气循环,温度高的空气进入冷凝管后,采用毛细热管自冷散热冷凝水汽;不需要进行热传递,提高了冷凝水的速率;两种集水方式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取效率;且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可根据环境采用水泵等用于海岛取水、军事紧急用水、干旱区作物种植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